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蹭课孔庆东教授

作者: 梅拾璎 | 来源:发表于2018-03-15 10:13 被阅读16269次

大约十年前,我从上海飞回北京,正埋头读一本书,飞机忽然颠簸起来。

一抬头,发现周围的乘客纷纷系起安全带来。看一眼乘务员镇定的面孔,我心里并未觉得多惶恐,只是盯着未看完的那一节书暗想:上帝保佑啊,千万要好好的!这本书还没看完呢!

那时候,我手里的那本书正是作家孔庆东先生的《47楼207》。

那是我第一次读孔庆东的书。《47楼207》既是书名,也是他一篇文章名。我看着这一篇,好几次合书叹气:一个人,怎么能写得这么好看呢?等看完《北大四博士》,忍不住在心里暗恨起来:这还能是人吗?难道还真有文曲星之说,好像天下文字在他手里都是烂泥,他拿根柳条儿轻轻一甩,那泥蛋蛋都活了,成了精。

摇笔可散珠,落墨能成玉。看他写人物,就像他跟那个人朝夕相处了几百年似的,寥寥几笔,此人便形神兼备。写杂文,如猛士抡刀唱大风,既切中要害又痛快淋漓,每一个字都能挠到人的痒处。

于是,我迷上了孔庆东这个人,买了他当时出版的所有书,像《口号万岁》《四十不坏》 《千夫所指》 《生活的勇气》《脍炙英雄》等等,看他在《百家讲坛》里的视频不过瘾,还天天看他的博客。直到有一天才知道,原来这哥们儿是孔夫子的第73代传人,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的开山弟子,严家炎先生的博士生,各种头衔多得数不清。

哎!也许有的人不适合成大名。

孔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讲金庸小说时已经南北上下红得发紫,这时候从各类媒体和他新浪博客上看他的言论,感觉实在不像个知识分子,更别说北大教授了。和南方报系记者对骂,罔顾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既成历史事实,张扬跋扈,连嘴上那个把门儿将军都被他赶跑了。这个孔庆东呀,心里暗暗为他发愁!

于是,我渐渐地不看他的任何东西,我的文字世界几乎没有他的踪迹。

去年九月,偶尔听说他在北大讲鲁迅的小说,尽管我不太喜欢看鲁迅的小说,可很想看看孔庆东这个人,毕竟曾经那么喜欢他的文字。

于是,在十月初的一个平常的下午,我去北大蹭听孔庆东教授的课。

提前半小时到阶梯教室,找了半天位子,竟然也只能坐最后一排。等我坐下不久,更多的学生陆续进来,搬着椅子的,拿着马扎的,后边的人只好站着,更多的人只能在两边走道上席地而坐,听众一直堆到讲台边上。

没注意先生什么时候到教室的。上课了,我伸着脑袋朝前看,深秋的天气,他穿着一件黑大衫,远远看着像穿着一件东北老棉袄。人矮胖,敦实,肩膀直接托着个脑袋,因为看不见脖子嘛。小眼睛,跟十年前一样,鼻子下面还是一撮小短胡子。如果不仔细看他的眼睛,迎面碰上,很容易把他当成菜市场卖鱼的老头儿。

可是,孔老师老了。

十年前,我在飞机上初读他的书时,他才40岁左右,我30岁,可现在我四十多岁,他为什么看起来像60多岁了呢?这些年,他是不是太累了。

上课时间到,他扫了一眼所有听课的人,开口了。

一开始,说得很慢,声音低沉,仿佛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嘣,不知不觉间,大家的耳朵都竖了起来,他的语速加快了,人也跟着精神起来。他有时背着手,有时双手插在裤袋里,身子从讲台左边晃到讲台右边。讲到兴奋处,他不走动了,左胳膊支撑在讲桌上,右手夹着一截粉笔,眼睛紧盯着天花板某个地方,嗖嗖嗖地往外吐着一串话。我正觉得精彩极了,想拿笔记下来,他却冷不丁停下来。刚摸不着头脑,他又开讲了。那个明晃晃的小型扩音笔别在他衣襟正中间,我老是联想那是一只怀表的表链。

