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佐佑心情随笔杂乱无章
陆小曼【爱过才不枉此生】

陆小曼【爱过才不枉此生】

作者: 林叶A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19:09 被阅读122次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1903年11月7日,陆小曼出生在上海市孔家弄,这一声啼哭打破了世家的安宁,她的出生便带来了不同的传奇。

    陆氏一族自古便是名门,历经数载传承、数年修增的《樟村陆氏宗谱》便清楚地载录着悠悠岁月里的陆氏传奇。从大汉开国功臣陆贾,到唐朝名相陆蛰,从壮岁从戎的陆游,到负帝投海的陆秀夫……时至今日,陆氏依旧兴盛,陆家人也始终荣光。

    陆小曼的祖父陆荣昌是晚清朝议大夫,在太平天国起义时为避战乱,举家由常州一带迁居到了上海。那时的他已是官余虚衔、手不握权,却依旧以正义之姿济民解困,将钱财分发给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用一颗悲悯的心赈灾怀民。也因如此,他得到了人们的极大尊敬与感恩,甚至在其去世十余年后,时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还亲笔为他题写匾额:“饥溺为怀”。

    先辈们的勇气智慧慈悲心肠也在一代一代的人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这位陆小曼的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底色。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同样优秀卓越,他是晚清举人,后被清政府公派前往日本留学,与曹汝霖、袁观澜、穆湘瑶等民国名流同班。在早稻田大学就读期间师从伊藤博文,并因其聪颖、勤奋成为伊藤博文最为得意的弟子之一。

    陆定承袭了祖祖辈辈的满腔赤诚,怀着爱国热血与报国志向,陆定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在回国后立刻加入了国民党,并与国民党元老吴玉章、章太炎等人交往密切。陆定可谓真正的上层名流,与他往来的都是军政要员,而他结交的也皆是富商巨贾。

    之后,陆定还出任了赋税司长,掌握着北洋政府的财政大权。在政局最为动荡的时期,陆定以他精准的度势眼光、非凡的行事魄力,毅然辞官下海。在募集了大量资金后,他创办了“中华储蓄银行”,开启了我国银行界“零存整取”的新时代。陆定也因此资产倍增,陆家成了名副其实的显赫豪门。

    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亦为名门之后。她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之长女,其上祖吴光悦做过清代江西巡抚。因自幼生长于烟雨江南,自然柔情婉约。吴曼华德才兼备,她好古文,可谓“六艺经传皆通习以,不拘于时”。她的纤纤素手,能撞水撞粉,能行云流水,继而绘出一幅幅巧密而精细的水墨工笔。因为才情横溢、气质佳妙,再配上一副清丽容貌,吴曼华便成了江浙一带无人不晓的才女。

    贵族的血统、显耀的家世,都等着陆小曼来次人世享受一切的繁荣。

    母亲总是会用上流社会的淑女标准去要求年幼的陆小曼,不单是思想准则上的教化,甚至严苛到了垂眼蹙眉间的尺度是否合乎礼数。通过母亲的言传身教加之身体力行,陆小曼的举手投足间俨然有了吴曼华的风韵,颇具名媛的气质姿态。

    在陆小曼6岁那年,全家从上海搬至了北京,年幼的她自然不解离乡之忧,而是在期盼中眺望着北京的美好。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如若可以,请将她留在最美的年华。

    刚满20岁的陆小曼,历经外交场合的三载锤炼,拥有“南唐北陆”的盛赞,更因秀丽容颜、华美舞姿声名远播,令整个北京城皆因她而倾倒。这样一个陆小曼无人能抗拒,也就无人不想将她拥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时候的陆小曼有无数的追求者,而她也到了适婚的年龄,家里来往的优秀男子络绎不绝,家中也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父亲自然百般挑剔来满足小曼。

    然而小曼却不想在这如花的年龄就结婚,她不想抛弃外面的繁华,不想失去别人羡慕的眼光,想留在社交场所,让自己继续发光。

    繁华的盛年里,她带着芬芳开了花。睥睨双眸的冷冽、嘴角上扬的弧度,都是她的狡黠与高傲。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美貌,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玉容,都是她的绝世面容。衣香鬓影正贪欢的陆小曼已是“天然妙目、正大仙容。

    绝丽的陆小曼,高傲的陆小曼,本以为永远都不会有一人能真正与她相配。“别有心机”的她向父亲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说未来的夫婿定要有显赫家世、丰厚学识;定要谈吐不凡、气宇轩昂;定要文能提笔、武能立马。父亲陆定听后只是稍稍觉得为难,却并不认为女儿的要求有丝毫过分,便应承了下来。

    带着一丝狡黠而轻蔑的笑容,陆小曼又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她笃信没人能符合自己如此之高的要求,便又怡然自得地哼着小曲读着文章,享受着久违的心平气静。

    然而,王庚出现了。

    偶然擦肩,却生生记下了你的容颜,从此所有美丽都不叫惊艳。
    重过阊门,竟恍恍然邂逅你于暮霭,你无心打扰我却万事更改。
    流年在她身上印下指纹,凌乱却也葱茏。三段情似是三生三世三段浮沉,蓦然喜欢,悱恻缠绵,不舍流连。

