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学习、教育日更达人联盟简书会员优秀文集
仁与圣的区别——《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50章

仁与圣的区别——《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50章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12:30 被阅读14次

    做不了圣人,同样也可以实践仁道。自己努力向上,处处关爱别人,这些身边小事,心存善良的普通人都是可以去做的

    子贡说:“假若有人,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普遍救济群众,怎么样?可算是仁了吗?”孔子说:“这样岂止是仁,简直是圣了!就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啊!所谓仁,就是自己要想立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立得住;自己要想事理通达,也要帮助别人事理通达。能就近拿自己来做比方,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路径和方法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篇之三十

    子贡这家伙脑袋瓜就是灵,能说会吹,大道理说起来一套又一套的,这不,又在孔老师面前卖弄自己的学习心得了。可惜他什么是仁、什么是圣还没弄明白,提出个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假设,就显得有点不着边际了。听听这师生俩的问答,挺能涨知识的。

    咋一听,子贡向老师的提问,字字句句都在理,立意站得高,眼光放得远。他说:“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假若有个人,能给老百姓很多很多好处,又能到处救济困难群众,怎么样?可算是仁了吗?

    子贡提出了一个假设,有这样一个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博”,大、多,广泛。“施”,给予。“民”,庶民、百姓。“济”,救助、帮助。“众”,许多人。“何如?”疑问代词,怎么样、如何。“可谓仁乎?”“乎”在这里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相同。与“何如”连起来用意思就是: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了吗?看来子贡是对自己的看法胸有成竹,信心爆棚,所以疑问和反问一起用上去,增强提问的冲击力度,争取让孔老师给点个赞,在同学们面前大大表扬一番。

    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后边那个最有力度、最为得意的疑问加反问上。孔子答道:“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能做到这样的人,岂止是仁,简直是圣了!就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啊!孔老师在此轻轻一点,就把子贡的破绽给暴露出来了,这位同学在关键问题上,判断出错了。

    “何事于仁”,这何止是关系到仁的事呢。意思是说,这中间的关系大了去了,并非一个仁字所能概括的。“何事”的“事”,在这里表示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指子贡所假设的那种人的行为,应该定位于什么位置,归结到什么档次上。这倒不是说,孔子认为博施济众跟仁没关系,而是说如果仅仅是仁的话,还做不了这事,它并不是仅有仁就能去做的。怎么样,事情大了去了吧。

    这种行为既然何止是仁,那么究竟算什么呢?孔子说,“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假如真要做这种事,那只有圣人才行。恐怕就连尧舜,他们要想达到这一境界,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必也圣乎”的“圣”,指有大德又有高位的圣贤。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普遍救济群众,还真是要有高尚道德,同时手中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才能办得到。

    仁者虽然德行很好,但无职无权,一穷二白,谁听你的,凭啥去博施济众?而坐在高位上的人,如果道德不好,不顾人民群众的死活,又怎么会去博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的“其犹”两字,意思是大概、尚且。“病”是担忧的意思,因为担心能力不足,而感到忧虑、困恼。

    想想看吧,博施济众这种忧国忧民造福天下的大事,连尧舜这一类天字第一号的大圣们,都会觉得这些要求难以做到,心里发虚,感到头大的。由此可见,博施济众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仁与圣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子贡对此认识不足,错了。

    顺便说一下,孔子最后这句话,另有一种标点方法,将“圣乎尧舜”连读,即“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译为:简直是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了!就连他们都会觉得难以做到啊!意思也是通的。

    孔老师对子贡同学说,你提出的那种假设,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个太难了,是圣不是仁,仁与圣是有很大差别的。但仁究竟应该怎样做呢?看来子贡还是不明白。所以孔子接下来,就告诉子贡仁应该怎么做。“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仁,就是自己要想立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立得住;自己要想事事通达,也要帮助别人事事通达。你瞧,这不难吧,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行了。其中关键是“立”和“达”两个字。

    “己欲立而立人”的“立”,就是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的“立”。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已经立于礼了。知书达理,懂人事,谨言慎行,能够把握自己。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我觉醒了,人格成熟而且独立了,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内心有了一个坚定的把持和守望,走上了人生正途。但仁者对“立”的要求并非到此为止,而是要推己及人。自己立起来了,还要帮助别人立起来;自己要想立得牢,也要帮助别人立得牢。

    “己欲达而达人”的“达”,从字面上解释是通畅、通达。而孔子这里所说的“达”,是从道德修养和能力素质上对仁者提出的要求。仁者的“达”,是由德与行两方面组合而成的,即良好的品德与他的所作所为达到高度一致,有思想高度,也有行动支撑,言行合一,能够在实践中做得到、行得通,并有所开拓,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这才是“达”,即事理通达。与此同时,和“己欲立而立人”的道理一样,对于“达”,也必须要推己及人,自己通达了,还要帮助别人通达。

    这里要搞清楚的是,一个人达不达,不是看他是否出名,不能理解为那种出人头地的“发达”。孔门弟子中有位叫子张的同学就曾经错误地认为,“达”就是要让全国人民听到他的名声。但这样的理解,正是孔子所不屑的,孔子告诉他说,那是有名,而非达。“是闻也,非达也。”(《颜渊篇》)这样看来,现在网上一些所谓“日更达人”的头衔,也是名不符实,充其量只能叫做“日更闻人”吧。孔子反对为了出名,到处出风头,增加曝光率的做派,认为那根本不是仁者的行为。

