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胜梅 图/网络
“入园焦虑”是学龄前儿童父母最害怕又谈论最多的话题。尤其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说,入园焦虑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伴随着孩子的入园焦虑,家长们也有同样的症状。
又到一年入园时,每到这个时候。这样的场景不少见,经历过的父母感同身受。有的孩子会在家门口眼泪汪汪地说我不要去幼儿园,会在幼儿园门口紧紧搂着家长不让家长离开,有的孩子又哭又闹。这种状态好的话持续一周,不好的话可能是一个月,说不定过段时间还会反复。
怎样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园焦虑呢?四招和大家分享:
1. 和孩子一起准备物品,创造入园的“仪式感”
《小王子》里面,狐狸说,仪式感,“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
“入园” 是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人,开始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是孩子开始从相信父母走向相信他人,从依赖父母走向学习独立,学习社交的第一步。在幼儿园,孩子会有自己人生第一批最要好的小伙伴。在幼儿园,孩子将学习自我独立,和他人合作。对孩子的一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非常重要的起点。
带着轻松愉快和憧憬的心情,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需要带什么东西去幼儿园。鼓励孩子主动收拾“入园”需要准备的物品。自己挑选备用换洗衣服,装进书包。有的幼儿园允许孩子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让孩子自己挑选。有的家长自己默默把一切都准备得妥妥当当的,生怕有一丝出错。孩子什么事儿都没有,第二天甚至都不用背书包。孩子心里会认定,这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
孩子的事情鼓励孩子做主,连参与都没有的事情,何来责任感。哪怕有出差错,对孩子来说正是学习从错误中成长的机会。这次忘记带了,才要记得下次需要带。
孩子会根据我们对待事情的认真态度,来判断事情的重要程度。创造“仪式感”,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和孩子一起记录下这珍贵的时刻。
一个小蛋糕,一个喜欢的小书包,小小的庆祝仪式,创造一个美好的开端。“仪式感”对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它是平淡生活中会闪光的美好。教会孩子对重要时刻的尊重,认真。孩子能够从中感受到成长的意义。
2. 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
说起入园,伴随而来的一定是焦虑两个字。入园焦虑是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现象,只是轻重程度不同。所以首先,请庆幸自己有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但每个孩子的需求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包括我们成人也一样。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人终其一生都是为了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也一样。
分离焦虑正是孩子寻求归属感的表现。孩子从出生以来,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和熟悉的环境,见到自己最熟悉的家人。他觉得很安全。突然要到一个新环境,而且要面对不熟悉的人一整天,安全感骤然消失。他们会很紧张,很焦虑。不知道分开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父母转身离去,还会不会回来?这些人这些环境,是不是友好的?我该怎么办?这一切对他们来说充满了不确定性。
哭闹、纠缠、不愿意去、不想家长离开,是他们为了寻求归属感所采取的行为。在我们看来他们这样做不对,但在他们看来,他们没有其他办法。所以,往往是在适应了一段时间,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他们才确定原来分离是暂时的。他们还是属于这个家,这个家还是需要他们的,当归属感得到满足,就不用再通过哭闹,纠缠的方式来获取了。
伴随着孩子的入园焦虑,很多家长的焦虑不亚于孩子。家长自己先要有好的心态。如果你焦虑,你的状态一定会让孩子感受到而且影响孩子。很多时候,我们会低估孩子的适应力,不适应的那个可能是我们自己。无论如何,放平心态。
应对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有几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通过比较法来激励孩子。有的家长喜欢说,你看谁谁谁都不哭。你要勇敢!有什么好哭的,多丢人啊!——孩子感受:我不好,我不如别人。爸爸妈妈爱别人,不爱我。
误区二:一味的讲道理,而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你已经长大了,要去幼儿园和小朋友玩。不能这样哭哭啼啼的了。——孩子感受:我不是个好孩子,长大感觉一点都不好,哭的权利都没有了。
误区三:恐吓、哄骗孩子达到及时制止孩子哭的目的。再哭大灰狼就要来抓你了。别哭了,妈妈去买个菜就回来了。——孩子感受:极度恐惧害怕,之后发现事实不是这样,再也不相信大人了!
