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联合征文候选池微散文专集联合征文优秀作品合集
「青春&谈写作专题征文」因为高考,我家被写进了县志

「青春&谈写作专题征文」因为高考,我家被写进了县志

作者: 握瑜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18:08 被阅读1289次

母亲后来总爱说的一句话是,你们三个赶上了好时候。她所指的,是恢复高考这件事。

「青春&谈写作专题征文」因为高考,我家被写进了县志

恢复高考那年,我上小学一年级,姐姐上二年级,哥哥已经上初一,都在我们村的学校。那本是一所小学,当时却有两个初中班,且大多是代课老师,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大我十多岁的小叔叔和他一帮伙伴也参加了那次著名的高考,但只有一个人考上了中专,令乡邻们刮目相看。因为那时大中专毕业生包分配,考上中专,也意味着跳出了农门,这对农家子弟来说不亚于鲤鱼跳龙门。

我家在村子里比较特殊,因为父母都是师范毕业生,是农村学校少有的“国办”老师,孩子们也是所谓的“商品粮”户口。父母原来的思想是,哥哥初中毕业时上个技校,今后好歹有个工作就行,所以对他的学习成绩要求并不高,基本处于放养的状态。

看到恢复高考,父亲的想法变了。我们听他不止一次说,虽然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是我要让这三个孩子全都上大学。

我记得那时家里有个很新的黑提包,既能提,也能挎,底面还有四个突起的小疙瘩,父母平时都不怎么舍得用。有一次,在我摆弄那个提包带子的时候,父亲说,等你上大学的时候,这个提包就给你。这虽然是父亲哄小孩子的话,但我却一直记忆深刻,它让我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大以后是要一定考大学的。

也是从这个时候,父母开始狠抓哥哥的学习,督促他用功。但是,无拘无束惯了的少年,心性哪里说收住就能收住呢?他之前最喜欢在外面疯跑,夏天爱去河里游泳,在河堤上扣知了,还喜欢养蚕、养羊、养兔子,他的屁股上像长了钉子,根本坐不住。有一天,母亲在外屋干活,让哥哥在里屋看书。过了半天,母亲感觉安静得出奇,心想,他是不是睡着了?进去一看,哪里还有人影,哥哥早就跳窗户跑出去玩了。

那时父亲在一所中学教书,他经常带一些保定市中学的试卷回来让哥哥做。他发现,有时他们的学生做不出的难题,哥哥却可以。

有一次期末考试后,学校给各年级前三名发奖状,我们兄妹三个分别上台,母亲看在眼里很是自豪。母亲一直在我们村的学校任教,只是没有教过自己的孩子。

七九年,哥哥初中毕业,在填志愿的时候,他既填了县一中,又填了一所技校。父亲在县教育局看到了他的志愿表,用笔把技校那栏划掉了,也就是说,他已破釜沉舟,只希望哥哥考大学。如果哥哥只上一个技校的话,父亲是说什么也不甘心的。

哥哥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但是,他仍然不是个用功的学生,成绩时好时坏。每次考得不好回家,父亲也不多说什么,只是要求他下学期再前进几名,而到下个学期期末,他果然又前进了很多。

在他高考前那个寒假期末考试,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父亲生怕他那个“一次好一次坏”的周期性的规律再次发生,时不时地给他打预防针,让他一定再接再厉,不可掉以轻心。最后,哥哥以高出重点线几十分的成绩考上北方交通大学,他也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此时,他才16岁。

「青春&谈写作专题征文」因为高考,我家被写进了县志

哥哥上大学后,经常写信回家。信是送到村供销社的,所以,放学回家路过时,我经常进去看看柜台上有没有放着我家的信。因为专业的关系,哥哥他们经常去各地实习,这些信对我来说,更多的代表着一个我不知道的外面的世界。

哥哥大学毕业那年,我也考上了县一中,只不过因为我爱耍小聪明,之前没有用功,我的入学成绩只是刚刚超过分数线,在班上应该是倒数几名。此时,我好像突然开了窍,知道努力了。仅两三个月的时间,我就成了近视眼,可见当时用功的程度,比如,我会要求自己每天午饭后第一个回到教室做作业,而不是在宿舍里磨磨蹭蹭。事实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很快就赶了上去,甚至在有的科目上还比较突出。

此时,姐姐也在同一所学校上高二,因为我们长得很像,很多同学会把我们搞混。

因为母亲也是毕业于这所学校,我们一家四口就有一些共同的老师。妈妈当年的语文老师是姐姐的英语老师,多年未见,妈妈去学校看姐姐,老师还能一下子就叫出她的名字。哥哥的班主任又先后是姐姐和我的数学老师,姐姐的两个班主任又先后教我物理和政治。还有一位教生物的女老师,先后给我们兄妹三人上过课。这种情况下,我和姐姐真是不好意思学习太差,不然会感觉很丢人,而母亲此时对我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本事是自己的,女孩子更得有出息。

「青春&谈写作专题征文」因为高考,我家被写进了县志

姐姐高考那年,河北省还实行“预选”制度,就是在高考前省内有一次统考,高于分数线的才有资格参加高考。很可惜,那次姐姐发挥失常,低于分数线一两分。

那年暑假,家里的气氛异常压抑。妈妈心情不好时会埋怨父亲没有在姐姐初中毕业时让她考一个师范学校,因为凭她的成绩没有一点问题。如果那样,这时姐姐刚好师范毕业,该参加工作了,一辈子踏踏实实当一个老师,对于女孩子来说也很不错。但是,现在只能选择复读,可第二年家里会有两个女孩子一起参加高考,谁知道结果会如何呢?

