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辑:棒棒糖小菊子
推荐语:本文真实地记录了摄影专业的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深入反思,收获很多体会!实践生熟,熟能生巧!
校史馆一角我们专业有一门摄影基础课,平时上课就会讲一些理论上的东西,嗯,我觉得有时候讲得抽象了些,较难理解,但当看到PPT上那些摄影大师的成名作以及历届荷赛获奖作品时,我又会惊叹于摄影的艺术之美。
第51届“荷赛”年度照片大奖《疲惫的驻阿富汗美军士兵》Tim Hetherington所以今天上午的实践课,我是抱着期待的心情去的。但是又因为三个人共用两台相机的安排(都是实验室借的老机子了),还有时间也有限(下午有课要赶,而明天就要交作业),所以也是困难重重啊。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得适当放下心中的完美主义(但每个优秀的摄影师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去尽快完成任务。
在拍的过程中,我确实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比如,按快门总是迟疑和犹豫,总想着调整到最佳位置再拍,但“唰”的一下,有个好的画面闪现,又没有抓拍到,就会很懊恼;总是依赖于变焦镜头,整个人和木桩一样站在原地拍来拍去,只用调节焦距就能免去凑近再跑远尝试的辛苦,看上去方便,其实如果以后换上更为清晰的定焦镜头,就会感到非常别扭了,这样就会非常不利于锻炼能力。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和我上次去某个附近学院的拍摄所遇到的一样,就是上课理论记得不扎实,导致拍摄前还要仔细回忆很多功能如何使用,甚至有些就是完全记不得了。
光圈要调多大,感光度需要变吗,光圈大景深小的原理竟然都能记混,天哪,我课上究竟记了什么……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不过还好还好,磕磕绊绊地,总算拍出了一些大概……会符合老师要求的照片吧(虽然我总觉得用照片当作业,老师评分会有较大的主观性,不过我还是相信美的照片总会使人产生共鸣的)。
上了这堂课,我终于深刻体会了一个道理:
摄影,就是要多实践。
实践得多了,相机的功能使用自然也就熟能生巧了;实践得多了,下次在找角度的时候就会有了经验,不会再那么手忙脚乱了;实践得多了,就能拍出更具美感的照片,而不再是那种与开始的设想差距很大,有些生涩的,只能被称之为“作业”的照片。
摄影是一项很累的活动,可以说是身体和心理上双重的疲累。跑了半天找场地,围着模特或静物转,但最心累的还是——拍完之后翻照片,发现那么多张照片都找不出一张能看的。
于是,只能撇撇嘴,心里想:恐怕用手机拍都比这好看些吧。
之前听过一位摄影老师的讲座,他说摄影师经常拍几百张才会出那么一两张差不多还可以的,家常便饭,不用在意。
哦,对了,他是专攻会议摄影的,还特地补上了一句:搞摄影的不要惧怕领导,因为你是有任务在身的,所以大胆地在室内四处多跑跑,学会找角度,只要必要,怼着领导拍,也不是不行,不然交不出让上级满意的会议照片,就会更惨啦。
哈哈,一个全场乱窜,怼着领导拍的摄影师,想想就忍俊不禁了。
不过,能做到这种程度的摄影师,也是十分敬业的,称得上是真正热爱这份工作了。
那个老师说自己当初入行,也是因为兴趣使然,用他自己的话讲:忍不住不摸相机。
最后,他也说到:
摄影就是要多出去走走,转转,跑跑,多实践,多锻炼,多玩玩,兴许哪天,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了呢。
不过如果我真的沉迷了,那可不比沉迷一些娱乐活动更烧钱了吗?俗话说,镜头就是摄影师的生命,可那一个个天价(对于我一个学生来说)的镜头啊,真是让人望而却步。
不过摄影也是一个门槛很低的爱好,举个例子,书法好的被称作书法家,画画好的被称作画家,但摄影好的呢,叫摄影师傅,也就是摄影师。因为人人都可以摄影,都能够学会摄影,这些技能上的理论又不是特别难,记住了不就掌握技术了吗?
而我的摄影课老师她说:
所以我要求你们的,远不止相机功能的掌握,更多的是审美水平的提高。
这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需要知识文化的涵养,需要一点艺术细胞,以及对于“美”的敏感度……
“不信,你们出去实践一下就知道了。”
这是老师临下课走之前抛下的一句话。
确实很有道理。
于是我拿着那部老机子,又出了宿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