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物不可必丨《外物》章一

作者: 千里飘蓬 | 来源:发表于2017-07-25 09:14 被阅读7次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木与火摩而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螴(chén)蜳(chún)1不得成,心若县于天地之间,慰暋2沈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火,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僓3然而道尽。

注:

1螴(chén)蜳(chún):犹怵惕貌。(成《疏》)

2慰暋:郁闷。

3僓:音颓。

解:

本章讲“外物”对人的残害。

龙逢、比干、箕子、恶来、桀纣,其中有忠臣,有佞臣,有暴君,角色不同,品性不一乃至相反,却大都免不了害生的祸患。忠臣不一定善终,奸臣也不一定惨死。所以说“外物不可必”,外在的事物没有必然、定则。由文本的举例可以看到,此处的“外物”更多指外在规范、社会伦理规则,例如忠孝等。臣子忠换不来君王信,子弟孝换不来父母爱。(君王、父母何必要体会臣子的忠、孝呢?对自己有利不就可以了。)这也不是必然,我们也常能看到臣忠君信,子孝长爱的情况。不过,这恰恰说明了“不可必”的现实。臣忠子孝是纲常伦理,在社会层面有着真理性。但是,其自身仅仅是某种(性善)的创设;而假设不一定涉真。人信赖假设,在假设中生存,势必要与其本真发生作用。“木与火摩而然,金与火相守则流。”“火”喻示诸种假设(忠孝等,其实,火更喻示光明),在假设与本真(木、金)的相互作用下,本真有丧失的危险。何况世人迷蒙,喜欢上玩火!

相关文章

  • 外物不可必丨《外物》章一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

  • 外物不可必

    经事越多,我越发笃信《庄子》里的那句“外物不可必”,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就拿我自身说吧,我一方面虚名心重,总想成为...

  • 《庄子》杂篇  外物 :外物不可必

    2022.03.14周一D73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81 《庄子》杂篇 外物 本篇依旧是用篇首的两个字来...

  • 外物

    我也会痛,情绪来了的时候,被外物伤,是因为被妄念牵着走,喜欢执着这种东西,需要依赖外物来满足自己,心,还没有属于自己!

  • 外物

    都是外物。 生死离别亦是外物。 何况人物。

  • 外物

    想与外物 那天我试着集中注意力在一件单调的事情上面,注意力并不听话,它四处游移。有的时候变成一些有趣的想法,我觉得...

  • 「外物」

    作者:瞿栾镔 有钱则用之亦能取,无钱则存之亦难求; 钱并不为其之重也,其人非外物所相匹。

  • 至人不留行丨《外物》章八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庄子曰:“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夫流遁之志1,决绝之行2,噫,...

  • 得意而忘言丨《外物》章十三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荃1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2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

  • 习读《人间词话》译注笔记六十九

    卷一人间词话本篇 六一 轻视外物与重视外物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物不可必丨《外物》章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xw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