现在想来,那时父母承受的心理压力一点不比我们小。父亲曾经开导我说,你年纪小,第一年考不上没关系。不过,我并没有把这当作可以不努力的借口,高三开学后,我更是铆足了劲,加倍努力,成绩也一直保持上升趋势。父亲后来解释,他那样说是因为他担心第二年我考上了姐姐却没考上。

那年元旦,哥哥也回家了。过完节,我们仨一起骑自行车去县城,我和姐姐是返校,哥哥是去火车站乘车。那天下着大雪,农村的土路本来就坑坑洼洼,下了雪就更难走,不是你摔到,就是我摔倒。哥哥说,你好好学,第一年就考上吧,你只要保证每门得70分就行,总分490,不管分数线高低,肯定能考上,不然你看上个学多不容易啊。

姐姐所在的复习班上有很多是好几次落选的老复习生,因为见的题型多,专门会做难题,和那样的同学在一起很有压力。我俩聊起来,我会劝她说,一张卷子上也不全是难题,不用怕。

高考终于到了。

考点就设在本校,本来不用奔波是一个特别大的优势,但是,一种异常紧张的气氛却笼罩在宿舍里。考试前一天下午,记不清是因为什么,我和姐姐吵了几句,两人都哭了。过了一会儿,父亲来看我俩,见我们眼睛都红红的就没再多说什么。

他走后,有一位老师来找我们,她是父母多年的朋友。原来,父亲不放心,特意把我们拜托给她。老师家就在学校的家属院,她邀请我们这几天去她家住。我和姐姐本来也担心在宿舍里休息不好,所以也就没有客气。

老师有一个女儿,比我们稍小一些,我们晚上就和她在一个房间。这个女孩特别爱说,我们一直听她聊,直到困得睁不开眼,此时,哪还会因为紧张睡不着觉呢?而且,我和姐姐下午那一场吵嘴在无形中已经释放了压力。

接下来三天,一场一场地考下来,我们发挥得都还算正常,好像没有哪一门出乎意料地考砸。

考完当天,我和姐姐没有马上回家,晚上和几个同学相邀去看了电影,算是一个难得的放松。不过,第二天回到家里,却被母亲骂了一顿。她说,你们还知道回来呀?因为她一直在焦急地等着我们,而我们没有按时到家,又加剧了她的担心。

接下来就是估分报志愿,哥哥也特意请假回家来帮我们。

哥哥说姐姐考得不错,应该能考上重点院校里的北京师大,但是姐姐本人比较保守,最后第一志愿报了北京的另外一所重点大学。

哥哥估计我应该能过本科线,但是很难上重点线,所以,我的志愿应重点考虑普通院校。母亲希望我报河北师大,毕业以后可以分回来,等他们老了,身边还有一个孩子。而我则满心不情愿,一是因为看父母当了一辈子老师,辛苦了一辈子,清贫了一辈子,另外,我可不想在老家呆一辈子。最终,我填报了一所远在几千里以外的湖南的大学,这所学校后来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

「青春&谈写作专题征文」因为高考,我家被写进了县志

公布分数的那一天,我们本应该去学校看分的,可是父亲说,你们就别去了,还是我去吧,不然万一没考上,这二十里路你们骑不回来怎么办。

父亲顶着烈日,很快打了一个来回,还没进门,就大声说,考上了,都考上了。

姐姐过了重点线,是他们两个复习班的第一名。我也过了本科线,而且不多不少,刚好是哥哥说过的490分,现在想来,情愿他给我提一个更高的目标,说不定我也能不打折扣的完成。看到和姐姐差了那么多,我当时还挺难过。父亲安慰我说,已经很不错了,你们班有个初中就和你同学的姑娘,当时比你学习好很多的,现在却差很多落榜了。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班只有四个人上了本科线,两个男生两个女生,而我们班很大,一共有七十多人。

很快,姐姐的录取通知书就来了,是她的第一志愿,我的又过了一段时间也到了,是湖南的那所大学。

还记得,我和姐姐是同一天离开家的,在我们县城那个京广线的小火车站,踏上了几乎同一个时间开来的两列火车,一个向南,一个向北。

在八十年代,一个普通家庭的三个孩子全部考上大学,而且都是不错的学校,是很不多见的。所以,这件事还被写进了我们县当年的县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春&谈写作专题征文」因为高考,我家被写进了县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jt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