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三笑集官方有偿征稿2...
岁月‖《论语》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岁月‖《论语》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作者: 海挽天文化传播 | 来源:发表于2020-09-22 06:00 被阅读0次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章继续品读论语第五篇“公冶长篇”,充满故事情节的一篇。

上章学习了“吾未见刚者 ”,讲到了,孔子说他还没见过刚毅不屈的人和子贡跟孔子谈了自身修养问题。

孔子说他没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就回答说,申枨不就是一个。

但孔子认为申枨欲望过于膨胀,不算是一个刚毅不屈的人,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忍受不了清贫,耐不住孤独,怎么还能算刚毅不屈呢?

所谓物极必反,一切都要合乎情理、道义,一但过度就是自取灭亡。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就必须舍弃各种过度的欲望,才是修身之道。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事情强加在我的身上,我也不愿把事情强加在别人身上。”可以看得出来子贡是很有独立思考的人。

但孔子否定子贡说的,认为这还不是他可以做到的!这也不无道理,如果真是达到如此境界,他就不用刻意表现了,但这有可能孔子认为他过于膨胀,要打压一下,因为认为子贡轻视了这个问题,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

接下来又是子贡的话。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子贡说:“老师关于诗、书、礼、乐等典籍的学问学说,我们可以听到的;老师关于天性和天道的言论,我们听不到。”

子贡说孔子关于诗、书、礼、乐等典籍的学问学说以及他的思想行为是可以常常听到的,但是关于人性的本源和宇宙中的各种规律,却很少能听到老师提及。

我们可以通俗点的理解为知识和智慧,知识是可以靠书本字面来学习到的,就如诗、书、礼、乐等典籍,而智慧是需要用知识结合生活中的经历、实践而得出来的,是无法用言语可以表达得到有感同身受的境界。

孔子所讲的礼、乐、诗、书以及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具体的有形的,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而人的本性和宇宙中的客观规律都是无形的,深奥而又神秘,并不是能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这就要从内心深处去感知去体悟,才有可能理解到。

不管别人怎么讲,如果没有经历过,就未必听得明白。所以,用心悟道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用心至诚的运用知识去体悟生活中的经历,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理。

对于知识,看看子路怎么做。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意思是说,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但还没有亲自实践的时候,便害怕又听到新的道理。

子路听到一些知识,当自己还没开始做到的时候,他就不想再听了,先做到再说。

知识归知识、道理归道理,这段和前面就不谋而合了,知识很多可以靠书本来获得,但知识后面的本质道理,是需要自己去实践,去经历过才能真正理解的。

可见子路闻道而行,勇于践行,他具有率真直爽的性格,也有积极追求真理的精神。

知而不行非真知,行而未果非有德。子路善于实践,凡事能做到实事求是,这种学习知识的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福利一:

来简村,怎么少得了会员呢?大熊邀请你开会员啦,满满福利等你领,千万权重为你助力文章。

详情请点击☞简书合伙人大熊之影叫你领取福利啦!

福利二:

有奖征文,做青春勇士。大熊之影带领小伙伴们给广大文友发福利啦,快来为自己的青春歌颂一篇。

详情请点击☞【岁月拾遗】专题第一季征文:青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岁月‖《论语》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gb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