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记丨“商都”亳的悬疑

作者: 荆丘 | 来源:发表于2023-11-19 16:50 被阅读0次

    不是为了让你看,是为了证明有人没事就瞎写。

    商汤王天乙

    “亳”作为商朝都城或者城邑,不仅是“亳”无定所,还悬疑重重。

    商朝先祖契为帝喾之子,因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即今商丘(《史记·殷本纪》)。从契至汤,历十四世四百余年,都城八迁;从汤至盘庚,历十九王三百余年,都城五迁。此即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所说的“殷人屡迁,前八后五”。

    商族或说商朝迁都频繁,但“亳”却是其中多次迁居之地的共名,因此亳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类似于都城可以迁移,但地望之名不可更改。且亳字从字形结构上看,是“京”字与“宅”字的合体,意即“京都之地”。《尚书·立政》有“三亳阪尹”一语,这是周初周人将归降的殷人安置到殷的故邑,每邑立官长“阪尹”。所以“亳”有“殷商都城”和“殷商城邑”两个意思。《尚书》的这个“三亳”是“城邑”的意思,而后人所说的“三亳”,则是殷商都城的意思,区别在此。

    作为殷商都城的“三亳”,先是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殷有三亳,二亳在梁国,一亳在河南。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地。偃师为西亳,即盘庚所徙者。”谷熟即今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蒙即今商丘梁园区(也有说在山东菏泽的曹县,商丘梁园区与曹县南北隔黄河相望)。皇甫谧还说盘庚迁殷的殷在偃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汳水》也承认南亳、北亳,但否认偃师为亳,他的依据是《孟子·滕文公章句》中的“汤居亳,与葛伯为邻”,葛即今宁陵,“宁陵去偃师八百里”,怎么可能隔着八百里当邻居?但皇甫谧说的亳是盘庚迁都的亳,郦道元说的亳,是成汤所居之亳,二者都是基于亳作为商朝都城的层面,但在时间上却又远不在一个层面,所以这种否认似乎没有什么意义。郦道元所否认的应该是皇甫谧的另一句话:“帝盘庚徙都殷,始改商曰殷。亳殷,今偃师是也。”郦道元否认的是盘庚所迁之殷为偃师,今天我们知道它在安阳。唐李泰《括地志》和康熙年间的《商丘县志》差不多就将这个商都“三亳”说作了一个定论,前者说:“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从都之。”后者说:“偃师之亳曰西亳,汤所迁也。”

    偃师商城遗址平面图

    除了这个影响较大、位置较明确的三亳,商都亳的所在地说法不下十数种,大体范围不外于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四省,大概商人在定都殷之前,一直游荡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居无定所是他们的一种常态。郑州地势平坦,又临近黄河,自然是商人定都的一个选择。《史记·殷本纪》记有“帝中丁迁于隞(áo)”,魏晋时期的《竹书纪年》记有“仲丁,名庄,元年辛丑,王即位,自亳迁于嚣(xiāo),于河上”,都是说的商朝曾在郑州定都,计算起来商朝将郑州作为都城的时间有十九年(仲丁有九年,他弟弟外壬有十年)。隞和嚣是同一个地方,有说是现在的小双桥遗址,位于今天的郑州高新区索须河南岸,也有说就是现在的商城遗址,即今管城区西北部。2001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小双桥遗址确定为商汤定都的亳。但小双桥遗址远没有商城遗址的规模大,后者的城址规模是前者的四倍有余(6平方公里和25平方公里),而且在商城遗址范围内还发现了早商时期的杜岭方鼎以及成体系的都城遗址(三重城垣、宫殿、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小双桥遗址是商汤定都的亳,那商城遗址又是什么呢?如果商城遗址也是亳,那它是哪个时期的亳?再加上从帝喾到盘庚之间各个时期的“亳”,没有一个固定地点,最后衍生出来各种各样的说法和疑问。

    一是,帝喾所都之亳,有说在偃师,有说在商丘,似以商丘之说更为学者所接受,或者说帝喾之时就曾在两地之间迁移?

