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大不惑丨《徐无鬼》章十五

作者: 千里飘蓬 | 来源:发表于2017-07-23 22:39 被阅读15次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故足之于地也践,虽践,恃其所不蹍而后善博也;人之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谓也。知大一,知大阴,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大一通之,大阴解之,大目视之,大均缘之,大方体之,大信稽之,大定持之。

尽有天,循有照,冥有枢,始有彼。则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崖,而不可以无崖。颉滑有实,古今不代,而不可以亏,则可不谓有大扬搉乎!阖不亦问是已,奚惑然为!以不惑解惑,复于不惑,是尚大不惑。

译:

脚踩在地上不过很小一块,虽然小,但要走远就需要踏上还未走的路;人所知甚少,虽然少,但有晓悟天地大道就需要依靠所不知的部分。知道“大一”,知道“大阴”,知道“大目”,知道“大均”,知道“大方”,知道“大信”,知道“大信”,知道“大定”,这些是极致啊!大一来通贯,大阴来解化,大目来博览,大均来随顺,大方来体达,大信来稽核,大定来把持。

极物之中有自然,循变之际而有觉照,冥默之地有枢要,太始之地有彼端。在这种情境下,自然的解悟好像未曾解悟,无心的知好像无所知,无心的知才是真知。追问它,不可以有限制,而不可以没有界限。万象纷纭中各有实理,古往今来不相代换,(各尽其分)而不可以亏损,这当中岂不是蕴含着伟大妙理吗?为什么不追问这妙理,何必疑惑呢!以不疑惑来解释疑惑,返回到不疑惑的境界,还以为是大不惑呢!

相关文章

  • 尚大不惑丨《徐无鬼》章十五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故足之于地也践,虽践,恃其所不蹍而后善博也;人之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

  • 庄子不装(安读《庄子》第二十四篇)

    杂篇之二《徐无鬼》 《徐无鬼》共分十五章,杂撰而成,每章各有主旨。 说说其中的三章。 先说第五章。 庄子知道惠子与...

  • 囿于物者丨《徐无鬼》章四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皆囿于物者也。招世...

  • 不知问是丨《徐无鬼》章十四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癕也,豕零也,是时...

  • 《庄子》学习笔记127

    《庄子·杂篇·徐无鬼》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

  • 为大不足以为大丨《徐无鬼》章十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曰:...

  • 无以汝色骄人丨《徐无鬼》章八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

  • 天下非有公是丨《徐无鬼》章五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庄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天下...

  • 匠石运斤成风丨《徐无鬼》章六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yǐnɡ)人垩(è)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

  • 恐其为天下笑丨《徐无鬼》章十二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尚大不惑丨《徐无鬼》章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cv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