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杨第的果子熟了

作者: 月儿上山了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18:55 被阅读1063次
古宅院里有棵160多年的杨桃树

前几日,我不知是买菜顺路去了拾杨第,还是去拾杨第顺路买了菜。反正这个古宅就在我常去的市场后面。那么近,更觉其美。

算起来它该在一百多年前的富人区,是可以和清晖园平起平坐的私家宅邸。清晖园有的,拾杨第也有,拾杨第有的,清晖园不一定有。只是清晖园保存完好,一直没有遭到破坏,而拾杨第历经风雨,早已失去往日的辉煌和模样。

素爱古迹的我,在覃炜明先生新书《活在吾乡》的发布文中见到它,被它古色古香的韵味所吸引。

我迫不及待地向覃先生打听它的位置,发觉它竟在我家附近,走路过去只需十几分钟。不知是我孤陋寡闻,还是它藏得太深,惊讶之余,我手提菜篮子向它的所在地走去。

素雅门庭

穿过琳琅满目的水果摊位,听着摊主与顾客的讨价还价,热闹得宛如一首交响曲,在耳畔萦绕。

离开热闹,在锦岩路转几个弯,进去后街小巷,深巷两旁可见几所破旧的房屋,木门紧锁,看样子已有相当的年份。

拐角处见两位阿婆在“水月宫”井边打水。见我手里拿着相机,凑近前看,便热情地招呼我过去,主动跟我聊起这口水井的旧事。

水月宫是明代的一所庙宇,它也曾是北区有名的教书先生梁惠民的私塾,后历经风雨和虫蛀的侵蚀,现只留下一块石匾和这口水井。

阿婆打好水,转身离去。我见她弓着身子,两手紧紧地抓着挂在扁担两边的水桶绳,桶里的水不时地溅泼出来。不禁在心里感叹道:“酒香不怕巷子深。水好不惧路途远。”

窗外风景

离开水月宫,往前走不到百米便到了拾杨第。才一抬头,已是满心欣喜,为眼前这古朴典雅的宅院门庭动容,肃穆感溢满心间。

举步绕过庭前屏风,便见前后两间大厅,中间隔着个不小的天井。

天井右边有棵高大的杨桃树,树干粗壮,挺立而上。它来到这宅子已有160年,仍然枝繁叶茂,几乎遮盖了整个院子。树枝叶片间,望见不少拳头大的杨桃,如垂吊而下的小灯笼。

杨桃熟了。看着这浅黄色的果子,我不禁咽了下口水。

再看前后厅两侧有几个房间,都布置得古朴素雅。这时从里间迎面走出来一位书卷气十足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屋主刘先生。

几年前,刘先生和夫人从北京来到顺德,把这170年的古宅租了下来。他们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

据当地的几位老人说,这处宅子的原主是孙中山先生的一位私人医生,有名的中医世家。房子先后几次易主,最后一位房主也在抗日战争前移居国外。这里曾做过日本宪兵指挥部,私塾学堂,几户村民的居住地等。

听说在宅子的住户在鼎盛时期,气势强大到路过的百姓不敢侧目而视。就像兔子悄悄经过老虎的家门口一样。应该是自卑与胆怯在作祟。

指导

如今这里早修缮妥当,就像杨桃树上的果子,金黄熟透,挂满枝头,只需你我移步前往,便能品尝到它的韵味。

刘先生给这“果子”取名为“拾杨第”。意为拾起百年历史的精粹,发扬古宅应有的最强韧带作用,提供破读的机会,让它散发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

如余秋雨所说,古宅像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刘先生修缮和展现古宅,拾起一百多年前的故事,让人们看见并记住历史,给以往留几个脚印,使现代人心平气和地逼视往昔。

是的,他正在做这件事。他在这里办了女子公益学堂,免费给女学生们传授国学知识,且已具规模。

现在,刘先生又在这创建了文创中心,正式打开宅门,让朋友进来参观做客,一览它的独特韵味。

顺德话

我坐在前厅,听着轻声流淌的音乐,悠闲地闭目养神。旁边坐着个寻安静处看书的高中生,她说自己家就在附近,想安静就来这里。我们都没有再多说话,只默默地享受着这份平静和倾心。

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几杯茶过后,气质优雅的刘夫人领我走上二楼,看楼上的国学场地,还亲自摘了满兜杨桃让我品尝。

我一边吃着甜甜的百年杨桃,一边向四周眺望,见右边还有几处没修缮的古宅,想到刘先生说有要继续修缮的想法,我倍感欣慰。

幸好还有这样的人,在做让古宅留存的事。这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也是现代人自信的表现。古宅的存在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历史的第几个位置,更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

