鳑鲏鱼,老家方言称其为“鳑鲏辣子”,后来才知道它居然还有个名字叫做“中国斗鱼”。这种鱼说来与我缘份颇深,它曾给童年的我带来许多欢乐。记忆中的鳑鲏鱼,曾是家乡的野塘、稻田、小溪中常见的小鱼,甚至在菜市场都可以看见他们被混杂于那些杂鱼杂虾中被出卖。
家乡的鳑鲏鱼全身长着红黑相间的斑马状条形体纹,色彩斑斓。童年的我们,常常弄一个罐头瓶,就是那种装过桔子雪梨罐头形状矮矮胖胖的瓶子,将他们养上,平日里丢一点点米饭或者拍两只苍蝇便可以将就,如此一年半载,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可以一直茁壮地活下去。
与办公室养的那只泰国斗鱼不同,中国斗鱼鳑鲏虽也冠名斗鱼,但是好斗的性情比泰国斗鱼可就差远了。
办公室养的那只泰国斗鱼,真可谓名副其实的斗鱼,其好斗之性情,令人咋舌。我曾试验过,放一只别的小鱼进入鱼缸中,不等进入缸中的鱼儿反应过来,这泰国斗鱼便像打了鸡血的角斗士一般凶猛,扑上来便咬,那小鱼惊得四下乱串。我原本想,或许过一会就好了。没想到这泰国斗鱼不依不饶,一路穷追猛打,一副不灭了你不罢休的架势。这么一来,于心不忍的我,只好将那条小鱼捞出来放入旁边的玻璃缸中。
可是,让我万没想到的是,两口摆在一块的玻璃缸,由于玻璃缸壁清澈可见,一旁的泰国斗鱼隔着玻璃居然还是一副虎视眈眈、不肯罢休的模样,一会便想往隔壁缸中冲去,于是,冲锋碰壁,再冲锋碰壁,让人不由忍俊不禁。无奈之下,只能将这“独夫”隔离一旁。
鳑鲏鱼,中国斗鱼,虽也好斗,但却可以群养。他被冠名斗鱼,给我的感觉却是源于它们与生存环境的战斗。这鱼儿的生命力实在强盛,这是一种经历艰苦环境才能历练出来的能力。它与泰国斗鱼有一处颇为相同的器官,就是“迷鳃”。斗鱼正是靠着这种呼吸辅助器官,甚至离开水后也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或许这便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吧。
这斗鱼的迷鳃,应该就是因为他们长期生存在水流缓慢、溶氧量较少的水环境中,逐步演化而成的特殊呼吸器官,或许正是因为它们拥有如此这般特殊的生存器官,才得以成为生命力强盛、可贱养的观赏鱼吧。
有时候,我想,人们将鳑鲏这类鱼冠名“斗鱼”,据说,很多养斗鱼的人都喜欢看斗鱼在一起追逐撕咬为乐。究竟是斗鱼喜欢斗,还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她们的称呼呢?斗鱼之乐,究竟是鱼之乐还是人之乐,不得而知。反正,我极不喜欢看鱼儿的争斗。
鳑鲏鱼,中国斗鱼,性情比那些外来物种似乎更加温和,自然也更得我的喜欢。
有一年回到老家,与童年的伙伴聊到“鳑鲏辣子”,据说在现在的田间地头、沟渠水塘,已经极少看见有这类鱼儿了,或许是当下农药被滥用的结果…………,当时我心里便不禁一紧,这种在我童年记忆中曾是生命力如此之强的鱼儿,无论其对生存居住环境要求再低,却依然敌不过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倒是网上,有着大量这种鱼儿作为观赏鱼出售。我购得几尾,养在桌面这配有过滤循环的精致小鱼缸中,做事疲劳时,偶尔停下来,看看它们,养养眼睛,投一小勺鱼食,看着他们上下游弋,快乐追逐,觅食嬉戏,权作是重温童年时代的快乐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8638179/ad92f82e4a7a59c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