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主题征文第64期“妄”专题活动。
妄想是什么?妄想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涉及到对现实世界的扭曲和虚构。在人类文化中,妄想被广泛地描绘和讨论,它不仅存在于文学、电影和艺术作品中,还存在于人们的日常对话和思考中。本文将探讨妄想的定义、成因、表现形式以及其在文化中的意义。
妄想是一种病态的信念,它基于虚假的、不符合现实的想象或幻想。妄想通常涉及到对个人、他人或环境的过度关注和扭曲的解读。它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持续的,有时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主导信念。
妄想的成因是复杂的,通常涉及到遗传、环境、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遗传因素可能对个体的易感性产生影响,而环境因素如童年经历、家庭关系、社会压力等则可能进一步塑造个体的妄想倾向。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压力等也可能促使个体产生妄想。
人总爱在小时候谈理想,因为那时有资本,未来是张白纸,充满着未知。而随着年龄增长,便渐渐地无望再奢谈理想了。可心里的希冀还是有的,那种朦胧的、不得以实现的梦想或者可以叫做妄想吧。
对于上班族来说,有一种安想就是做一名〝自由职业”者。这里所说的〝自由”,就是不受时间和纪律的约束,做自己喜欢的事;而〝职业”,则是借以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同时赚足小资的收入,过上富足无忧的日子。可见,如此诠释下的〝自由职业”只能是一种妄想了。
谁说妄想一定不能实现,我就不信。谁说妄想是痴人说梦,我说不是。谁说妄想是种种幻想,我就不同意。一切梦想,都是从妄想开始的。没有妄想,谁敢说就有了梦想。
妄想比梦想更可靠,他比梦想来的刺激。梦想和妄想的几率是一样的,但妄想比梦想更有挑战性。
妄想是张狂的,是霸道的,是刺激的,是令人怀有动力的。他和梦想的性质也一样:梦想不一定实现,妄想也是如此;梦想给人动力,妄想同样可以;梦想在拼搏和努力中完成,谁敢说妄想不能这样实现。
所以,梦想和妄想是相同的,也可以说是一样的,或者说,他们两个是共生的。
但是,人们都肯定梦想,而放弃妄想。我不能说全部的人都是这样,但我敢说大多是人都是这样。他们认为,只有梦想才能实现,而妄想只是一种幻想,是自欺欺人;他们认为梦想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有了梦想才会有了希望,可是,梦想的根基何尝不是妄想;梦想的力量被说成是伟大的,而拥有妄想的只会被轻视。其实,在你树立梦想的时候,你又何尝不是在妄想呢!
当你想要从穷变富的时候,是在梦想自己要变成有钱人,也是在妄想自己可以变成有钱人;当你想要被万众瞩目时,是在梦想自己做到最好和更好来引人注意,也是妄想自己从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当你想要成为伟人,是梦想自己可以通过学习为别人做贡献让别人永远记得自己,也是妄想自己的学习成就可以为他人造福让自己不被别人所忘记;当你想要统领别人时,是梦想自己可以有能力来指挥别人,也是在妄想自己的能力被他人肯定。
妄想和梦想相比,只不过自大了些,张狂了些,霸道了些,无理了些,比梦想更有利一些。
妄想其实和梦想一样,或者说,妄想比梦想更可靠,梦想更是建立在妄想之上的。那为什么人们给予妄想和梦想的解释不通呢!理由是,世界上只当妄想是梦想的根基的人太少了,理解妄想的人太少了。
所以,我告诉世人:
妄想其实比梦想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