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月·微型小说创作人物篇第六期:路随心定
“你们小区里面挺旧啊,该不会要拆迁吧?”
朋友正在开车送小白回家,随便一瞥就是褪色的外墙,讲了句玩笑话,没想到一语成谶。
下了车,小白还要走一条小路。那是细长的石板路,边上三分之一是泥地,她低头细心得挑不会晃动的石板走。
“明年没准儿咱们要搬家昂。”刚进家门,小白妈妈就说起物业发的通知,“我和你爸看了通知,按那上面的算,咱这60平,如果换90平的,能折72平,剩下的一平米补6000块钱,还没算装修至少差10万。老了老了,又该攒钱喽……”
“怎么突然要拆?”小白换好拖鞋,坐在椅子上,语气里掺着不敢相信。
“嗨,厂里早就有信儿,就是一直没发通知。这不才贴在门口公告栏。”小白妈妈也有不满,坐在另一把椅子上,把桌上的水果盘向小白推了推。
“别的地方拆迁就变富,怎么咱们这儿拆迁还得花钱啊…”小白挑了一颗葡萄,边剥皮边说。
“不知道,厂里的地前些年也卖出去不少,估计这块儿早就安排好了。”说着,小白妈妈叹起气。
“小区里很多都是老人,子女也不怎么回来住,他们能愿意拆吗?没签拆迁补偿协议吧?”小白嘴上问别人,心里想得却是自己的爸妈可能也不愿意搬走。
“是没签,可不愿意有什么法儿啊…”小白妈妈语气很轻松,眼神里却是无奈。
小白得到答案,不再说话。没签拆迁协议都能想办法,好歹她也是个律师了!
小白妈妈并不知道,小白毕业偷偷考了律师资格证,她现在是律所的实习律师。虽然接不到大案子,但凭着努力,跟师傅积累了不少经验知识。像这样对抗拆迁的案子,以她现在的水平来说应该不难,她想试试。
晚饭后,趁着夜色,小白一个人溜达到通告栏,用手机拍下文件,然后回家仔细研究。她房里的灯,亮了一整晚。终于,几经请教和修改后,起草了一份文书,只要小区里有20%以上不同意,并且签了这千言书,那大家都不用搬走了。
小白没说这是自己写的,只说找朋友帮忙的。小白妈妈也没细问,把小白拉进小区业主群。消息发出去了,小白盯着零散的回复,有点儿忐忑。
这是一个国营厂的职工大院,至少三个大院,里面住的也都是退休职工和家属。大部分都是像小白父母这样的老人,习惯了在这生活,对周围环境熟悉。如果拆迁让他们搬出去,过几年还不知道能不能搬回来,别说这些人,就是小白和她同辈人也不能接受。
可小白在律所的这几年,接触过很多类似的当事人,因为年龄大或者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往往不会主动提出内心真实想法,总说“都行、就这样吧”。她担心,小区里的业主也会有所顾忌不肯签字。
好在小区里的大家,颇有点一致对外的团结,一听说有办法不拆迁,纷纷联系小白。再加上小白妈妈的熟人帮忙,签字的事,比预想中顺利多了。
才三天,签字的业主已经远超20%。
小白以为自己瞒得住,但那些有阅历的老人还是识破了。来听小白讲解文书和后续流程,签字的时候感慨:“业务很熟练啊,当律师就是有本事!你看,我就说咱们小白干啥都行!”
小白爸爸在厨房做饭,听不到客厅这边;小白妈妈礼貌地笑笑,眼神不经意闪过小白。另小白意外的是,妈妈并没有追问,也没在饭桌上提这件事。
……
“我想选法律专业!”
“不行,当律师要饿死。”
“而且你这性格,容易被报复。”
“那我去国外当。”
“国外枪支泛滥。”
“就没有别的喜欢的专业吗?”
“那…计算机?”
“这个可以。”
“就报这个吧,有前途!”
……
小白想起高考那年夏天,父母怎么也不同意她学法律。她就只能边学计算机边自学法律,还在心里把法律当成主业。刚刚那业主只听小白讲一遍,就看出是专业的,那爸爸妈妈听了看了好几天,自己在他们面前岂不是……
小白默默吃完饭,“爸、妈,我…”
不等小白想好怎么说,她的爸爸妈妈都看着她:“我们支持你,尽管去做吧!”
一个月后,厂子传来消息,小区不用拆迁了!物业的人也不再挨家挨户走访,市政建设开始着手对小区改造。
又过了半年,小白回家,小区路更宽了,也更多了。再次走到那条小路,已完全铺平整了。她抬起头,跟着小屋屋顶的猫,一个方向,大步向前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