那次课,他讲鲁迅先生的《端午节》。

没正式讲《端午节》之前,他讲了许许多多与端午节有关的文字片段,那些片段,既有趣,又有代表性,便能看出来一个学者型作家治学的严谨和诙谐的天性,其涉猎之广,钻研之深,除了敬佩,我不知道能说什么。

可是,天性不改,本性难移呀!十年过去,孔老师还是执着地喜欢文革的时代,说那时候他家还是天天吃饺子,吃得好,过得好,汉奸们污蔑那个光辉的时代,到底安的什么心呢?十年过去,他还是嬉笑怒骂,还是嘲讽辛辣。

有人这样说他,有人那样说他。他自己呢,也矛盾得很,自己否定自己也不知道。可作为旁听课程的学生,我有一个直觉:孔老师貌似滑稽荒唐的话语背后,心里应该稳稳地坐着“端正”二字!肚子里藏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的话,有的明摆着不对,有的看起来不对,可他应该一直具备一个学者和知识分子的良知。

那次课过后,我又去了几次,或者因为天冷,或者因为我不喜欢鲁迅的小说,渐渐地就不去了。


这篇有点沉闷了,链接一篇好看的。点开试试

吃饱喝足了,看谁都温柔

相关文章

  • 在北大,蹭课孔庆东教授

    大约十年前,我从上海飞回北京,正埋头读一本书,飞机忽然颠簸起来。 一抬头,发现周围的乘客纷纷系起安全带来。看一眼乘...

  • 学一点现代文学史 | 夜读

    去年夏天,读了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的畅销书《国文国史三十年》(1)(2)两本书。这两本书以孔庆东2011年春夏在北大...

  • 同样是批评了张文宏,为什么孔庆东被禁言,而司马南却毫发无伤

    最近有一批网红大v由于不当言论被禁言,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北大教授孔庆东。 有网友猜测,孔庆东很有可能是因为写小故事...

  • 白夜私语24

    黑白之间的教育 白夜私语24 255 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四十不坏》一书中讲:人要是有一百岁的境界,八十岁的胸怀,六...

  • 金庸是怎么压别人工资的?

    天天刷书,一起成长。 我今天开始看孔庆东的《金庸者谁:北大金庸研究课堂实录》,这是孔庆东在北大开设的一门课程,非常...

  • 作为一名山东人,谈谈磕头拜年

    当我在微博上看到,#北大教授孔庆东建议立法,禁止年夜饭#的言论,称该习俗为“野蛮落后的习俗,先进的文明国家都不吃年...

  • 第七届“北大培文杯”题目-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解读

    第七届“北大培文杯”题目-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解读 2020年10月23日,第七届“北大培文杯”正式启动。毫不意外,...

  • 得语文者得天下

    语文有多重要? 北大孔庆东教授曾这样说: “语文不仅关乎高考成败,而且关乎安身立命。 语文不是跟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

  • 纪实整理:写作是对生活的反抗

    听北大教授孔庆东老师讲“鲁迅的痛苦”: 写作是对生活的反抗,这个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作家,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这样。...

  • 年夜饭闲话

    今天是农历庚子岁除夕,明天即是辛丑岁元旦。读报道,有北大教授孔庆东先生说,年夜饭可以休矣。原因是文明的国度未之有也...