夕阳西下,院外柔和的阳光打在杨桃树上,杨桃羞红了脸。她低着头,宛如一位穿金衣的成熟女子,惹人怜爱。

我起身告别刘先生夫妇,心有不舍地离开了拾杨第。随着迈开的脚步,远离宁静,步入城市喧嚣,我陷入沉思。

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或许我可用文字记录下从前往事,用文字挟带着百年古宅走向今时明日。这是爱的另一种方式。

相关文章

  • 拾杨第的果子熟了

    前几日,我不知是买菜顺路去了拾杨第,还是去拾杨第顺路买了菜。反正这个古宅就在我常去的市场后面。那么近,更觉其美。 ...

  • 果子熟了

    原创· 子屏 金黄色的季节里, 果子熟了 叶子却说再见了, “再见了 我的果实, 我把芳香留给你 还有我深爱的这片...

  • 果子熟了

    晚风吹,夜微凉,昨天如夏的城,一夜之间有了秋天的气息…… 独自一人站在地铁车厢里,随意地浏览着某公众号的文章,看见...

  • 果子熟了

    大约盛夏还不到,第一批果子就长成了。大约园子里只有一个品种的果子能最早在这个时候成熟,而这个品种每家都不多,我家仅...

  • 果子熟了

    文.图/英歌h 午后散步。小树林里一棵结满果实的李子树下,几位花枝招展的女人正嘻嘻哈哈攀折树枝,边摘边吃。 我忍不...

  • 果子熟了

    你听,大地母亲在问 果子啊 你为什么不安安静静的待在树上 果子只是笑笑不说话 你听,风儿阿姨在问 果子啊,你为什么...

  • 果子熟了

  • 果子熟了

    老柯,校园大丰收了,来吃吧。 先说山楂,你春天来时,这一树还都是白花,你说它们白得凄惨,还说这花这么难看,也不香,...

  • 果子熟了

    三姐闲不住 几十年的岁月里 守护一个个烟火日子 生怕它们变成流云飘走 一个背着晨曦 抱着星辉的女人 把阳光的温暖 ...

  • 2018-10-27

    橘子【第7篇】修改1 秋天,果子成熟了,我最爱吃的是橘子。 每天,...

