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十讲之实践精神

作者: 穆翕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20:43 被阅读78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提起实践二字,笔者便想起些许有关于所谓的直接经验以及间接经验之说,然则,虽同为实践但墨家之实践却与我们十分熟悉的马哲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大不相同。

     正如我提到过的“sacrifice”一词,墨家的实践虽名如此,但其实质可分为两部分:一则为墨者自身的节制,二则为墨者对于社会福利的重视与创造

请见《庄子·天下》的相关论述: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顺。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

……

     墨翟、禽滑厘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无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上述文意大致如此,墨子主张君王不以奢侈影响后世,不糜费万物,不炫耀礼法,用规矩自我勉励,以应付社会的危难,此为圣人之做法,然则墨子之做法有些过分。墨子很赞同像大禹那样为天下奔走效劳,甚至磨掉了自己腿上的汗毛,脚穿草鞋也在所不惜。

     孟子更有云: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这看似是一种不同教派间的日常挖苦,但是却也反映出了孟子对墨子的一种潜意识里的恭维。为天下奔走效劳而又不辞辛苦,难怪墨家是一时的显学,为天下之所向,从孟子的话中,将墨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及为社会谋求福利表现得十分明显。但值得可惜的是正如庄子在文中所说的那样“其行则非也”,墨者的思想固然是好的,也是理想化的,只是执行起来太过困难,要求也太过繁复,故其也只是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之中,一时盛开得烂漫,但也凋谢得超过人之预想。

相关文章

  • 墨家十讲之实践精神

    一提起实践二字,笔者便想起些许有关于所谓的直接经验以及间接经验之说,然则,虽同为实践但墨家之实践却与我们十分...

  • 墨家十讲之起源

    一切就由一时兴起,却无长远规划。在前两天的文章之中我也提到过墨家的起源,虽然墨家起源,我在以前也谈过,但我今...

  • 墨家十讲之杂谈Ⅱ

    墨家之墨字,可谓是引人深思,自民国以来一百余年间,诸多哲学研究者都沉醉于此,并在其上附上了不少努力。今日,我也...

  • 墨家十讲之杂谈Ⅰ

    墨者社会之学也,何故于此?墨者以秩序为重,何为秩序?不为儒者“阶级之说”,此所谓“正名”。然二者虽以阶级以及“...

  • 墨家十讲之起源

    墨家之起源不同于其阶层等,今我便简要说明墨家起源的社会背景。我在往日的文章之中,曾经提到过儒墨两家在思想上有诸...

  • 墨家十讲之兼爱上

    墨者之兼爱,苟非常人之所解“无阶级的绝对平等”,反而是与儒家相同的,拥有一定阶级的思想,强调阶级,也拥有一定的...

  • 墨家十讲之兼爱下

    昨天已经初步谈过兼爱思想了,我今天便想谈谈墨家兼爱思想与儒家仁爱思想之间的争议。 对于两家的思想我想大家都...

  • 墨家十讲之尚同

    尚同思想可以说是与尚贤思想相当靠近。墨家的思想是人的言行要“莫若法天”。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莫若法天的意...

  • 墨家十讲之墨辩

    我在我以往的文章之中也做过有关于墨辩的专题,我总是在这其中津津乐道,不过却总是给诸公带来在理解之上的困扰,我今...

  • 墨家十讲之终篇下

    儒墨辨析之共同的“正名”思想。何所谓正名呢,在我看来各家的“正名”思想无疑是都有一个相同的内核,那么就是维护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墨家十讲之实践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xh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