    王庚,出生于1895年,大陆小曼7岁。长相气宇轩昂,谈吐清雅不凡。他也同样出自名门,祖辈曾做过大官,只是到他这一辈不再显赫如初。王庚虽出身名贵,却并非纨绔子弟,他自小便立志要重振门庭,所以他格外努力刻苦。无论读书、处世,刻刻都要争当人先。

    皇天不负,王庚终于用自己的努力重塑了自身的命运。在1911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被保送到美国留学,相继在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就读。1915年,在取得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后,王庚又转战西点军校攻读军事,并且一举考入了西点军校的精英班。

    所谓“精英班”便是西点军校里最好的班级,王庚所在的精英班,一共只有5名学员。自古英雄相惜,五人都足够优秀卓越,他们的感情也就格外深厚,更是以兄弟相称。值得一提的是,日后那个二战中欧洲盟军的统帅、美国第34届总统——艾森豪威尔,便是这五人中的大哥。

    在西点军校的学生档案中,校方曾这样评价王庚:“完美的学生与极具亲和力的人,西点军校以他为荣。”王庚的优秀由此可见一斑。

    时至1918年,在外留学8年的王庚载誉而归。那时的中国正值军阀割据混战,各方势力都在对难得的人才发出邀请。王庚凭借着深厚的学识、名校的履历、西点军校精英班的背景,以及文武兼备的才能,成了时下最炙手可热的人才,风头正盛。

    刚刚回国,他便被政府聘为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上校武官兼外交部外文翻译,前往巴黎为在一战中成为胜利方的中国争取权利。在那期间,王庚结识了同在巴黎和会周边呼吁中国权益的梁启超先生,并得到梁启超的赏识,收其做了弟子。从法国归来后,王庚又即刻被任命为航空局委员,并于1921年荣升为陆军上校,那时他刚满26岁,可谓前途无量、风华正茂。

    后来,由于王庚所表现的出众才干与能力,使得各方势力竞相争夺,都希望将他纳入麾下,为己所用。奉天的张作霖、江西的孙传芳等,更是对王庚重金邀请。只短短几年时光,王庚果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重振门庭,成了最前途无量的耀眼名流。

    毫无疑问,在世人眼里,小曼和王庚是郎才女貌的一对,王庚也完全符合小曼的要求。

    但是外在条件的般配真的能赢回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爱情吗?

    然而彼时在小曼还未看清自己的感情的时候就被父母亲和王庚催促写结婚,这对在外人看来的金童玉女就这样在了一起。

    婚后的陆小曼并不满足于现状。

    小曼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她需要呵护,需要别人的目光来滋养自己,需要王庚来时时刻刻陪着她,关心她,爱护她。

    奈何王庚是个军人,不懂小女子情怀,自己也很忙,以为让小曼随心所欲就是对她最好的爱护。

    两人既然一开始就没有太多的感情加上婚后的不协调更加加剧了彼此之间的隔阂,可是,王庚却一无所知,还十分喜欢这种两人互相不打扰的局面。

    小曼本就不愿离开繁华的社交活动,加人她认为的王庚对她不体贴而更加伤心,终日闷闷不乐,打牌成了她唯一的爱好。

    这时候徐志摩出现了。

    此时的徐志摩正遭遇着感情上的失意,可谓是与陆小曼处于同样的境遇,当陆小曼看到了徐志摩发表的诗之后便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感,便时时刻刻想着这位与她能互通情谊的诗人。

    确实,徐志摩的浪漫主义也许很适合小曼,而王庚的军事化一点都不适合她。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小曼和徐志摩相遇,两人一见面就惺惺相惜,而徐志摩和王庚的师门友谊也让徐志摩有更多的机会接近陆小曼。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的接触增多,不久两人就决定对方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后来,小曼和徐志摩历经千辛万苦而在了一起。

    其实,并不是所有被扶正的第三者都有好的结果。

    小曼和志摩的结合没有得到彼此父母的支持,自然结婚的经费只有徐志摩一手承担。

    在双方父母的要求下,徐志摩找来了梁启超作为证婚人。

    梁启超可是王庚和徐志摩共同的老师,自然不会给他们过多的祝福。

    梁启超在证婚词中这样写道:“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这样尴尬的证婚词似乎也为他们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再婚后的小曼因为和志摩的长期相处,加上志摩为了支付小曼过度的开支而不得不四处赚取生活费,加上志摩和林徽因的藕断丝连,这些因素让小曼和志摩的感情出现了裂痕。

    这时候翁瑞午出现了。

    几番接触后,因为兴趣相投,翁瑞午与陆小曼很快便结成了挚友。相对于徐志摩的喜静寡言,翁瑞午总是活络风趣,从古今中外的民风民俗,到世界各地的山川风景,翁瑞午总会讲出个一二,他见多识广又极富个人魅力。陆小曼爱画懂画,翁瑞午擅作画、收藏画,二人之间又有了说不完的话题与默契,有时翁瑞午更是会一掷千金、裱赠名画以讨得陆小曼的欢心,而这同样是徐志摩难以企及的。在唱戏方面,徐志摩不愿懂亦不喜欢,翁瑞午则不同,他高大的身材能将旦角演绎得生动,京剧、昆曲更是样样不在话下,令陆小曼几度惊呼赞叹。久而久之,翁瑞午便成了陆小曼最重要的知己。

