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玉米老师工作手记婚姻育儿
《赢在起跑线的十个习惯》之“十”

《赢在起跑线的十个习惯》之“十”

作者: 玉米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11:32 被阅读60次

    让孩子拥有爱的能力

    ——培养孩子被爱与去爱的习惯

    图片来自网络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爱是一种能力。“爱”这种能力与生俱来,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开始,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爱——父爱和母爱。有关专家认为,人的很多问题其实是因为没有爱的能力所导致,生活中,事业生活顺利的人爱的能力都很强,反之亦然。

    有一天,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华为手机年度温情短片《华为小熊视频》,短片讲述了一名经常出差到各地出诊的医生爸爸,他时时把女儿送给他“爱的礼物”——玩具小熊带在身边。然而爸爸在最后却把这只小熊送给了身患重病、更需要陪伴的小男孩。短片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女儿得知真相后,看着满脸愧疚的爸爸,说:“小熊一定保护他!”广告的最后,整个屏幕只有一句话----让孩子去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过:爱不是只需要投入身心的一种情感,它与人的成熟度相关,如果不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永远得不到满足。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呢?以下几点做法简单而有效。

    一、家庭成员之间要勇于表达爱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还小的时候,很多父母会经常说“宝贝儿,我爱你”,孩子也会乖巧地说 “爸爸妈妈,我爱你”。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温馨的一幕就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再大一点儿,彼此之间连话都少说了。也和大家分享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真实故事吧----

    许多年以前,有一个初中二年级男生,看书时被一幕爱的场景打动了,于是他连夜往十几公里之外的家里赶回,只为了说那一句话:“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这一来把他那天生内敛、不善表达情感的父母吓坏了,安顿好孩子后也连夜赶到孩子所在学校找到老师,确认孩子没事才放心回到家。

    当然,爱不一定非得说“我爱你”才算,所有暖人心窝的话语都是爱的最好表达。另外,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老师在讲书时提到一个观点:“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国外的影片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丈夫回家,先拥抱妻子再拥抱孩子。所以,父母之间相亲相爱,其实就是在引导孩子学会“爱”。

    二、引导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定是心有大爱的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一定是个有责任感的人。比如少年周恩来求学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的伟大抱负;宋代范仲淹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孙中山先生毕生坚持 “三民主义”的信念与理想,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可以这么说,爱和责任相随,爱与成功同行,小爱小成功,大爱大成功。

    说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案例吧——

    2018年4月24——27日,我到敦煌参加了戈壁徒步挑战赛,四天三夜走完108公里,沿途尽是戈壁、滩涂和沙漠,完成的难度不小。加上我从小就没有什么运动细胞,参加这个活动一是觉得好玩,二是因为如果走不动可以申请上救援车放弃比赛。

    火上浇油的是,我几乎每天都遇到可以放弃的状况:参赛前一天,因为去了月牙泉和莫高窟,中暑了,头痛得要裂开;开赛那天,走了一半路程后生理期提前来到;第二天双脚起水泡等等。因为我是队里年纪最大的,所以前两天队长特意安排两个队友照顾我,总算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任务。

    ,由于有队员受伤更需要照顾。所以,我得选择自己照顾自己。我独自一个人走了五六公里后纠结着要不要上救援车时,补给站上遇到一个有几面之缘的10岁小戈友绮绮,提出要和我结伴走,到了嘴边的拒绝话语被小姑娘一脸甜甜的笑容给压了回去。但神奇的是,恰恰是因为时刻记得关注绮绮——提醒她喝水、鼓励她专注赶路、坚持稳步向前、陪她天南海北神聊分散注意力忘掉疲惫等等,反而让我无比轻松地到达了终点。

    我的表现让队友们大跌眼镜,我也奇怪自己怎么突然变成了奥特曼。后来,我明白了,被需要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激发我们潜力,让我们变得强大;同时,它激活了我们内心深处无私的爱,让我们从受爱者转换成施爱者,学会了去爱、去付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受爱”没问题,但缺乏“去爱”的能力。去爱就是这么简单,让自己用于承担责任,慢慢把自己变得强大,就足够了。

    所以,让孩子知道他们也被大人所需要,他们也应该给予大人力所能及的爱,而这种爱很简单,帮爸爸妈妈拿拖鞋、吃饭时摆摆筷子、饭后擦擦桌子等等,都是在承担自己的家庭责任,都是在表达爱。

    三、和孩子一起珍存一切美好的回忆

    生活总是苦乐相随的,让我们记住美好的,忘掉不愉快的,让幸福与我们天天相伴。在幸福中长大的孩子,内心一定是充满爱的。

    有一个故事,我和学生们分享了20几年——

    张三和李四一起外出旅游,一路上,张三总是不断地数落李四。每次数落完毕,李四就在沙地上写:“今天张三骂了我。”有一天,李四不小心扭伤了脚,张三背着他走了一整天。李四找了块石头,在上面刻下一行字:“今天张三背着我走路。”张三不解,问李四为什么前面都写在沙地上,今天却刻在石头上?李四回答:“写在沙地上,风一吹就消失了。刻在石头上,永远都不会消失。你骂我,我很快就忘计了;你对我的好,我希望永世不忘。”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对孩子成长的点滴瞬间都可以随时记录下来。那么,我们应该珍存什么呢?有些年轻的父母以记录孩子的糗事为乐,还无遮无掩地分享到朋友圈,相反,有的父母以记录孩子的成长为主题,孩子的小小进步都在照片视频中一一收录。试想一下,哪一种方式将来能给孩子带来美好的回忆呢?