网友评论

  • 把日子过成诗吧:恰逢雨天读鲁迅,平添了几分阴郁。曾经网络调查,如果可以让你回到过去,你愿意回到哪个时代,为何会那么多人向往民国时代,反正我是拒绝的。
  • 水天沧浪:鲁迅是中国的折柴人,不过分柴不断,鲁迅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是有功的。我是敬佩鲁迅的。
  • cdaea50629aa:你对他也是矛盾的,收笔有点急促。
  • fed33e9c204d:北大人文精神被孔庆东王恩哥之流毁掉,中国第一高等学府已沦丧!
    梅拾璎:@大漠A孤烟 也没有这么悲观,北大精神一直都在!
  • 紫颜悠闲听故事::relieved: 各种说孔庆东如何有风骨的人 ,你们知道8964他的作为不
  • 七月幽州:孔庆东的作文素材陪了我整个高三,怀念。
  • 704e59504604:我们走路时,注意向左向右两个方向,小心横向闯出个车来,极左极右中庸都不行,哪怎办?
  • 米老爹:只要是吹捧文革的人,他再有才我也看不起!
    梅拾璎:@米老爹 我也是特别不理解他这一点。
  • 吻尘:人矮胖,敦实,肩膀上直接托着个脑袋,因为看不见脖子嘛。
    一个字地往外嘣,不知不觉间,大家的耳朵都竖了起来,他的语速加快了,人也跟着精神起来。他有时背着手,有时双手插在裤袋里,身子从讲台左边晃到讲台右边。讲到兴奋处,他不走动了,左胳膊支撑在讲桌上,右手夹着一截粉笔,眼睛紧盯着天花板某个地方,嗖嗖嗖地往外吐着一串话。我正觉得精彩极了,想拿笔记下来,他却冷不丁停下来。刚摸不着头脑,他又开讲了。那个明晃晃的小型扩音笔别在他衣襟正中间,我老是联想那是一只怀表的表链。
    形象深刻让我对孔庆东产生好奇,怒我孤陋寡闻,因您的文,才得知此人!
    我昨晚专门在度娘里搜索有关孔庆东的视频。关于他炮烘姜昆,大呼过瘾。❤❤
    梅拾璎:@吻尘 你能注意到这些点,一是说明看文认真,一是对语言敏感。这都是写作不可缺少的。
  • 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喜欢您的文字,笔力老道,廖廖几笔,便勾勒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孔庆东。👍👍👍👍👍鲁迅文章有些喜欢,一些不喜欢。人太刻薄,没有雅量。☺🙏
    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梅拾璎 有缘人☺🙏
    梅拾璎:@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 咱们对鲁迅的感觉相同
  • 七堇一生:我喜欢孔老师的话,每句话细思,都对人生有知道作用,孔老师,是很明智的一个人,我和你一样有去北大蹭😀过课
  • 甑容儿:虽是不喜鲁迅,但不可避免地受了他的影响
  • 好风似水:梅姐姐的每一篇文章都对得起我们这些粉丝
  • bbc0ffa82a7f:孔和尚不错。其貌不扬有大才,罕见的不放屁的公知。
    704db2a2a484:@北方的河_3aea 公知,我笑了,建议收下他的视频,看看,推崇朝鲜那一套,文革流毒,思想观价值观是歪曲
  • 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好文,午安,🌺🌺🌺🌺🌺
    梅拾璎:谢谢:smile:
  • 唐风汉韵1970:告诉你一句实话,我终于发现我们阅读口味的不同了!
    对于鲁迅先生,我格外喜欢他的小说,散文差可接受,倒是不大喜欢他的大多数杂文,虽然犀利痛书,但我总觉得有些刻薄与冷酷,倒觉得深刻之外显出“小”了些。
    悲情独角兽:@梅拾璎 看任何一个人的作品,都要结合他当时的社会环境来思考,也许纯从文学性上来看,并不让现时的人喜欢。
