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君子阳阳》
这位君子真是快乐自得,
左手拿着簧乐器,
右手招我跳由房,
真是快乐得不得了。
这位君子真是和乐舒畅,
左手拿着羽旄摇,
右手招我跳由敖,
真是快乐得不得了。
这是一首贵族宴会上的一首欢快的小诗。诗人以一种快乐的心情写出这首诗。全诗两章,四三五四的句式。
首章:诗人以一种快乐的心情写出这首诗。“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由房”二字是相对于“宗庙朝堂”这种比较隆重的场合而言的,比较隆重的场合所演奏的是庙堂音乐,而在贵族人君的后堂内宫,休息的场所所演奏的音乐则就称为“房中乐”,相对来说也更具有娱乐性,不像“宗庙朝堂”上演奏的音乐那么严肃庄重的。这位君子真是快乐自得,左手拿着簧乐器,右手招我跳由房,真是快乐得不得了。
二章继续描写君子跳舞兴犹不尽,邀我共同歌舞的场面。“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翳,是指舞蹈的演员握在手里,用羽毛做成的,舞蹈时候挥舞的道具。由敖:当为舞曲名。从诗文本身来看,君子跳舞兴犹不尽,邀我共同歌舞的场面。君臣共欢。也说明了东周王室衰微,苟安洛阳,仍有专职的乐工和歌舞伎以供统治者享乐。
诗共二章,摄取了两组歌舞的画面,一是奏“由房”、一是舞“由敖”。“两种不同的舞曲名。从诗的内容看,当是两支欢快的舞乐。诗的格调轻快、流美,演奏者与舞者也自得其乐。
周朝从厉王的“道路以目”到“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王室衰微,然贵族们依然盲目自大,歌舞升平。并没有一丝的危机感。而天下诸侯之间彼此争斗,弱肉强食,势力不断坐大。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使周王室难以在诸侯们之间得到尊重,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诗的格调流美。所演奏的是房中宴乐,乐曲比较轻快,而演奏者本人也自得其乐,《程子遗书):“阳阳,自得。陶陶,自乐之状。皆不任忧责,全身自乐而已。”想见舞师与乐工是乐在其中。诗人为乐工,故诗中“我”在描写歌舞场面时也就比较轻快这与《王风》其他篇章那种苍凉的风格迥然不同。
如果按朱熹的解释,此诗写夫妻歌舞为乐。丈夫邀请妻子一起跳舞,由妻子唱出来,表现了他们自得自乐、欢畅无比的情绪。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写夫妻恩爱、歌舞自娱的情形并不多,多的是征夫愁弃妇怨。因为这样做,至少要这样一些前提:两个人情深意笃,有较高的修养和情趣,以及拥有较多的闲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夫妻,大字不识的衣夫,恐怕难以歌舞自娱。由此可以推断,此诗的主人公大概应是殷实人家,或是已经衰落了的世家子弟。这也容易让人想到,闲暇是人们自娱自乐、吟诗作画、游山玩水的重要前提。整日为生计而忙碌的人,不会有此雅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