    翁瑞午还有一样手艺,也是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他的中医推拿技巧凡是经翁瑞午之手的患者无不手到病除。陆小曼自幼便是多病体质,时年又患有哮喘及腹痛之疾。在翁瑞午为她医治以前,陆小曼几乎天天闹病,严重时还会短暂窒息昏厥。身体的不适让陆小曼的精神渐趋萎靡,随之脾气也变得反复无常。

    徐志摩心疼陆小曼,曾为她遍访名医,却仍是不治。恰在此时,翁瑞午出现了,以他娴熟的手法、专业的推拿方式,立即为陆小曼祛病缓疾。看着因不再被痛苦困扰而面露笑颜的妻子,徐志摩对翁瑞午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于是他便请求翁瑞午能常来,为妻子推拿解病。

    陆小曼也渐渐依赖上了翁瑞午的推拿。帮她解忧,为她祛病,给她持衣,送她古画,翁瑞午善良体贴又是谦谦君子。有万贯家财却不骄奢矜贵,才华横溢却又近世和善。他是朋友的最佳人选,是知己的最佳人选,亦是为夫的最佳人选。

    或许陆徐二人间婚姻的裂痕本无关翁瑞午的出现,可不得不承认,翁瑞午的存在确实让他们之间的隔阂再难愈合。翁瑞午成了陆小曼心中完美伴侣的标准,所以无论她爱他与否,总是会将他与徐志摩作着比较。原以体贴多情为优势的徐志摩在此刻显得相形见绌。陆小曼并未意识到爱情也需要休息与沉淀,所以在徐志摩沉默的瞬间,她以为他再不体贴她。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小曼和翁瑞午的感情迅速升温。

    小曼因为身体疼痛难忍,而翁瑞午也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在她身边。于是翁瑞午就建议小曼吸食一点鸦片来缓解疼痛。

    就这样,小曼迷上了鸦片,每天和翁瑞午吞云吐雾好不自在。

    徐志摩也曾劝过小曼戒毒,可惜在看到小曼痛苦的模样又忍心不下来。

    这时候陆家也日渐衰落,支不起小曼庞大的开支,为此徐志摩必须得更加不辞辛苦的赚钱,节省,只为能让小曼生活的更好。

    可是小曼却不领情,他觉得徐志摩不爱她了,每天都不在她身边,也不关心她,对此,她更加的挥霍无度……

    志摩曾无数次劝解小曼改邪归正,不要在沉迷于世俗的繁华,可惜没有效果反而遭到嘲笑。

    可是处于对小曼的爱,他只能尽自己的全力去让小曼不再为生活所忧愁,他拼命四处讲学,只为赚钱,自己却从不花钱,自己的外衫穿了又穿,出行从来都是搭便车……

    一切只为小曼!

    这一切也该结束了。

    1931年11月19日,为了参加当晚林徽因在北平协和礼堂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演讲会,徐志摩毅然登上了“济南号”邮政飞机。

    这一次别离却成了永世的决绝……

    志摩一直都希望小曼能改邪归正,然而,只有他的离去才能让小曼幡然醒悟。

    志摩的离去让小曼痛不欲生,还好她还有翁瑞午的陪伴。

    但是小曼却在今后的十几年都未曾和翁瑞午结婚,在她心里,志摩应该是她永远爱着的人。

    志摩的离去加上赵清阁的帮助让她彻底的改过自新。

    从这以后她专心致志的整理徐志摩留下的诗集,让它出版,让它为世人所熟之。

    与此同时,小曼也拾起她的画笔,在余生专攻画画。

    小曼在画作上很有造诣,她的画作后常有“蛮姑作于曼庐”的落款,此中“曼庐”便是“眉轩”,是徐志摩依“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而取。故人不在故地在,总是伤情,陆小曼便索性将书斋更名为“曼庐”。此后画作,也便都提上“曼庐”二字,算是用并不悲伤的方式纪念着他们的过去。

    愿今不负卿,愿卿知己心,愿心重相系,不负如来不负卿……

    爱过,才不枉此生。小曼用自己的余生来弥补她之前所犯的过错,用自己的余生开证明自己对志摩的爱。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她的一生历尽千回百转瘦尽花灯。香销残冷,总负情多,她的爱情贯穿了生命的始终。韶华烟霞,痴数春星,她的红泪低垂充盈了爱人的今世今生。她不是庸脂檀粉,却是翠舞红妆;她失去如花慕年,却拥有草藉花眠。风光,她亦痴狂;无语,却也依依。谢却荼蘼,了结生前芳华事。明月如心,青灯长照断肠人。春浅、红负,薄情、泣饮。世间曾有陆小曼,幽怨而斑斓。

    陆小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陆小曼【爱过才不枉此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qx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