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国学议论轻松冥想--投稿俱乐部
《道德经》乱谈 之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道德经》乱谈 之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作者: 饭假人 | 来源:发表于2016-03-03 18:36 被阅读284次

    第二章

    《道德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为高深神秘的一部书,寥寥五千字,却意涵宏大,精妙玄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可以从两个层次解释,第一个层面,美与恶(这里恶是丑的意思),善与不善是对立存在的,美是通过与丑的对比,才能呈现出它“美”的这一特点。善是通过与不善对比,才能显现出它“善”的特质。举个例子来说,西施我们都知道很美,但是又对她有多美很没有实感,因为我们从未见过西施本人的样子,没有办法将她和我们以往对美的经验和心中美的标准进行比较。但是如果换一种说法:西施的美丽胜过林志玲十倍有余,她美丽到吴王夫差这个一国之君都为之疯狂。是不是就感觉明确的多了?因为你有了标杆,大多数人都知道林志玲什么样子,也都有什么是国君的概念,可以产生对比了嘛!同理,善也需要有个标杆,有对比才能让它的特点体现出来。这是讲第一个层面的意思。

    第二个层面是第一个层面的引申,就是说当天下所有人都能够很清晰的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善的时候,说明大节已经对丑的、不善的事物很熟悉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丑的和不善的东西已经在社会上到处都是了。“斯恶已”,社会整体已经丑陋到一定程度了。

    后面一段“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其实是引申举例。所以他也就是在继续讲“这样相对的东西都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够互相脱离的存在”。这个句子里面只有一对对立名词可能需要解释一下,就是”音“和”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了。”音“其实是讲”发于心而节于外“的声音,是人内心的所感受到的声音。例如说”宫商角徵羽“、”哆、唻、咪“、升降调等,人对声音加入了感受,能够把它分出节律,这个分出来之后有节律的东西叫”音“。而”声“在古文中讲金石竹磬等外界自然的声音。所以古人也有一句话,叫做“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一个人只能听到声音而不知道他的节律,是没文化的表现,是心灵不灵光的表现。

    “是以”就是说“因此”,这就是讲因果了,因为存在前面说的:“对立的东西都是相互依存的”这个事实,所以人应该怎么做。“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为什么“行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万物是自己自然的会发展的,你不需要去过分的干涉,它就会自己变化。假如你“有为的”去提出一些东西来干涉社会发展,例如提出“仁义”的概念标杆,人们就会开始到处评判这个那个“仁义不仁义”,于是“仁义”变得突出而高大,让人望而却步。时间一久,仁义之士反而可能变少了。人都有惰性,既然难做仁义的人,干脆就不做算了,有的人也许原来还会做一些好事,现在反而不做了。你看!提出“仁义”来本来是好意,但是这一干涉,反而可能让情况变糟了。

    所以啊,圣人处无为之事,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刻意的去干涉,不居功,只是顺着自然地趋势去调和,让事物更好的发挥自己自然地本性,任其自然发展。这个才是真的难得,是真的做人的境界和功夫,因为要做到顺势调和、任其自然,你必须要能够看得明白事物发展的本质、趋势,并且在此之上还要没有个人的名利心,才能只去顺势调和,而不去干扰,不去求名利,不去居功。“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只有当你不居功,不守着自己那点名、那点利的时候,才不会有所谓的“去”,才不会被社会赶下台、不会被丢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学霸猫:不要有判断心,也不能根据个人的立场和好恶对事情加以阻拦,应该让事情借由我而成,却不应该为了我而成事。

        此中有深意 。

      本文标题:《道德经》乱谈 之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qo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