五更三点望晓星 文武百官上朝廷
东华龙门文官走 西华龙门武将行
文|筠心
✤ 荣禄的清醒
翻开荣禄的履历,发现有点像和珅。同样是美男子,来自满洲八大显赫姓氏,武职出身,最终入阁为相,并当上军机大臣;同样是宠臣,且与皇室攀亲,和珅的独子娶乾隆最疼爱的十公主,而末代皇帝溥仪是荣禄的外孙;同样仗着得宠,没把现任皇帝放在眼里。
不同的是,荣禄没和珅那么贪婪。另外,他有大局观,关键时刻尚有清醒的头脑。众所周知,袁世凯将维新派的计划泄露给荣禄。光绪将袁恨得牙痒痒的同时,也与荣禄结下梁子,何况其素来目中无君。照此推理,载漪等撺掇慈禧废掉光绪时,荣禄肯定举双手赞成。然而,他竟投了反对票。维新派称此乃荣禄屈服于正义,未免小瞧了他。这是他审时度势后,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
荣禄确实忠于慈禧,但也看得很清楚:“皇上性暴,内实忠厚;太后心恨,令人不测。”当慈禧支持义和团时,当慈禧下令与八国开战时,荣禄都在准备善后。庚子年明里空炮声隆隆攻打使馆,暗地里瓜果蔬菜支援洋人,皆荣禄所为。说实在,那几年他活得挺累!
世人皆赞,慈禧将荣禄之女指婚给光绪之弟载沣,来日生子立为储君,是一石数鸟的妙计。一缓和母子关系,二报答荣禄忠心,三光绪饶过荣禄。果真如此吗?不过,嘉庆确实是看在妹妹的面上,放了和珅一马,至少不必身首异处。
✤ 王文韶的油滑
戊戌变法刚刚拉开序幕,帝师翁同龢就遭革职。接替他入值军机的是王文韶,人称仁和相国。巧的是,王文韶和翁同龢一样也喜欢写日记。只不过,他那洋洋洒洒八十万字,多半说的是更衣换帽,蒙恩受赏,或收付账之类的琐事,似与其两度入军机,武英殿大学士,二十余年官居一品的显宦身份不符。然而,这恰是其油滑处,因为谈大事易惹祸。
王文韶的绰号即油浸枇杷核子,有一事颇可印证。庚子年,王文韶上疏,说使馆不宜围攻。篇末云:如以臣为荒谬,臣亦不敢胶执己见。应了民间俗语——倒倒进漏漏出,说了等于没说。果然,端王载漪初读此疏,认为王文韶当杀;耐着性子,读到末尾,遂不怪罪。
仕途得意,福寿康强的王文韶七十七岁告老还乡。又过一年,光绪慈禧驾崩,王文韶随班哭临,没多久病重去世。清廷赐谥号“文勤”,王文韶倒也不愧此号。写日记之勤,自不必说;任封疆大吏时,亦勤于公务。但是,他令人印象最深的勤快,则另有一桩。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两宫仓皇西狩,来不及通知军机。难为王文韶七旬老翁,怀揣军机处印信,单套骡马一辆,率子日夜兼程,追至怀来。这趟追赶,不亚于五百里加急。关键有了印信,慈禧方可发号施令,调动一切。辛丑回銮,王文韶随驾有功,赏戴双眼花翎。磕头谢恩之后,大约他也写入日记了吧!
✤ 张之洞的感恩
1903年,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前往颐和园,觐见慈禧太后。奇怪的是,两人相对,唯有呜咽涕泣,自始至终未交一语。同治二年(1863),二十六岁的张之洞参加恩科殿试,他是慈禧钦点的一甲第三名探花郎。如今,四十年风风雨雨过去,免冠叩首,白发鬅鬙,青青子衿成苍颜老翁。推人及己,慈禧焉能不感伤!