    唐风汉韵1970:@梅拾璎 虽然你说得很深奥,但我能用自己浅浅的心去理解,我觉得你说得很真实,每个人的文字大约都和每个人的性情、生活或者内心的小调调有关,符合你的形象。
    梅拾璎:@唐风汉韵 嗯,对他的杂文,咱们感觉彻底一样。对于他的小说,老兄,我前天还跟一个朋友说,是不是一般的好,甚至清楚每一个细节的好,可总体上就是不喜欢。我深刻想过这个问题,得岀结论是跟我的性格、文字审美和生活经历有关。我喜欢的语言应该是清淡的、克制的、极具审美质的、深味的,略带自由和人性之美的。哈哈,您晕了吧。:smile:
    我还跟朋友讲,鲁迅的小说不应该放在中小说课本里,大学以上还差不多,年龄越大越能明白他的好。我上中学时最烦他的文章,烦得要命,感觉语言很变态。应该是老师没讲好。
  • b89de1d644b3:孔庆东?呵呵。
  • snowbow:孔教授上课的样子就活脱脱出现在眼前。传神
  • 原本印象:好喜欢老师的文笔,想请教老师,对于写作,除了平时的积累之外,有何练习的方法呀。
    梅拾璎:谢谢,我写的也不好。你若有时间,先看看我以前写的那些写作类的文章吧,想法都在那里面。
  • 熙娜_de72::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太棒了:clap::clap::clap:
  • 陶薰读书:看完你的文章,我也对这个人有了一点印象。坏印象。😋
    梅拾璎:@陶薰读书 他前期的文章很好看的
  • 曼妙茶双子心董彣悦:我着实喜欢姐姐每次讲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的那股子诙谐幽默风趣的意境,实在妙的很,如文章开头前两段,姐姐写在北大听课的场景,我感觉仿佛也赶着和姐姐听了课一样,太有画面感了!👏🌹😄
    梅拾璎:@曼妙茶双子心 小曼,你喜欢的恰恰就是我自己觉得好的地方!你写剧评文评一定越来越好,眼光好:+1::+1:
  • 紫衣微醺:飞机上的安全带不是一上飞机就必须系好的吗
    梅拾璎:@紫衣微醺 谢谢您
    紫衣微醺:@梅拾璎 安全第一啊
    梅拾璎:飞机稳当了,就可以取下来。老系着多难受啊:smile:
  • 亦狂亦侠:孔庆东的笑书神侠还有无限江山这两本书,写的很好很酣畅淋漓,真羡慕你能有机会听到他的课,他不是号称北大醉侠么?千古文人侠客梦啊
    梅拾璎:@亦狂亦侠 我没看过,谢谢你
  • 704db2a2a484:孔是一个激进的毛左,思想极端,满嘴跑火车的人。
    悲情独角兽:@简繁1 的确是,作为一个学者,其价值观真的让人不齿。应该如何忧国忧民,恐怕他还没有想明白。
    梅拾璎:@简繁1 他有这毛病。不过,看人不能只盯着缺陷。
  • 芒点故事会: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关注了孔先生的微博
  • 58944a5b7efb:孔庆东算是一个有良知的文化人,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没有随波逐流,敢于仗义直言,确有点鲁迅的味道。文人如果依附于权力和金钱就会失去自我,变的俗不可奈,甚至变成有文化的流氓。作者能赞赏孔先生说明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一定是位魅力四射的美女作家。
    梅拾璎:@皇甫道长 哈哈,我只是个普通的文字爱好者。您对孔老师评价很准:+1:
  • 一笑作春风:许多年了,每年开学第一节课,我都喜欢把孔庆东谈怎么学语文这篇文章介绍给学生。渐渐地,近几年,也不介绍他了。读姐姐文章时,总是感觉着一种相似的情怀,只是我写不出来,我想,多少都是有一点淡淡地失落的。
