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谢霆锋的《十二道峰味》里,知道了三水芦苞有个叫长岐的地方。这里有温泉有古建筑也有美食,现成了很好的休闲旅游之地。
800多年前,诗人杨万里到广东为官,当他乘船经过北江边的胥口镇时,观此两岸芦苇丛生、荻花瑟瑟,不禁诗兴大发,吟出《明发青塘芦苞》一诗:
“青塘无店亦无人,只有青蛙紫蚓声。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练花明。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回望越台烟雨外,万峰尽处五羊城。”
诗中所提及的青塘,古称胥口镇,今名为芦苞镇,长岐古村就在芦苞镇内。
正好芦苞镇文化站和佛山美协组织画家们写生长岐,于是带上画具与好茶,在长岐村里转悠了几天。
长岐村建村于明代,人数最多的卢氏并非开村之祖,卢氏先祖见这村庄风水甚好,遂客居此地为村民做帮工,最后落籍定居,开枝散叶。
村西侧曾有一岐山古庙,在建村之前就已存在,于是村随庙名定为“岐山村”,后来觉得这村名犯了古庙忌讳,便用卢氏先祖字号“长岐”为村名,取长期居住在岐山之意。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村民的新居都是选择在村口荷塘对面,让旧址里上百座明清建筑,完好的遗存下来。
保存最完好的,还是各姓氏宗祠,有钟、何、黄、卢四大姓氏,子孙历代修缮保护,石雕、灰雕、壁画俱全。
每年清明、中元节,村民们都在这里隆重的祭祀先人,寻求祖荫。
家家户户红白喜事,都会在这里举办。远方游子回乡,必来宗祠祭拜……国人对宗祠的重视,在这里可见一斑。
不管你身在何处,飞多高远,你的根在这里,最终你的心将回来,你所作所为,必须无愧于祖、无私与后。
我画文笔顶下镬耳连排的老房顶,我画黄公祠前相生相依的子母榕,我画古村口边恣意盛开的万荷塘,我还画坐在夏日成荫的古树下悠悠闲聊的留守老人们……
这里留守的老人真多,儿女们都外出打工、发展,他们守着老屋、守着祖地,不愿远游。
其实他们留守的,是心灵的安定与吉祥。
作者介绍:王文军(君),字布衣,年已不惑,祖籍山东招远,生长于江西于都。平生教书育人,从不误人子弟,得桃李满园。画痴,且不拘于某画种,笔耕不断,现为广东顺德美协主席团成员、秘书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