对于当年慈禧的一锤定音,张之洞一生感恩戴德。庚子国变,李鸿章预料慈禧会出逃,所以拟好奏折劝阻。说不必惧怕洋人,自有公法;一旦弃城,则大局糜烂,后患无穷。他又联络各地督抚一起上疏,唯独张之洞反对,理由是怕有徽钦之祸!李鸿章见信,大失所望。后来,张之洞酒后吐真言,他是担心洋人会胁迫慈禧归政。
而当慈禧逃难至太原,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联名弹劾载漪等庇护义和团。奏疏已发,张之洞反悔,说请划去我的名字。堂堂湖广总督优柔寡断,首鼠两端,令人看不懂。当然,他是怕惹祸,再有怕物伤其类,因为细究起来,慈禧才是袒护义和团的第一人。
仕途顺风顺水的张之洞,人生最后两年却过得十分抑郁。他以慈禧临终所托顾命老臣自重,对任用亲贵的摄政王载沣谆谆劝诫,奈何江河日下,无回旋余地。张之洞可谓含恨而终,其绝笔诗:“诚感人心心乃归,君臣末世自乖离。”可见一斑。
✤ 陈宝琛的得体
自古文死谏,武死战,无尚的荣耀。明朝嘉靖时大礼议之争、万历时国本之争,多少文官为此遭廷杖、贬官、流放,甚至丢了性命,依旧前仆后继;清朝也是,洪亮吉几乎指着嘉庆帝的鼻子骂,而吴可读不惜尸谏,请求慈禧为同治帝立嗣。这正是文官的使命感,点赞之余,不禁想可有两全其美的谏诤?既不触犯龙颜,又能达到目的。
光绪六年(1880),慈禧派太监往醇亲王府送食盒,未经敬事房通报,午门护军不放行,双方殴骂。正在病中的慈禧认为护军眼里没她,震怒,誓杀护军。历时近四个月,经军机大臣、刑部官员多次争持,护军虽免死,仍从重定罪。谕旨颁布,陈宝琛与张之洞的两封谏书同上。
三天后,懿旨下:护军从轻处理。峰回路转之迅,令人始料未及。又让人好奇,打动慈禧的奏疏长什么样?事实上,两人的正文并不出奇——慈禧未尝不知门禁之要害。真正出色的是陈宝琛于正文外,上的附片,他把治重罪,归于皇上孝心;并称太后仁慈,必遵祖制,从轻发落。明明为护军求情,句句却在为慈禧找梯子下。
陈宝琛不愧为福建才子,此附片措辞妙在得体。上疏的时间也选得妥当,估摸着慈禧已事过境迁,心情平复,忠言较易入耳。陈宝琛二十岁点翰林,因敢于言事,与张之洞、张佩纶、宝廷并称“翰林四谏”。从上附片,言张之洞之不敢言者来看,其胆力与义勇犹过之。
✤ 陆润庠的忧恚
苏州是状元之乡,有清一代出了二十八位状元,陆润庠排在名单最末。身为大学士的他,写着一手端整、漂亮的馆阁体楷书,清末宫中随处可见其墨宝。宣统三年(1911),陆润庠携手陈宝琛、伊克坦,成为溥仪的启蒙老师,授读毓庆宫。
受“君为臣纲”的思想影响,老师们对于顽皮淘气、不肯勤勉向学的溥仪,不敢亦不便十分地加以约束。唯一能让溥仪稍有敬畏的,就是陆润庠。一次上课,小皇帝不愿读书,身子乱晃,并企图离座。陆师傅下气怡声地“谏诤”良久,仍不奏效。于是,大喝一声:“不许动!”反倒把溥仪给震慑住了,立即老实安分起来。
陆润庠的性格并不随和,在书房独敬陈宝琛;对满文老师伊克塔,则不留情面,厌恶其说话不检点。清室退位后,几位师傅聚在一起议论今后的身份。陆润庠正色道:“有何身份,亡国大夫也。”语气极为沉痛。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筹备帝制,陆润庠写信给他:“相好多年,如不给陆某好处,甚感谢矣。”不久,陆润庠得病,与溥仪辞别。回去不过数日,便离世了。据家人说,实则绝食而亡。十岁的溥仪得知,伤悼不已,赐谥号“文端”,并追赠太子太傅。在溥仪的心目中,陆师傅不愧为一名纯粹的“遗老”!
✤ 梁鼎芬的戆直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与几位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除却陈宝琛,数对来自广东番禺的梁鼎芬着墨最多,也写得最诙谐有趣。在溥仪的笔下,梁老师是个经常出洋相的老头子——他爱吃猪油拌热饭,食量大,却又忍不住拉稀,甚至坐轿时,授课中,便臭气熏天起来。
不过,溥仪亦肯定了梁老师的忠心耿耿,从赐谥号“文忠”可知。梁鼎芬曾自筹资金,为光绪帝的崇陵植树数万株,且亲力亲为,有种树照为证。他去世后,陈宝琛在相片上题诗:补天回日手如何?冠带临风自把锄。不见松青心不死,固应藏魄傍山庐。指他埋骨崇陵旁的小山,长久地陪伴着光绪帝,也算得偿心愿。
至于“补天回日”,梁鼎芬大约也想。他曾弹劾李鸿章,被慈禧连降五级;也曾自请前往西安,要求慈禧废掉大阿哥溥儁。诸位莫小看梁鼎芬的勇气,按清律,臣下言及废立太子乃大忌。所以,一路上,梁鼎芬字斟句酌,寝食难安。最终,以一句:“倘至洋人提出时,伤我中国体面太大;以臣愚见,不如我们先自己料理呀。”博得慈禧连连点头。
光绪三十二年(1906),梁鼎芬俸满来京,朝见圣上。他当面诘责慈禧用人不当,说如今的督抚,比起光绪初年的胡林翼、沈葆桢、阎敬铭、丁宝桢,高下立判。幸好,慈禧深知其戆直,并不怪罪。
结语:张爱玲在散文《论写作》末尾,说喜欢申曲里的几句套语:五更三点望晓星,文武百官上朝廷。东华龙门文官走,西华龙门武将行。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还说多么天真纯洁的,光整的社会秩序……思之令人泪落。我想,她大概是身世之感:张爱玲的祖父是“翰林四谏”之一的张佩纶,曾外祖父更有名——李鸿章。虽然他们所处的晚清末年,内忧外患,大厦将倾,与国泰民安的清明气象相去甚远。然而,理想之为理想,正因美好。上述六位文官,或多或少,亦都为此努力过吧!
(图片系屈兆麟画作,来自网络。)
作者:筠心,喜欢读旧书的70后,从竹影江南到郁金香之国,美篇签约作者。
【上一篇】
网友评论
谢谢真真,喜欢你的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