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为什么读书?
读书有什么好处,本人学识浅薄,不敢妄谈,先看先哲培根在《Of Study 》里的论述。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 but the general counsels, 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怡情,傅彩,长才,前两者只是门面上的功夫,第三者才是我们的追求,长才,帮助我们更好的处世判事,毕竟我们少有出世的隐士,大都入世的凡夫俗子,有事业上的追求,家庭的担当,更重要的还要站稳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地,学习文史哲,这些非专业性的书籍,便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处世判事,遇事不惊不慌,思考,行动,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继而有明智处世方式。
围炉夜话—试论读书与宗教二、为什么读经典?
经典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沉淀,是被时间的筛出来的好书,是作者毕生的心血成就,当下忙碌的我们,这是把读书的效力放到最大的一个方式,同样的时间,能问君王天下圣业,为何要听童仆阡陌闲谈?不是说今人的书就不好,只是没有一个标准,没有时间的检验,为了我们有限的时间,只能做出取舍。
而经典的阅读可以比做是挖掘宝物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心思跟精力才能挖出里面的宝藏,它会选择他的读者,而不是跟畅销书般乞求读者的阅读。所以经典有难度,有时候很容易流于表面,或者陷入理解的误区,但是读进去,给予你的回报也是畅销书所不能比拟的。
围炉夜话—试论读书与宗教三、为什么需要交流?
经典有难度,点开需谨慎。
我们知道,每个人受自己先天品性,或价值观,或教育程度的影响,即便是同样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对于同样的书籍理念也会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所以我们需要交流,在碰撞中纠偏成长,擦出更多的火花,意识到我们的思维盲区,使得我们更加接近作者所思所想,所要传达的内容,更深入的理解他。
我们自己没有理解,或者在我们意识层面没能够到的东西,在别人那里或许就理解了,或许就够着了,我们借此机会,再去没有理解或者忽略的地方,再读就有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深入理解的契机,可以源自交流,也可以源自我们阅历沉淀更深后,重读时而触发,而这足以看出我们交流的意义,所以每个人读书都尽可大胆的去交流,去分享,大胆说出你理解的,你能联想到的,你的感受,看看能不能启发别人。
围炉夜话—试论读书与宗教四、由理想国联想到的宗教
在理想国前半部分的论述中,苏格拉底论证了何为个人与国家的正义,
作为国家与个人的正义都必定具备,智慧、勇敢与节制的品质,这样的国家与个人才能是正义的,而对于如何塑造出具备这些品性的统治者与国民,教育方面需要文艺的熏陶、体育的锤炼,在教育出的城市卫者中,选出最优秀的一方,并且要考察他们在任何威逼利诱下,是否都不会摒弃信念,背弃国家,陷人民于不义,以及始终保持个人的理智与节制,将国家管理得紧紧有条。
选出的统治者显然是非常有难度的,首先先不说这样的教育能否执行到位,其次还不能保证后天环境对其卓越品性的腐蚀。
但是苏格拉底大胆论证出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胜任统治者的角色。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哲学家,因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永远追求真理,把握永恒不变的实质,而不会迷失方向,被千差万别的事物所迷惑,才能制定出关于“美”“正义”和“善“”的法律,并且守护着他们。真正的哲学家掌握着真正的知识,不是无知,更不是仅仅是空有一堆意见的人,请注意介于无知与知识之间的“意见”家,我们很容易忽视这种状态。
可以说“意见”家,就是那群只获得了模糊的知识,而对事物没有本质的认识,只知道所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一群人,他们有些人可能自称为哲学家,但却只是诡辩家,他们只教人知道意见,琢磨人需要什么而教给他们什么,讲不出任何别的道理,而对什么是善的,什么是美的一无所知,而没能力解释必然者和善者的本质实际上差别有多大,在当今这种人可能伪装成成功人士,向我们灌输成功学,需要我们警惕,甄别他们讲的东西。
而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掌握这种知识,知道什么是“善”的本质,而不仅仅是知道一些“善”的东西或者事物,一个哲学家需要具备良好的天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才能很好的从事哲学学习。所以真正的哲学家只能是少之又少,而且这些真正的哲学家因为看清了万物的本质,探究到了“善”的本质,知道众人的愚昧与疯狂,是不会轻易的进入狼群,将自己陷入危险,从而选择保持沉默,看别人干尽了不法的事情,但求自己能终身不沾上不正义和罪恶,最后怀着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期望而逝去就心满意足了。如果不在适合哲学家做统治者的环境里,没有一种善的制度适合哲学,他们也不会有用武之处的,因为世人对他们存在误解,理解不了他们的世界。
哲学不是生硬推契的词语,何为哲学家,理想国前面的论述,是掌握着“善”的本质的一群人,智慧、勇敢、节制,都仅仅是“善”衍生出的品性。而何为“善”我们也不能仅仅流于字面的意思,因为思想用文字的传播中,必然有失真,需要我们去思考,到底是什么?那我们又看看何为哲学
哲学在百科上的解释:
哲学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就是哲学家,重新定义所有的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Φιλοσοφία / Philosophia (哲学)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动宾词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指智慧。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
在我国古籍中,"哲"作聪明、贤明、智慧释;"学"当学问解,没有"哲学"一词。"哲学"一词是近代从日本流传过来的。(我总觉得这个翻译也让人对哲学敬而远之,如果以热爱智慧来解释,要吸引很多)
所以如果把哲学认为是一个动词的的话,可不可以理解就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可以看出哲学是一种思维上的活动。那么我们学习哲学的意义也就可以理解成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
譬如就对同同一事物而言,能引起的思维活动也是大相径庭的,就月亮而言:
看到他在李白那是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李白
在晏几道那儿是
记得小萍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在苏东波那是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东坡
在看有孤篇压全唐美誉的一首诗歌,《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这首诗不仅语言绮丽,还思想深刻,饱含诗人对人生的哲思,文字是壳,思想是核。
由此可见这种思维活动的深刻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这种思维活动的差异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教育,那么我们究竟能否通过个人学习,达到更高的思维层次,通过思考而参透世界的奥秘呢?我不知道在不同的哲学派别里有什么解释,单就在超验主义那里的观点是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
那么“善”是不是就是一种思维中类似一个源头的东西,在数学中可以被理解成毋庸置疑的公理,由公理确立假设,再推导出结论。而我们学习很多时候想学学习到各种不同的知识,武装自己,那么是不是存在一种知识,获得他们就可以举一反三,继续习得所有的知识,能自行推导衍生出,不同的学科派别,不同的知识,从而任何问题都能自行解决,所以在这种程度上,哲学为学科之王当可受之无愧。
而这就类似老子《道德经》里所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那么是否“道”就是所说的“善”的本质,接近永恒真理的哲学家跟掌握“道“的古人同出一辙?
既然缺少哲学家治理世间的土壤环境,有一部分不甘心于怀着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期望而逝去的真正的哲学家,想要将“善”的理念传播出去,将世人从不义的道路上拉回去,从而创立了宗教,我们姑且把这些掌握“善”的人,称作先知,他们用宗教的法典,确立行为规范,告知信徒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许之以恩惠救赎,不让其教育在世俗的诱惑下褪去颜色,没有这种哲学“治国的环境,那我就自己去创造这个环境。
而对于个人的宗教信仰,信仰无非对错,只是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回路,有什么样的处世模式,而这也决定了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能走到何方。
What a man thinks of himself,that it is which determines, or rather indicates,his fate. 你眼中的自己便是你的宿命—梭罗围炉夜话—试论读书与宗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