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春联

作者: 绛相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1-05 11:3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九月星空推荐团推荐,本文系首发原创,文责自负!

    母亲常常和我说起她年少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一年之中写春联这几天。

    腊月二十四以后,外姥爷他们早已把家里外头清扫得干干净净,食品站里割来的一块带膘的猪肉已经静静地挂在西屋的房檐下,姥娘给一家人准备的新鞋也缝完了最后一针。停止了一年的劳作,外姥爷拿出了平日不用的提斗大号狼毫笔,往砚台里添上几滴水,母亲则立在外姥爷身边,手里拿了四四方方的墨条,仔仔细细地研墨。

    母亲喜欢写春联的这几天,不只是因为这几天她可以停止编席和劳动,更重要的是这些天还意味着她可以站在外姥爷身边,成为一年之中外姥爷最需要的人。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农村里多数都是文盲,即使识得几个字,也鲜有会写毛笔字的。很多家庭春节写不了春联,就买一幅红纸,裁开了用墨画上一竖就充做春联。

    外姥爷他们村上百户都是一个姓氏的一家人,那些家里没有会写春联的人家就买了纸和墨,来请写得一手好字的外姥爷为他们书写春联。

    接下来的这几天,外姥爷都得立在大桌子前,几乎不停笔地书写下去。

    这个时候,母亲的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她得先根据谁家几扇门,再把纸裁开,分出门芯、框对、横批和斗心,然后在外姥爷书写春联的时候小心翼翼地牵着薄薄的红纸,以方便外姥爷书写。等外姥爷写完这张纸后,她就把写完字的红纸晾在一边,母亲说,那个时候一个屋里铺满了外姥爷的字,她也是凑着这个时候,外姥爷心情特别好的时候,问外姥爷写得是什么?外姥爷则和平时换了一个人似的,耐心地回答母亲的提问,碰巧了还会教母亲识上几个字。

    在母亲的眼中,只有拿起笔杆的外姥爷才显得格外亲切,人也散发出无限的光芒。

    外姥爷一生实在难得有忘却忧愁的时候,只有在写毛笔字的时候,他才能将那些生命中的苦难暂时放在一边,在书法中找回属于自己的乐趣。

    母亲说外姥爷曾经带着年仅12岁的她步行二十多里地去满口买苇子(芦苇)编席。

    那一日外姥爷走到一家卖苇子的人家门前不由驻足,端详起一幅春联。卖苇子的老人看着不时颔首的外姥爷也是好奇。他眼中的外姥爷不过是个灰头土脸的庄稼汉,哪想到外姥爷居然还识得几个字。

    外姥爷说写这副春联的人需有二十年以上的笔力,又说,这书法需要先临摹名家的字帖,碑文,最后才能将一笔一划融会贯通,最后为自己所用,末了,他轻轻说了句,可惜了。

    卖苇子的老人听外姥爷说完,立刻把外姥爷和母亲请进厅堂,沏上一壶茶,仿佛外姥爷是他请来的重要宾客。

    那天母亲和外姥爷被老人家留下吃了一顿饱饭,临走一个(抱)苇子还让了4分钱,母亲每每讲到这里都无比自豪。

    春节那天外姥爷喜欢在村里东逛西逛,看看谁家写得春联如何。他过目成诵,一趟下来,谁家的春联写得是啥都能够背诵下来。

    我的哥哥是从七岁开始练习书法的,他没有字帖,仅凭自己的爱好,无论冬夏,在家中的一方水泥台上用水写字,干了再写,干了再写,一年下来总会写秃好几只毛笔。

    我们家的春联每年都是哥哥写的。临近春节,母亲又准备了红纸,买了墨汁,裁开红纸,她则在一旁默默地为哥哥牵对子。

    如今人们的居所大了,但是代表着春节最浓墨重彩的春联却逐渐被机器打印的五光十色的春联替代了。

    入了腊月,大街上已经开始流光溢彩,到处都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模样。只不过没了手写的春联的春节总让我感觉少了些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中春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xj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