当时哄住了,却破坏了你们之间最重要的东西,信任。
误区四:条件交换。乖乖的,别哭了,晚上带你去买你喜欢的汽车玩具。——孩子感受:上幼儿园可以得玩具,这次妈妈给我买了车,下次我可以再要个其他的。
我们说的接纳情绪不等于纵容情绪。如果以前没有教过孩子怎样表达情绪,那么从现在开始吧。从自己做起。我之前有一篇专题分享,可以阅读:亲子沟通(3)——情绪篇:共情,轻松应对发脾气的熊孩子
这里简单整理一遍:共情三步法应对孩子情绪
1)认可孩子的情绪。——“你很难过,对吗?” “我看到你现在很着急。”
2)和孩子找出情绪产生的原因。——“你很难过,因为要离开妈妈了。” “你很着急,怕妈妈走了不回来。是吗?”
3)协商解决问题。—— 关注于解决问题,让孩子感觉好起来。“妈妈知道了,你难过,不想和妈妈分开。那么,妈妈抱抱你,会感觉好一些吗?” “我们来一个魔法亲亲,怎么样?” “你想妈妈的时候,可以抱抱这只小兔子。” “你想要再抱三分钟还是五分钟?” 所有这些都只关注于怎样让孩子感觉好起来,没有任何的讲道理,也没有任何的哄骗或者让步,只有理解和尊重。
3. 高质量陪伴,创造你们专属的“特殊时光”
特殊时光是可以缓解分离焦虑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也是我们平时可以用到的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方法。
特殊时光:安排和平常不同的特别时光。(来自正面管教)
1. 切断电话。
2. 轮流选择你们一起头脑风暴出的都喜欢的活动清单中的一项。
3. 年龄指导
• 2-6岁:每天10分钟
• 7-12岁:每周最少30分钟
• 13岁以上,每月一次,做青少年不能拒绝的事。
特殊时光,可以在接送幼儿园的路上,可以在家长工作回家后,可以在睡前。任何你们约定好的时间,一旦约定好,不能轻易取消,孩子会根据取消情况判定你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这是你们之间的承诺,如果有特殊情况发生,一定要提前和孩子沟通,并协商替代方案。每天都在那个时间享用你和孩子的特殊时光,一定是一次次非常轻松愉快的亲子之旅。你会发现,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也越来越强。
如果有可能,尽量自己亲自接送孩子去幼儿园。这段接送的小时光也是和孩子的一段“特殊时光”。
4. 绘本阅读
绘本的力量不可小觑。任何时候,如果你有问题了,想想绘本吧。《魔法亲亲》是每家必备的温情绘本。
《魔法亲亲》故事讲的是小浣熊Chester不愿意去上学,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妈妈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向他保证,他一定会喜欢新学校,并告诉他一个秘密:“the kissing hand”,妈妈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个吻,这样每当小浣熊在学校感到孤独的时候,把掌心轻按在脸颊,妈妈的吻就会温暖他的心,就不会再孤独和害怕了。那天小浣熊去上学,他在妈妈的掌心也印下了一个吻,好让妈妈在想他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这魔法亲吻。
直到今天,我和女儿分别时都会给对方一个魔法庆亲亲,还要把对方那个亲吻放到嘴里,装进心里。
《幼儿园的一天》也是女儿喜欢的绘本。
想象一下,如果动物宝宝们也上幼儿园,会发生怎样千奇百怪的趣事呢?
蜗牛宝宝拖拖拉拉,
穿山甲宝宝不爱吃菠菜,
萤火虫宝宝从来不肯睡午觉,
鳄鱼宝宝流下了真心的眼泪,因为好想妈妈!
……入园适应阶段,习性各异的动物宝宝们状况百出!
别急,请给小动物们一点时间,
它们最终会一起学习字母、形状和颜色,
会做手工、搭积木、练舞蹈、听老师讲故事,
会结交新朋友,尝试着融入集体……
这些绘本写上幼儿园的小动物也是同样舍不得父母,同样有分离焦虑的。真实的描述出了孩子那时候的心理。我想,这才是这些绘本故事的宝贵之处。虽然有不好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克服。真实,没有哄骗,也没有利诱。
绘本有很多,亲子阅读的时光也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时光。何况,阅读还能带来这么多好处。这些书也不是非得要上幼儿园了才买了看。提前看,孩子会有更好的心理建设。还有很多类似温情的绘本,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喜欢就好。
您好,谢谢您的阅读。我是李胜梅,致力于儿童心理和家庭教育。用心分享,一起成长。
往期精彩热文:
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央视纪录片《镜子》:唤醒沉睡的父母,让心灵回家!
以终为始,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那些伴随我们一生的魔咒,请不要再给孩子了!
做60分妈妈,不完美才美
《安的种子》:一本大人更应该读的儿童绘本
纵使十里桃花开,我也静等你的花期
亲子沟通(3)——情绪篇:共情,轻松应对发脾气的熊孩子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亲子沟通》专题:
《亲子沟通》专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