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之约

作者: 影汐_7136 | 来源:发表于2023-11-24 06:3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61期“约”专题活动。

最近在看《三国演义》,今天看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了,越看越觉得难过,越看越觉得可惜。

看着诸葛亮坐在车上,看着自己带领的大军,望向苍天,感叹道:悠悠苍天,待我何薄的时候,我为诸葛亮留下了遗憾的泪水。

终年五十四岁。

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六出祁山,陪在诸葛亮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哪里不知道,天文也有预示作用,但是后来他一直站出来反驳,坚持一定要北伐中原,恢复汉室,这样一个固执而又失去理智的诸葛亮,为了什么呢?为的,其实就是与刘备的约定。

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封为军事,事事言听计从,在诸葛亮看来,就是莫大的知遇之恩,在走出草庐的时候,他们已经约好,兴复汉室,北定中原,这个目标,是他们接下来要努力奋斗的方向。

在诸葛亮的努力之下,慢慢的,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刘备从一个寄人篱下,四处漂泊的人变成了有自己的基业,并且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版图,与其他的国家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但是遗憾的是,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不听诸葛亮的劝告,非要为自己的义弟报仇,最终惨败,只能白帝城托孤。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句话彻底让诸葛亮死心塌地地辅佐幼主。

这是刘备临终之时说的话,这句话,是对诸葛亮才华最大的肯定,也是对诸葛亮极大的信任。

刘备知道,一统中原,并不仅仅是自己毕生所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追求。

这是他们共同的约定,诸葛亮一定会去实现。

所以他韬光养晦,七擒孟获,收复南蛮之地,六出祁山,打算攻打魏国。

前面的五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次,诸葛亮坚定自己的信念,还去了刘备的祠中祭拜,但是信誓旦旦之中,却隐隐带着一些不祥的预兆,他立誓的时候总是说到“死”字,而关羽的义子关兴,蜀国的一员大将,也在出师的那一天病故,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六出祁山的结局,并没有那么好。

六出祁山之后,诸葛亮与司马懿正面对峙,他们的智商不分上下,所以有输有赢,总是无法决出胜负,诸葛亮求速战速决,然后司马懿却总是闭门不出,好不容易将司马懿引到上方谷,打算烧死司马懿的时候,天却突降大雨,那个时候诸葛亮或许悟了,司马懿命不该绝,即使自己胜券在握,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事事亲为,早起晚睡,寝食难安,杖责20之上的就要上报诸葛亮知道,这样的事无巨细,这样的日夜劳累,如何能够熬得住啊,诸葛亮最后还是病倒了,祈禳之法也没有效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诸葛亮还在想着,若是能够再多一些时间的话,那该多好啊,可是,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没有实现与刘备之间的约定。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最后,只能成为一场虚空。

我常常在想,若是诸葛亮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维持的蜀国基业,最后被刘禅败完了,该是怎样的痛心疾首啊!

相关文章

  • 草庐

    苍藓盈阶铺绿毯, 流泉垂瀑挂晶帘, 翠罗掩径入竹舍, 藤椅石桌端砚前。 挚友新茗着玉盏, 吟诗盘道话当前, 空山绝...

  • 草庐

    独闲草庐临溪处 攀松随荫附石苔 听水逐波充耳浪 ...

  • 草庐赋

    昨夜余恍惚之间,乃至蜀地,于山麓之中,择一平地,垒石铺草以为居,终乐此生。醒时犹在目前,遂作一赋,以偿所梦。 ...

  • 草庐歌

    木木如若溪零落,灼灼妖烨披苓霜。 东芝伏龟泥楉湾,西首驼翁去华年。 但闻夜半狼哀嚎,吴楚齐人本难颠。 徨徨瑟鼓弓角...

  • 草庐铭

    竹不在多,有贤则清。花不在艳,吐馥怡琼。溪畔草庐,常闻瑟声。 瀹蔎来仙客,细研般若经。赋诗饮佳醠,齐沐柔柔风。笑谈...

  • 诸葛草庐

    七律·诸葛草庐 圣人声色逐风来,慧智仰瞻在玉台。 三顾堂前枝叶茂,小红桥畔夜星陪。 田园淡泊书...

  • 山中草庐

    松间草屋几时筑?衰井残垣容貌枯。 园圃新花人语寂,厅堂旧鼎药香疏。

  • 草庐向晚

    斗室邻塘露映帘,衔蝉巧弄紫花笺。 初冬小雪黄昏后,偶拾金箔作书签。

  • 草庐顾

    苍天如盖,划地为盘,落子如星空悬。春水流花,秋风飞雪,谁收拾旧日河山?碌碌日月,碾碎头上青丝,腰下铁剑。怎奈得,朝...

  • 启程:草庐

    话说这求无用背上背着惊宵,怀里还揣着那么几根金条,如果要是一个不小心便会撒上一地,偏偏他的肩头还扛着一个受了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草庐之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pg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