    梅拾璎:@一笑作春风 对,他那篇文章几乎就是学语文的全部
  • 影曳香弄:孔和尚口头禅:“去他妈”、“炒他娘”,与郎叫兽一丘之貉!欺名盗世之徒也!
    影曳香弄:@梅拾璎 我赞助的一个项目他这样曝口我员工的
    梅拾璎:@影曳香弄 课堂上还真没有。
  • 军中曙光:有此学生,足!
  • 秋闻syobun:泛泛的读完倒没什么很特别的感觉……大概就是写的不错吧。
    后面有种上世纪早期的散文的调调,平心而论我是很喜欢读这种文风的,但是放到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感觉真是微妙…感觉像穿着长衫走进写字楼?无意冒犯,第一次见现在用这种语气写散文而已
    梅拾璎:@輝夜君 哈哈,穿着长衫进写字楼,应是最后一段吧?我说的我能明白,语风不合时宜:smile::smile:我也第一次看见你这类与众不同的评论。谢谢!多看几篇再说,
  • 踏歌娘:正在去北大的路上,看到楼主的文章😂😂😂
  • 空心菜abc:哈哈,也有人和我一样地喜欢过孔庆东和他的书啊!东博书院高中时每篇都看呢!孔老师天性诙谐幽默,尽管他自己不承认。博学又随手拈来,文字和人都是有魅力的。但他讲话常”政治不正确“,关于文革和改革开放的观点也是独树一帜了!
    梅拾璎:@空心菜abc 说的是
  • 占卜师猫猫:呀,十多年前,也和朋友一起看一起讨论
  • 长草的一颗长:妻子费哉 是什么意思:smile::smile::smile:
    梅拾璎:@苌氓氓 好像是47楼那一篇的
    长草的一颗长:@梅拾璎 :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梅拾璎:@苌氓氓 我记得是 妻子匪哉:smile:
  • b13d829ea9a0:看了你的文章后,感觉自己都有一种看他的书的冲动,以前有所耳闻,如今你这么一说,感觉自己之前没看他的书,有所遗憾。哈哈。
    梅拾璎:@坏人丶万世长存 哈哈,什么时候看都不晚
  • 雪花如糖:孔庆东的名字如雷贯耳,可他的书却一本都沒有接触过😂
    看了你文中描写他在讲台上的风范,突然有了兴趣,想去找找他的作品~
    梅拾璎:@雪花如糖 找一本吧,随便一有都可以看出他的风貌
  • 千年老妖婆:也许他身上有中国知识分子的狂和稚。
  • 不不不不不不热:姐姐开头在飞机上那种感觉写得好,有时候读书兴致盎然时,真希望时间可以静止,让我静静读完这本书。
  • 绛洞花王:我姐这篇特别像名家的回忆录
  • lucy大人:意犹未尽啊姐姐~没看过瘾。
  • e8abebe88475:我是孔庆东老师的真粉丝,买了他的近10本文集,阅读之后,受益匪浅。很想学习他的写作风格,幽默风趣,具有故事性。最近两年不见他出书了,听说出点问题,是真的吗?
    梅拾璎:@人民教师马雪云 谢谢。应该没有吧,我也实在不清楚。报歉啊!
  • 薇言大义:他有文人的家国情怀,也有文人的悲悯情怀,心在庙宇,身在江湖!
    704db2a2a484:@薇言大义 建议收下他的视频看看,这人推崇文革那一套,极力想中国像朝鲜一样,思想观价值观歪曲,说朝鲜是世界最幸福的人
    梅拾璎:@薇言大义 嗯,说的好:+1:
  • 有云心更闲:梅老师好!
    有云心更闲:@梅拾璎 好久未见,我住村已有一个多月。期间经历督导督查,日夜加班,压力倍增,一言难尽。简书是我唯一能逃离片刻的田园,放松片刻的家园。见到老友,份外亲切!
    梅拾璎:云妹儿好
  • 江南子月:看完我都想找孔老师的文来学习了,请问他的代表作是? 谢谢!
    梅拾璎:@猫咪团团 我也不清楚,上网査查吧
  • 雪莉诗话:“文革是个光辉年代”
    “毛主席什么都对”

