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一有音乐比赛,总是会遭吐槽,槽点最集中的莫过于公平性的问题。
XX水平那样,竟然得了冠军;XXX多好,却没有晋级。
于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相信内幕,一个个都言之凿凿地声称一定有不可告人的暗箱操作存在。
1
音乐在我们的文化中向来都是不受重视的,从曾经的下九流到如今的歌星。
人们乐意捧你便算是赏你脸面;不乐意的时候就说你是瞎胡闹。你稍有一个小情绪,便会被扣上个“戏子无情”的大帽子,闹的你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瞧,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书法家、画家比比皆是,音乐家则寥寥无几。
这点陋习如今依然存在。
每一个音乐比赛,但凡一听选手介绍自己的梦想或心路历程,十有八九都会提到父母如何认定音乐不是正经事,可是自己想用成绩证明这份热爱的价值。
偶有极个别支持子女玩音乐的父母,便会被众口一致地称赞为是开明之人。
为什么?
因为太稀少了。
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受重视,我们的音乐一直都是与市井之气有染,与大雅之堂无关。街头卖艺、流浪歌女,总是摆脱不了凄惨的痕迹。
就连那些选手们的故事,竟也是如出一辙的苦难当头。
只有身处相对弱势的地位,才会习惯把苦难挂在嘴边。
2
这样的历史沿革太过沉重,如今音乐的地位虽是早已大有改观,却依旧距离一门严肃而科学的学问之间相去甚远。
其实放眼去看,已经有很多人走在了我们的前列,他们的经验足够给我们提供参考。
譬如Grammy Awards对于音乐的评审。它将音乐详细而明确地划分成流行音乐、舞曲、摇滚乐、R&B、说唱、乡村、爵士等等多个不同的种类,然后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里优中选优。
而我们呢?甚至连R&B和爵士都还傻傻分不清楚。
绝大多数的音乐比赛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类型统统放在一个锅里乱炖。
然后想要去追求比赛的公平?
根本不可能。
每一个种类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就好像短跑要爆发力,长跑要耐力一样。
一个爆发力好和一个耐力好,哪个更好?
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啊。
所以,不区分音乐种类的较量,到最后一定会归于个人喜好的差别。我爱民谣就一定会选民谣,他爱摇滚就一定会支持摇滚。
这样的比赛根本就不是比较,而是喜好的选择。
只有同一种类的音乐,适用同样的评判标准和规则,才能有高低之分,以及比较的意义。
3
美国1894年创办了Billboard杂志,开始对不同种类的音乐进行介绍和排行。时至今天,Billboard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权威的音乐榜单之一。
122年发展的经验,就是把所有谁也说不清楚的主观判断统统量化。
歌曲销量、电台播放、在线试听,评判条件、计算规则或许会有调整,但是重要的是采用了同一套完全量化、而又适用于所有歌曲的标准来做衡量。
我们的音乐比赛中,投票的意义便是如此。
但是,很多人都质疑投票的代表有被收买或操纵的可能。
是的,也许会存在。
但是除非做到投票的基数足够大,否则只要不是全员,就避免不了被操控的可能。
这是一个统计学的问题。而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在挑选投票代表时,尽可能选择那些有一定音乐鉴赏能力,而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而已。
量化的评判的确无法规避被操纵和收买的可能,但是外显、直接的数据结果至少能做到一切都是一目了然。
就算是猫腻,也一定会有迹可循。总好过主观的评价,一切尽在不言中。
4
也许你会说,美国也有像达人秀、美国之声这样的节目,和我们音乐比赛的规则差不多啊。甚至我们就是用的人家的版权,全套照搬。
没错,但是那是市场被细分过后的结果。
因为有严肃而科学的排行榜及权威奖项,人们对于音乐的高下之分已非常明晰。而达人秀这类节目更多的是综艺选秀的意义,娱乐为主,所以根本没有被定义为比赛。
而我们呢,因为对音乐评判的科学性严重缺失,导致我们连一个真正像样的排行或奖项也没有。
一说起谁更厉害,似乎永远都是停留在名气这些虚无缥缈的标准之上。
于是,无论定位得再综艺、再选秀,比赛的意义都会被无限放大。哪怕是功成名就之人来参赛,哪怕是做评委。
同场竞技或评选的机会太稀少,导致了所有人都会格外在意这样难得的机会。
5
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应该细分音乐的种类进行各自的较量,并且尽可能地采用量化的方式来进行评判。
但是,这样就能保证音乐比赛的公平吗?
答案不幸是否定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假如没有真正进入高段位的较量,是可以分出高下的。音准的好坏、节奏的把控、音乐的表现力、情感的投入等维度都可以做到十分客观。
但是,当音乐进入高手之间的对决,以上各方面就都不再有明显的差别。那么此时,高下之分就很难做到像体育比赛那样的绝对公平。
因为音乐说到底还是个人欣赏的享受和体验,这决定了音乐的终极评判依据始终无法脱离感受的主观性。
带毛边的嗓音,喜欢的认为是历尽沧桑的体现,不喜欢的就认为是声音不干净;揉弦或颤音过多,爱听的觉得情感丰富,不爱听的甚至觉得膈应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然而,还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音乐的不重视,导致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音乐比赛与其他竞技类比赛的差别。
一提到比赛,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一定是奥运会、世界杯这些体育竞技类的比赛。
可是,拿一个有绝对量化成绩的比赛项目来做比较的标杆,音乐比赛永远都会被认定是不公平。
6
为什么我们的音乐比赛总是不公平?
第一,评判的方式不够科学。一是对音乐种类没有进行细分,导致评判的标准不统一;二是评判的方式主观占比较大,而量化的评判较少,导致评判标准不够透明和客观。
第二,大众对音乐及音乐比赛的认知匮乏。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与其他比赛,尤其是体育竞技类比赛之间的差别。所以,他们没法接受音乐的终极评判标准是主观感受这一现实。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
我想,一是要提高大众的音乐鉴赏水平。音乐欣赏因其主观性,所以水平的提升其实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螺旋上升过程。鉴赏水平的提升,会极大地促进音乐市场需求的细分,推动音乐的发展。还有,更加理性地看待比赛。
二是建立权威、科学的评审体系。一套好的规则不仅能够诱发人们的活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做到不辜负每一首好的音乐。
我期待有那么一天,当孩子们提到想要学音乐的时候,他们的父母能够由衷地认定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当我们再谈音乐的时候,会是术业有专攻。民谣的去找民谣谈论吉他、研究气息;爵士的去找爵士聊聊节奏、说说铜管类乐器的即兴solo。
当我们再看音乐比赛的时候,可以理性地评判选手们的音准和节奏,谁的表现力更好,谁的情感更深厚。
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享受了音乐带来的乐趣。而不是简单地只会吐槽比赛有内幕、不公平。
我是芊芊,一枚立志用接地气儿的语言说音乐的女纸。我举手保证,所有内容皆取材自真实生活经历,绝不百度。
如喜欢,欢迎围观我的专题“漫谈音乐”,来看更多有趣、有料的音乐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