    最后一句,“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凡事能就近拿自己来做比方,而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路径与方法了。“取”是寻取。“譬”,比喻、比方。“取譬”,取喻,打比方。“能近取譬”,从切近处取喻,从自己身边就近打比方。“仁之方”的“方”字,有两种解读,一是解作“方向”,二是解作“方法、方术”,实际上引申而来的意思也差不多。这里强调的还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关心别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传世名言。如果通俗一点来理解,自己努力向上,就是欲立欲达;处处关爱别人,就是立人达人。只要能够做到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就够了,有了这样的心,就已经立志于仁,并且实践于仁了。而这一切,心存善良的普通人都是可以去做的。子贡好高骛远,反而把实践仁道最基本的路径和方法忽视了。

    孔子这一思想,在后边《宪问篇》中还会有进一步的阐发,有兴趣的话可对照参阅。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揅经室集》:孔子论人,以圣为第一,仁即次之。仁故甚难能矣。圣、仁,孔子皆谦不敢当。子贡视仁过高,误入圣域,故孔子分别“圣”字,将“仁”字论之。

    《论语正义》:仁道大成,方可称圣。故夫子视圣为最难,而但言仁;又以仁亦难及,而先言恕。

    《论语注疏》:此章明仁道也。夫仁者,己欲立身、进达而先立达他人,又能近取譬于己,皆恕己所欲而施之于人,己所不欲,弗施于人,可谓仁道也。

    吕氏:子贡有志于仁,徒事高远,未知其方。孔子教以于己取之,庶近而可入。是乃为仁之方,虽博施济众,亦由此进。

    蕅益大师:立人达人,正是博施济众处。

    《论语意原》:何谓仁?反而求之吾心,推而及于天下,能以己之所欲求人之所欲,此仁之方也。

    程子: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

    《论语集说》:仁者,公天下以为心,而无物我之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之心也。欲进乎是,其惟近取譬乎?体之于吾身而推之,此恕之道也,所以为仁之方也。于其方而用力焉,则可进于仁矣。

    刘宗周:子贡求仁于事,而不本之心,亦立匮之术也。仁者之心,则反之己,而裕如矣。此己盎然与人同体,即与人同欲,就自己发心时,是何愿欲,而此欲已通之人,且有必通之人而后快者。仁道至大,学者苦无下手法,今乃不越此取譬者,是果是至易至简,至神至妙之术,故曰方。

    陈祥道:非以百姓之心为心,不足以安百姓。博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者,天下之至难;尧舜者,天下之至圣。以天下之至圣,犹病天下之至难,则下于尧舜者其可易言哉!素问曰“神用无方谓之圣”,惟无方故所施者博,而所济者众。若仁则有方矣。

    周宗建:博施济众,原是仁者之极思,子贡此问志量甚大。但以此求仁,便失本领。夫子示以求诸己,便有从入之方。二节总是一意,无仁恕之分。

    《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孔子教子贡以求仁之方也。仁之量固无穷,而仁之力则有限。夫所谓仁者,不必事功之广阔,而在心体之周流。子贡欲于功用求仁,则难而愈远。孔子教以心体求仁,则约而可成。盖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无非见得人己相通,故到得一体地位。

    《论语稽》:子贡从广远处言仁,夫子从切近处言仁。子贡之言愿大难偿,故尧舜犹病;夫子之言则推己及人,只在尽己之心,由近及远,能立达一人则仁及一人,能立达千万人则仁及千万人,何病之有?“能近”二句指出下手所在。方如治病之方,言近取诸己以譬人,即为仁之方也。

    云门隐者按:圣人仁心照彻,由子贡之问,先之以“尧舜犹病”为委婉否定,然后将“仁”拉回自身,教导以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登高必自卑。这为我们指明了修身的方向,并给出了具体的方法。

    李光地:子贡以仁之用言此,必有德有位者,故虽尧舜犹病。若学者坐而言此,则非切己功夫,故夫子以仁者之心、求仁之方告之。然亦非全无用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举斯心而加彼,老者安之,少者怀之,随其分以及人,此自崇高富贵至士庶皆可行者,顾不取必于其博与众耳。

    程树德:儒家之所谓仁,即佛氏之慈悲。特彼教之布施往往过中,至有舍身以喂虎者。儒家则否,但就耳目之所闻见、心力之所能及者为之,最为浅近易行,与上章中庸鲜能之旨相应。朱子以《圆觉经》随指见月之理解“能取譬”,是朱子并不讳谈禅。后来纷纷辟佛者,皆坐门户之见太深而信道不笃故也。

    【学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 《论语注疏》 《论语集注》 《论语全解》 《论语正义》 《论语新解》 《论语集释》 《论语稽》 《论语集说》 《论语点睛》 《论语意原》 《论语学案》 《论语商》 《论语札记》 《揅经室集》 《四书改错》 《四书解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仁与圣的区别——《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50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sf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