网友评论

  • 龙泉出鞘:个人拙见,仅供参考哈:1、建议标题换一个,这个标题重点在果子熟了,拾扬第是次要的,类似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重点写秋,古都的秋的不同。当然如果以果子熟了为切入点,暗指拾扬第也在主人维修下焕发生机,这个线索也是可以的。
    本文应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这种写法需要注意抓到最亮点的那个场景,详略上的取舍。写的东西篇杂了些,想表达的东西有些多,影响主题的发挥,比如开头部分老人家打水、水月宫建议简写。建议可以取一个切点,比如主人对房子的修缮——历史、环境介绍——感悟等这样一条线。
    月儿上山了:@牧阳的后厨 嗯,很感激牧阳,我尽量改改。:smile:
  • 见伊:感觉到月儿对古迹古宅的热爱了,这种爱的方式是真挚的,恒久的,有益的。
    月儿上山了:@见伊 是,没有理由的喜欢,这也让我懂得更多。
  • 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
  • 豆豆i:这是在哪
    月儿上山了:@豆豆i 广东顺德大良。
  • hi土豆先生:很好的去处
  • 留客天:最喜去古宅阁楼,雄壮故宫雍容典雅,婉约拙政清秀灵巧,承德山庄云高水阔,北京雍和富贵兼容。更喜欢闹市小观,贴合生活,与现代高楼中不失风采。有次佳地,常去,常去!
    留客天:@月儿上山了 还是你的文章有内涵。
    月儿上山了:@留客天 你这评论写得真美。我读了几遍。
  • 梁早早:古色古香的韵味好喜欢,月儿的文字总让人觉得舒适,慢时光:blossom::cherry_blossom:🍵:+1:
    梁早早:@月儿上山了 :blossom::cherry_blossom:🍵:heart_eyes:慢慢品读月儿的文字
    月儿上山了:@不倒翁梁早早 好久不见你了,谢谢你的鼓励。
  • 柚稚妈妈:杨桃是广东特产,很酸
    月儿上山了:@柚稚妈妈 是又酸又甜。
  • 滋小然:仿佛自己也吃到了汁足的甜甜杨桃,真好👍
    月儿上山了:@滋小然 :smile:有机会来广东试试酸酸甜甜的杨桃。
    滋小然:@月儿上山了 你写了让我馋杨桃,说实话,都没吃过😉😉
    月儿上山了:@滋小然 你也喜欢杨桃?
  • 刹那印记:提上一兜杨桃,拎上一壶酒,去听故事!
    月儿上山了:@刹那印记 我有酒,你有故事。:smile:
  • 夕颜Fan:我们这以前叫德顺
    月儿上山了:@白夜BY 顺德,德顺。有意思。
  • e770f1e3a0cc:“古宅像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我也很喜欢古镇古宅,老旧的中式建筑特别有味道。关注你!
    月儿上山了:@爱折腾的凯哥 谢谢,我们互相学习。
  • 木头奶奶:写得真好!学习了……
    月儿上山了:@木头奶奶 谢谢木姐姐。
  • 月上云霄:不停的挖掘古迹,这也是爱的表现:+1:
    月儿上山了:@月上云霄 是的。
  • 晴天的天:有地方就有历史,你带我们在喝陈年老酒哇:heart_eyes:
    月儿上山了:@晴天的天 陈酒香浓可口。
  • 小默森:差点坐过站
    月儿上山了:@小默森 哈哈,这么冷的天,早点回家休息。
  • 午后繁花:文笔优美,读后仿佛身临其境。
    月儿上山了:@午后繁花 谢谢你。:smile:
  • 陌上红裙:一如既往的又不一样的美!娴静中透着智慧,好个优雅的月儿🌺🌺🌺
    陌上红裙:@月儿上山了 继续哈😊!
    月儿上山了:@陌上红裙 :smile:一大早收到红裙的夸奖,让我心情大好。谢谢。
  • 七徽:提着菜篮子,逛逛古迹,听听曲,静静心~这就是静好的日子。安静的文字安静的心~
    月儿上山了:@七徽 对,这样安静的日子真好。
  • LL國際文化藝術創意中心劉衛賢:🌻 🌻 感恩!
    月儿上山了:@LL國際文化藝術創意中心劉衛賢 我也谢谢你,让我见到这么好的地方。
  • 断鹂:人文挖掘得还不够
    月儿上山了:@梅拾璎 谢谢姐姐,你们火眼金睛。:smile:
    梅拾璎:@断鹂 说的还真对。不过,这篇也不错了。
    月儿上山了:@断鹂 谢谢断公子。
  • 断鹂:提着菜篮子:joy:
    断鹂:@月儿上山了 :+1:
    月儿上山了:@断鹂 后来我把菜篮子放在外面,没好意思提进去。:blush:
  • 芳菲晚:杨桃好吃,文章好看,妹子好勤
    月儿上山了:@芳菲晚 谢谢姐姐的夸奖。
  • 疏林红叶:古宅的存在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历史的第几个位置,更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
    耐人品味!
    月儿上山了:@疏林红叶 谢谢红叶。:smile:
  • 一缕阳光yg:真想跟随你的脚步去看看😊
    一缕阳光yg:@月儿上山了 好的👌
    月儿上山了:@一缕阳光yg 有机会就过来。
  • 雪花如糖:月儿把杨桃的滋味写得让人流口水,可几年前曾从广州买过杨桃,却非常难吃😂难道是不会挑选?
    月儿上山了:@雪花如糖 没有熟的就很酸涩,要熟透的。
  • dbab9260b03b:这么好的地方,是不是在观光不远。写的真好,我都像身临其境。😊
    dbab9260b03b:@月儿上山了 过几天找时间去看看,喜欢古迹
    月儿上山了:@刘迎春 你也可以去看看。
  • 翠娥Z:现在杨桃特别好吃,青边黄肉的清甜😃
    月儿上山了:@掏心窝子 嗯,我记住了
    翠娥Z:@月儿上山了 青边黄肉的才清甜哈,这是我挑杨桃的秘诀😁
    月儿上山了:@掏心窝子 青边黄肉了杨桃,我长见识了。
  • 青于墨:闹市中的桃花源,太神奇了
    月儿上山了:@袁小懒 对,很惊艳。
  • 关土:手提菜篮,逛逛拾杨。👍能不能把水月宫的相片发我电邮,说真的😄
  • 米喜:喜欢,非常喜欢这种宁静的文字。
    月儿上山了:@米喜 谢谢亲爱的鼓励。:smile:
  • 孟小满:小满第二楼,如果去了广州,月儿带我去看看
    月儿上山了:@孟小满 嗯,得去,关键是它很近。
  • 虬田:沙发嘛
    月儿上山了:@子皿悠悠 他不卖,他自己坐。
    子皿悠悠:@虬田 你是卖沙发的吗?虬老师,哈哈!
    月儿上山了:@虬田 对,沙发,你的专利。:smile:

本文标题:拾杨第的果子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ji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