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七星小鱼的小伙伴们故事我已不2
没实践条件,为何还要读?——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1

没实践条件,为何还要读?——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1

作者: 小尘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8-25 09:29 被阅读67次

文/陈秀玉

今天开始精读王绪溢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给教师的建议40讲》。

今天阅读第一讲《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课》,讲三点感受。

一、有比没有好

王博士开篇聊到在香港学校参访观课时,一位李副校长告诉他说,观课越多,越觉得老师在课堂上使用跟不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效果上的差别非常明显:在老师和学生有使用信息技术上课的班级,课堂活泼生动,气氛热络,老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度高;反之,没有使用信息技术上课的班级的教学效果就远不如应用信息技术的班级。而且随着老师对于信息技术掌握的熟练度越高,教学效果差距越大。

这一点我体会特别深。去年我来到一所新学校,教室很新,可是部分教室没有多媒体,我所任教的班级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使用的班班通设备,虽没有麻吉星魔法课堂那样可拍照即传,及时反馈。但至少作业也可以随时拿上去展台展示,全班可见。PPT辅助教学也较为直观。有时还能带着孩子们参与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的一些课程学习。让孩子们与名师直接交流。忽然之间,没了网络,没了多媒体,单靠着一张嘴,一只粉笔,多少有些单调。

跟领导反映了几次,领导说上面会统一配备。期末结束的时候,WIFI已经抵达办公区。特别期待新学期多媒体能到位。

据说王博士所推广的这套信息技术教学系统在福州已遍地开花,真希望也能快点抵达我们这种乡村学校。

二、有还要会用

王博士说:“信息技术助力教学的最大功用,在于教师可以实时获取全面性的课堂活动数据,包括按键回答提问、输入文字表达想法、绘制图形与编写作业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汇总、比较、分析,教师能对学生所表现的学情立即采取有效策略来应对,使学生能在一堂课中同时做到自学与群学的学习形态,在每一个学习基础上更进一步思考与厘清概念,取得真正、可持久的学习成果。而评估这样的课堂,关健就在教师对于数据的掌握与解译能力,以及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P.7)

有了信息技术这些软硬件,并非就万事大吉,怎么用更为重要。

怎么用呢?

“要以教学为核心,而不是展现信息起诉能力。”

“取代的只能是教学活动,而不是教师。”

“通过信息技术将学生产生的资源,反馈到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学活动安排的参照,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掌握真实学情。”

……

简单地说,不是为热闹而热闹,为多彩而多彩,为信息而信息,而应以教学为核心,让技术服务于教学。

王博士举了个例子,如果英语教师自己不朗读课文,而改以点选电子书中的声音文档代劳,就不是一种好的科技融合方式。

不久前,陈蕾在她的一篇反思文章中也谈到类似的问题,当发现一部分学生回答错误,一部分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她采用让答对的学生来讲解题思路。她觉得此时这个优秀生就是替代老师的讲而已,不是好的教学策略。

好东西要会用。

王绪溢和陈蕾
三、没实践条件,为何还要读?

跟陈蕾交流时,她说这本书结合实践案例来阅读效果更好。我知道,自己实践,近期是不可能的。那设备,不是说想装就装,它涉及到领导和教师的认同度,资金的投入,教师的技能储备等。一时半会儿是没法实现的。

没这个实践的条件,为什么我还要读呢?

首先,我特别喜欢这种课堂。不管是在陈蕾沙龙活动的亲身体验,还是听王博士讲座时的全面感知。不得不承认,我被这种魔法课堂吸引了。对喜欢的事,我始终充满好奇,特别想去一探究竟,我也很珍惜自己的这种探究欲望。喜欢就花时间,这是我的做事原则。

再者,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尽管现在没有这个条件,但以后的某一天,兴许就具备了呢?

福州离漳州多远呀?都在同一个省内。据叶总说,他们有一些扶持计划。兴许有一天,我所任教的这个乡镇学校,就有条件了呢?虽然不知道这一天会是哪一天?但梦想还是要有的。梦着,想着,做着,兴许就实现了呢?

就像阅读写作,几年前一直羡慕着别人的文章能够变成铅字,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那时的我,千字文还写得磕磕碰碰。没想到每天读着、写着,慢慢地自己的文章也能发表在报刊杂志上。

当然,这次准备用心地读此书,还有一个原因是,书中传达的内容,虽然都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但所谈的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还有很多我日常教学中可借鉴的理念与方法。

此书精读已开启,一起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实践条件,为何还要读?——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gc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