    二是,商汤在灭夏前“从先祖居”,所居之亳是商丘还是偃师?这是从第一个问题延伸出来的,这个亳就是商汤灭夏起兵的地方。如果以《孟子》的“汤居亳,与葛伯为邻”为依据,而且“从先祖居”中的“先祖”指契而非帝喾,则就是在商丘,而且商汤灭夏誓师的地方就在商丘,从商丘起兵自然就更为合理。

    三是,商汤灭夏后定都之亳在哪里?一说商丘之亳,一说偃师之亳,一说郑州之亳。基本是各地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是在自己家。商汤灭夏后“迁九鼎于亳”,这个亳就是商汤定都的地方,是商作为朝代的第一个都城。当然这个“九鼎”也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意指,意指就是指商汤确立了新的华夏政权。

    四是,从上面说法扩展出来的新问题是,作为商朝都城的“三亳”,南亳、北亳在商丘,那西亳到底是在偃师还是在郑州?三亳之说因为商城遗址的发现,又出现了新的疑问。

    五是,1974年挖掘出来的杜岭方鼎(大小双鼎),因是早商礼器/祭器,推测铸造年代约在前1400年,而商汤灭夏有说在前1551年,有说在前1666年,就是说鼎的年代是在商汤灭夏后的约二百年,有人隐去年代,只将商汤“迁九鼎于亳”和杜岭方鼎联系起来,误导人将杜岭方鼎想象成商汤所迁之鼎,自然是很没意思的一件事。再说前面也说过,所谓“九鼎”还可能并非实指。

    杜岭方鼎(大鼎)

    六是,这个杜岭方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可能是商室祭祀时所遗,也有人说可能是商室为避乱掩藏于此,但是承认商城遗址就是早商的都城亳,就无需前两个猜测,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承认商城遗址是早商都城亳,并不一定就能证明商汤定都的第一个都城就是此地,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七是,设若郑州就是商汤灭夏后定都之地,都城是今天的小双桥遗址还是商城遗址?没有定论,但好像也不影响今天陈展时各自采取相互矛盾的说法,偃师那边也说偃师之亳是商汤灭夏后第一个定都之地。

    八是,基于上面的问题,郑州小双桥遗址和商城遗址是否有先后承续的关系?承续可以在商汤一朝的时间内,也可以在商汤和后面的商王之间。这样一来似乎可以解决非此即彼的矛盾,拘泥于城址的规模与是否属于商汤第一个定都之地相关,似乎容易将人带进判断的盲区。跳出“第一个定都的地方一定是规模最大”的误区,也许能使问题的解决有个更空阔的视野。同样的思路,也可以用于解决郑州和偃师谁是商汤第一个定都的地方这个问题。当然也许大家都不愿意。

    九是,西周管叔鲜的管国和今天的管城区的商城遗址有没有关系?有人说商城遗址的土城墙可能就是管国留下的,但考古证明管国城遗址在今天高新区的石佛镇洼刘村。管国是西周的独代诸侯,武王分封,到武王的儿子成王时被周公旦所灭,是封得最早、亡得也最早的封国,好像也没那么多时间建造这么大规模的一个都城。至于商城遗址范围内是否出土有西周初年的文物,以证明此处可能是当年管国的都城,不得其详。一个“管城区的地名源于西周封国管国”的现代介绍当然不能说明什么,不过也没人去计较。

    郑州商城遗址公园(局部)

    掉书袋是容易的,从浩繁的故纸堆里理出个头绪来不容易,在神仙打架的纷纭众说之中去伪存真,理出个切合义理的所以然来就更不容易了。专业人员估计都会头晕眼花,非专业的就只能留下一串疑问了。

    但是如果先出一个结论,再顺着这个结论逆向去找典籍文献来证明,事情就好办多了,你要找的佐证文献多不胜数。很多地方也许是出于虚荣,又或许是出于实利,就是这么干的,有些地方可能甚至还抱有“浑水摸鱼”的心态。

    古代学者受限于当时只有考据而没有考古,只能通过文献来证明文献,或者通过文献来否定文献,又留下成堆的证明文献或反证文献,结果就使目前存留的文献在正面价值之外,还富含干扰作用的负面“价值”。多,并不一定就是好。

    皇甫谧言偃师为“殷亳”,郦道元笑他“以为考之事实,学者失之”。如果没有殷墟的考古发现,谁笑谁,还真不好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记丨“商都”亳的悬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dm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