    这。让他和他一样的人在那个年代.活得很幸福。不痛苦地.安全地抵达现在。这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幸运。清醒反而带来的双重的痛苦.尤其在那个光辉年代.还不如混沌好过😄🙏🙏🙏
  • 竹影飘摇:好多年没看孔庆东的文章了,如果没记错,他被成为北大狂人?最早是在《读者》上看的文字,生动、诙谐,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口号的那篇,还有写他的高中生活的。很喜欢他那些文章,后来不知怎么就看得少了。当时爱屋及乌,才华横溢之人狂妄都忍了😀。怎么就把他弄丢了呢😊?一看你文章的名字就赶紧过来了。
    梅拾璎:@竹影飘摇 嗯,我前些年很是迷恋过一阵。孔老师还是有大才的。
  • A寒秋:又一个我行我素的小老头,高处总是不胜寒。不知怎的,你对孔教授的狂热有些改变,并非是应为他的学识。与我对于鲁迅的狂热,随着更深的了解,崇拜变得也有些减弱,有点相似。我在想,有可能太关注一个人以后,对方的各种瑕疵也会被发现。理知告诉自己,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得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客观地评解一个人,而不是随大流。
    梅拾璎:@A寒秋 那是推理出来的,不是猜的。有时也有直觉
    A寒秋:@梅拾璎 以前对鲁迅研究多了,竟猜出了兄弟不和之真相,可惜那时对伟人不可乱猜想,只偷偷地对堂妹讲过我的看法。几十年后,竟验证了我当时的猜想。🙂
    梅拾璎:@A寒秋 真有道理:+1:
  • 小兔子么么哒:不知为何,看了心里酸酸的,喜欢梅老师的结尾,很含蓄,但表达的意思又非常准确,不得不让人佩服!梅老师的好多文章散文读来都有点京派作家的调调,但又有自己的特点。非常喜欢!😊
    梅拾璎:@小兔子么么哒 你每次细腻优美又到位的评论,姐姐看完都心里暖暖的。本来素不相识,就这样慢慢地熟悉了。:heart_eyes:
  • 沧海一笑_:娓娓道来,简单清晰,很好的语风,不知孔和尚看到做何感想。
    沧海一笑_:@梅拾璎 他现在一天忙走在各卫视的栏目间,喜笑颜开。
    梅拾璎:谢谢:smile: 他应该看不到,他太忙了
  • 水青衣:好羡慕蹭课……读着姐姐的文,不由怀念北京的夏夜,怀念那些埋首苦读的时光。
    好喜欢末段,“那次课过后,我又去了几次,或者因为天冷,或者因为我不喜欢鲁迅的小说,渐渐地就不去了。”隐隐的,民国期的淡淡然,一曲慢板后的绵长……
    梅拾璎:@水青衣 哈哈,不知为啥,这印象是我看你文章看的,冒着仙气儿的小姑娘:smile:
    水青衣:@梅拾璎 不是小姑娘了……捂脸,年纪已经到没法扮小姑娘了😂😂
    梅拾璎:@水青衣 小姑娘又来了:smile: 被夸,姐姐好荣幸:v:
  • ljy爱生活的女子:“那次课过后,我又去了几次,或者因为天冷,或者因为我不喜欢鲁迅的小说,渐渐地就不去了。”好喜欢梅老师的这个结尾,怎么感觉还有好多明明未写却又象写过。
    梅拾璎:@ljy爱生活的女子哈哈, 能看出这段好的读者,我都给你们鼓掌:clap:
  • 演讲与写作:好文章!
    散文是最能体现文字功底的一种文体,但是,散文集不容易出版。
    梅拾璎:@陈权_高级顾问 非常感谢!您看得明白,说得准确,散文的确是这样的。

