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简介
4岁的小姑娘,一点儿不淑女,成天的爬高蹬低,是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
看的母亲揪心难耐,只能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孩子却是无动于衷,依然我行我素。母亲这爆脾气,再也忍不住,一顿胖揍就在所难免了。
可再看哭得泪人样的孩子,当妈的又于心不忍了,又后悔了,又抱着孩子好一个赔礼道歉表决心——妈妈再也不揍你了。
可第二天,当孩子调皮的情景再现,当劝说无果之后,忍不住的还是一顿揍。
循环往复。
如何是好啊?
(想收听音频内容,搜索微信公众号“蓬勃育儿社”)
1.
破此循环,一招就行:离开孩子。
这就是俗话说的:眼不见为净!
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就是:当刺激源消失的时候,由刺激引起的反应也会随之消失。就好比用针扎屁股,疼,把针扔了,屁股自然就不疼了。
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作为亲妈想必离开孩子是很难做到的。再说了,孩子还小,当妈的再怎么暴脾气,孩子也不会计较。
这个绝招虽说效果立竿见影,但执行的难度太大。
2.
既然离不开孩子,那就只有忍了!
不是忍住了不打孩子,而是打完孩子忍住了别后悔。
打就打了,即使打过之后看着孩子哭心里疼得直流血(xie),也要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决不能认怂。
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父母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用这种惩罚给孩子树立一个边界,就是明确的告诉孩子——你这样做,错了,所以揍你。
比如火炉,它的边界就很清楚,它不阻止你去摸它,只是在你摸它的时候它会让你的手感觉烫,感觉疼。如果你还想摸它,它依然不阻止,依然让你感觉烫,感觉疼。它挺有自信的,估计你不会第三次摸它了。
父母揍孩子,也是在明确的告诉孩子这个边界,碰到了就会挨揍。当孩子明确了这个边界之后,再傻,也不会去摸了。
但如果父母揍完孩子之后立马就后悔,就抱着孩子又亲又哄,孩子就会糊涂:我下次是摸还是不摸啊?
摸吧,妈妈一定还会揍我。不摸吧,倒是不能挨揍了,可妈妈也肯定是不能抱我了。得,还是摸吧,一举两得。
揍,是对孩子做了错事儿的惩罚,是为了让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抱孩子、陪孩子玩儿是爱孩子的表达,是亲子间情感的流淌,心意的交融。
一个奖励,一个惩罚,不能搞在一块。
要奖罚分明。至少要做到罚完了不能立即奖。
或者说,同样一个行为——调皮,不能引出妈妈两种矛盾的、截然相反的反应——又揍,又亲。
3.
所有上蹿下跳的孩子都会挨揍吗?
不是。因为每一个父母对于危险的界定不同,对于孩子调皮行为的容忍度不同。
老张看到孩子上桌子了也没觉得危险,隔壁老王却可能看到孩子上椅子就被吓个半死,这种反应背后是父母内心安全感的一种外在的体现。
个人安全感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感受到的危险程度是不同的,就是说同一件事情激起的个人心中的恐惧程度是不同的。
比如走夜路,有的人完全没有感觉,认为和白天没什么不同;但有的人明知道不会有什么危险,但依然非常害怕,依然控制不了哆嗦的双腿。
孩子在调皮捣蛋,折射出的却是父母心中的恐惧。理解了这一点儿,我们找到应对方法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4.
那心中恐惧的妈妈为什么只会揍孩子呢?就不能用点别的方法吗?
问你个问题,当你遇到突然惊吓的时候,会大喊一声“妈啊”,还是会大喊一声“老公啊”?
即使你就在老公的怀里,也只可能喊一声“妈”。为什么?习惯了。从小就喊“妈”。
孩子调皮捣蛋,妈妈接收到信号后,安全警报就被触发,全自动防御措施就会被启动,那就是,揍。
这个自动反应是怎么来的呢?当然是从小经历的——这个妈妈极有可能从小就挨揍,至少也是看着别人挨揍长大的。
5.
这种自动的反应模式根本不经过大脑皮层,想要忍住不打,就需要打破这种自动反应模式,让大脑皮层重新发挥作用。
所以说,忍住不打唯一要做的就是,忍住——大脑皮层得多厚才能忍住啊!
再看到孩子调皮捣蛋,忍住。无论是默念:孩子是亲生的,孩子是亲生的……还是暂时出门躲避,还是自缚双手,都行,能忍住就行。
一旦忍住了第一次,再往后的难度就会逐渐下降,慢慢可能真就不打了。这有点像戒毒,刚开始那几天是最难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