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问道读书让生活美好中国传统文化
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丨《则阳》章八

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丨《则阳》章八

作者: 千里飘蓬 | 来源:发表于2017-07-24 17:20 被阅读1次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门。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乎!已乎已乎!且无所逃。此所谓然与,然乎!

解:

本章解构“是非”。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的例子表明是非的相对性。其深意在于揭示是非对子的不稳定性或弱建设性。老庄道家认为有生于无,这个“无”一不可言说,二不明所以生有。我们在《庄子》中经常会看到有生于无的文字,却罕见何以生的言论。本文提到,“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人们普遍看重知识或思想,却不知道知识或思想来源于“所不知”。“所不知”→“知”,这里的“所不知”应该不是指待认识及可认识的“知”,而是指完全“不可知”。在《庄子》中,不可知不可言的是“道”,是“天地”,是“浑沌”等。现在有个问题,能否知道它们产生知的机制?应是不可以的。若可以,它们本身又是可知的了,与“不可知”悖逆。

相关文章

  • 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丨《则阳》章八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 读庄有思

    今天遇到一个问题。 《庄子·则阳》篇有一句话——“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乎!” ...

  • 尚大不惑丨《徐无鬼》章十五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故足之于地也践,虽践,恃其所不蹍而后善博也;人之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

  • 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 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

  • 089 - 曾文正公嘉言抄

    知天下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

  • 解读《道德经》之10-2:修道玄德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其道既足以生畜万物,又能不有不恃不宰,虽有大德,而物莫之知也,...

  •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知所不豫 ,行且通焉。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 悟医道真(八百七十八)

    “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

  • 2017-11-18

    知天地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横逆之来,当小忍以待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 《庄子》第06章 大宗师(内篇)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丨《则阳》章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gb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