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朱熹解读为穷理知天,探究万物之理以知天;王阳明则认为是正物致知,在具体的事例中,修正不正之心,以达良知(天理)。
《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是朱熹格物致知理论的依据之一。博学是手段,约礼是结果。博学为格物,约礼为致知。
王阳明说,礼就是“理”。人们看得见的,礼的表现形式是“文”,“文”背后人们看不见的东西是“理”,文和理是一个东西。文是理的体现,博文是约礼的功夫。
约礼就是存天理、致良知,实现约礼,必须在它可见的地方着手,就是博文。
比如事亲,只能在事亲这件事的具体实践中去觉悟孝道(天理),事亲的种种规矩是文,孝道是理。事君以忠也是如此。
人无论富贵贫贱,都要从自己的具体经历中去探求良知,富人和穷人在致良知的过程中,他们所要经历的肯定是不同的,需要克服的困难肯定不同。地位高的和地位低的、顺境中的和逆境中的,情况都不一样。
王阳明这里其实说的就是事上练。每一个人每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事上练,没有专门的功法、口诀,能让你冥想顿悟。作止语默,无处不然。你在什么状态,就在这个状态上去觉悟良知。
比如,王阳明被贬谪到遥远的贵州龙场,当时属于夷狄蛮荒之地,在这种环境之下,如何行,如何言,才符合圣贤之道?一般人没有求圣之心,可能长吁短叹、叹嗟伤怨的比较多,能够保持乐观努力拼搏,争取早日摆脱困境,那就属于难得了。
但王阳明却办起了贵州省内的第一家书院,登坛讲学。当地知州故意刁难,贵州省按察官员劝王阳明低个头,王阳明却说:“苟忠信礼义之不存,虽禄之万钟,爵以侯王之贵,君子犹谓之祸与害;如其忠信礼义之所在,虽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为福也,况于流离窜逐之微乎?”王阳明坚决不予理睬。
他还两次揭穿水西宣慰使安贵荣的野心,并指责他当为不为,不当为欲为。安贵荣不得不改弦更张、改邪归正。
王阳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悟出“心外无物,心即理”的。
王阳明与朱熹的区别在于,朱熹是探求事物的性,然后知天。王阳明要求人们在具体的事物上去觉悟良知,而不是探求事物本身。举个例子,要通过孝行去体悟孝心,体悟对父母的爱心,而不是一心去研究孝的行为本身,就跟王阳明回答郑朝朔的问题一样。
再比如,不是去研究如何最漂亮地处理好他与当地知州的关系,而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认为该做的。
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