    无论如何,您的话对我都是一种真诚的鼓舞。
  • 李晓欣:喜欢开头三段。喜欢最后一段。喜欢中间你说“可是,孔老师老了。”
    梅拾璎:@舟子月 哈哈,姐姐明白:smile:
  • 铁妩:哈哈,妹妹有幸,近水楼台,能亲临孔庆东课堂。对这个人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一直关注他的博客和微博,他的看似随意嘻笑怒骂的被后,藏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文章写的好,有情怀,敢说话。妹妹文章对他的描述很准确。👍👍👍
    铁妩:@梅拾璎 能被妹妹借用,俺感觉很荣幸。😂
    梅拾璎:@铁妩 “他的看似随意嘻笑怒骂的被后,藏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您这句话概括很准,我借用一下,补充进去。谢过姐姐了。:smile:
    梅拾璎:@铁妩 哈哈,谢谢姐姐。我生怕写坏了这位孔老师,幸亏您了解他。:smile:
  • 未于微:人总是自相矛盾的,话讲的多,但是懂的人总会理解😊
    梅拾璎:@未于微 好的微微,最好看的还是《47楼207》
    未于微:@梅拾璎 我去找孔老师的书看哈😊姐姐
    梅拾璎:@未于微 对对:smile:
  • 白雪的心灵小栈:姐姐,我认真地把这篇读完了。小雪愚钝,有些地方还是没大读懂😓但有一点可以确认,这个孔教授是个很厉害的先生,有时间我也要拜读下他的文章
    梅拾璎:@白雪的心灵小栈 哈哈,小雪,姐姐刚明白,不是你的理解力问题,是我写的这个人本身很有争议,你对的知识背景正好少一些。
    白雪的心灵小栈:@梅拾璎 不是姐姐的问题,是我知识浅薄,理解能力欠缺。姐姐的文章很棒,我特别喜欢☺
    梅拾璎:@白雪的心灵小栈 嗯嗯,他是真厉害,小雪,你没懂的地方是我的问题。
  • 悦糖糖:人矮胖,敦实,肩膀直接托着个脑袋,因为看不见脖子。
    很形象,是不是不要后面的解释,留下想象的空间会好点。
    悦糖糖:@梅拾璎 有班门弄斧之嫌😀
    梅拾璎:@悦糖糖 嗯,有道理,让我想想啊:smile:
  • 4ec3d103cae9:我也觉得,你的行文风格有点像鲁迅
    梅拾璎:@形式X 哈哈,说明你看的少
  • 简之宁:对人物的描写形象极了!上课那段描写,感觉孔老师就立在眼前。
    初始的喜欢甚至崇拜是真的,最后的感觉也是真的,个中滋味与感觉尽在最后短短三行文字中…
    简之宁:@梅拾璎 最后一段文字含蓄又意味深长,有大家之风
    梅拾璎:@简之宁 拥抱一下吧!简姐姐您真是知音,一篇里面就那两得意地方,都被您一眼看穿。: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您对我这些文字的敏感度,是我简书里看见的最好的,没有之一。其次是那位唐风汉韵老师。
  • 步绾:这是我最羡慕大城市的地方,蹭课、观展、看演出的机会很多。
    结尾有点鲁迅的味道呢,说不出来,就这么一种感觉。
    听说_7:@梅拾璎 羡慕
    驿路奇奇:@步绾 我也羡慕
    梅拾璎:@步绾 写完那一句,我也觉出来了:smile:
  • 斧正堂:这样的叙述,一种风格。
    梅拾璎:@斧正堂的言语 谢谢。慢慢写,希望能形成一种风格:smile:
  • 一夜春风cf:有一阵也很喜欢孔庆东的文字😊
  • 见伊:怪才一枚
    梅拾璎:@见伊 怪才,说小了有点:smile:
  • 无色生香:那个年代,我还是小,亲眼看见路边树间挂着“批林批孔”标语的大牌子和宣传海报,字上还打着又红又粗又有力的叉叉,他家还是天天吃饺子,吃得好,过得好,我也不得不说——真好
    梅拾璎:@无色生香 他应该是60后,赶上高考了,北大83级的,厉害极了:+1::+1:
    无色生香:@梅拾璎 嗯,50后比较惨。但是记得小时候我们那姓孔的很不受待见,夹着尾巴的,孔子哪像现在被尊崇,那时大人小孩子嘴里都是孔老二,他家还能天天吃饺子,吃得好,过得好,啧啧……
    梅拾璎:@无色生香 他60后,比你大。
  • 徽韵蒹葭:每次看梅姐姐的文章都觉得你像是在和我们聊天儿,语言如行云流水般,读来可真舒服。这文的最后一段特有意思。
    徽韵蒹葭:@梅拾璎 就是这感觉呢, 韵味悠长😀
    梅拾璎:哈哈,姐姐自我表扬一下:是不是看着说的是一个无干的事实,却也又点儿意味。:smile:
  • 一道:47楼207,他那几个同学真是有意思,以前看的时候,常常大笑。感觉那时候的北大确实有趣啊,因为聚集一群有趣的人,还可以楼上联诗,还有“既有窃玉之勇,有没有藏娇之屋”的调侃,不知道后来怎样了,估计是风格变了,难怪在北大百年的时候,孔庆东要把“狗日的北大”当合理,我觉得他是在怀念他那个时代的北大趣味。就像庄子说的,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也好久没看过他的书了呢
    梅拾璎:@一道 这话很是。能不能偷偷告诉我,年轻人,你现在迷谁呢?:smile: 梅姐姐一直孤陋寡闻
    一道:@梅拾璎 即便他还在好好写文章,可能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子看法了。不过,能够在合适的时候遇到合适的风景,真是美好的体验。但还是要继续迈步。流动的不是时间,是我们。哈哈,我现在迷着另一个人。也许将来还会迷上另外的个。没办法的事情。
    梅拾璎:@一道 他还是忙,变化不大,可能几乎没时间坐下来好好写篇文章了。
  • 小灯塔合伙人杨洋:姐姐的心理也矛盾得很。
    梅拾璎:@杨洋_6b7a 嗯,看出点来了。:smile: 你看,文,还是要认真读的。我的态度:读,就好好读,不看就算了,好好干自己的事。
    小灯塔合伙人杨洋:好,刚刚姐姐一直在修文中。
    梅拾璎:@杨洋_6b7a 我这篇不是在表现我的矛盾,你再仔细看看:smile:
  • 11山山:上午好💐💐💐

本文标题:在北大,蹭课孔庆东教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bc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