    四、让孩子尽可能去信任周围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话题,实在说得有点底气不足,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信任。那咱们结合实际,引导孩子充分信任你认为值得信任或者应该信任的人。比如亲人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等等。那么,信任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在2014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上,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表示,在中国所有的社会矛盾中,最大的矛盾是互不信任。他指出:中国人将80%的精力浪费在沟通上了,而真正干活的时间只有20%。

    因为人和人之间的不信任,我们浪费了80%的精力,多么可怕!接下来,我们从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去寻找答案——

    一个杀人犯,为了逃避追捕,躲到了一处深山里帮人种植梨树。后来,他从收音机的电波中认识了一个晚间节目主持人,他记下了女主持人留给听众的短信号码。

    2005年3月的一个黄昏,他给女主持人发了短信:我是个杀人犯,想去自首,你能陪我去吗?以后几天,杀人犯又连续发来了多条短信。从短信中,女主持人知道了他的事:因为他的老婆与人私通,他一怒之下杀死了那个男人,然后仓皇出逃,靠帮别人种梨树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他再一次与主持人提到了去自首的事儿。但要等梨树的第二拨虫药洒过之后就去。因为如果不治了这拨虫,梨树将没有收成,主人就会损失惨重的。主持人哽咽了,这本是一个善良的人啊。

    4月2日上午十点半,女主持人和两位同事在传达室里见到了他。吃过馄饨之后,警察来了,他坦然地把手一伸:“来吧,我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回过头来,又对女主持人说了声:“谢谢你!”

    这是从一档电视访谈里看到的节目,犯人叫袁炳涛,陕西人,女主持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的节目主持人向菲。

    信任,使一个杀人犯完成了从堕落到迈向光明的关键一步。而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却凭着电波里的声音,搭建了一座坦诚沟通的桥梁。

    信任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也许,只是几句坦诚的话语,便能打开一扇紧闭的心门,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让孩子信任他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首先能让孩子充分信任自己。不少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随口答应过后却又以种种借口不予兑现,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和父母慢慢疏远了,而一个对父母都不能信任的人,还能信任谁呢?

    五、让孩子学会善良

    电影《奇迹男孩》是一部闪耀着人道主义光辉的影片,它用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你不知如何选择时,选择尊重、善良与包容,永远不会错。

    故事的起因并不美好,小男孩奥吉一出生就身患恶疾,导致他面目畸形丑陋,医生更断定他活不过三个月,但他却凭着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经过大大小小72次整形手术之后,奥吉终于可以自由呼吸,不用依赖助听器正常生活,但他的脸部仍然极度扭曲,像有人用大钳子把脸部从中间压扁。父母没有放弃他,母亲放弃了事业来陪伴他。一开始奥吉在家和妈妈自学,五年级时开始去公立学校上学,在学校他不断受到同学的嘲讽和歧视,甚至一度要好的朋友也在欺骗他。小男孩儿在亲人的劝说下没有自暴自弃,保持着热情和乐观的心态度,用他的勇敢和沉静的力量,慢慢的改变了周围的人。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同学们的友谊,获得了学校的勋章,成为了一个奇迹。

    这部影片以奥吉的故事为主线,同时展现了奥吉的同学、姐姐、姐姐的闺蜜,姐姐的男友六个少年的叙述视角,通过他们各自的心理活动来表达:善良,是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是,影片告诉我们,拥有善良可以与自己内心的残缺和解,而一个内心善良的人一定拥有爱的能力。

    想起了一个流传颇广的故事《墙上的咖啡》,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洛杉矶附近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厅里,进来一个人,在桌子边坐下。他叫来服务生说:“两杯咖啡,一杯贴墙上。”他点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来,但他却付了两杯的钱。他刚走,服务生就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这时,又进来两个人,点了3杯咖啡,两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贴墙上。他们喝了两杯,付了3杯的钱,然后离开了。服务生又像刚才那样在墙上贴了张纸,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却令人感到新奇和不解。

    几天后,这家咖啡店,进来了一个衣着与这家咖啡店的档次和氛围都极不协调的人,没错,是个穷人,他坐下来,看看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服务生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给他端上咖啡。那人喝完咖啡没结账就走了。此时,真相大白:原来,墙上的咖啡是当地人为穷人免费提供的。

    《赢在起跑线的十个习惯》之“十”

    咖啡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享受任何美好的东西时,也许我们都应该想到别人,有些人也喜欢这样的东西,却无力支付。

    多付款的那杯咖啡叫待用咖啡,你付钱了,但并不知道谁会享用它。这是一个用善良营造美丽的世界。

    我女儿6岁的时候,在天桥上看到了我给她讲过的故事中提到的乞丐。于是,想把钱给他们。我犹豫了一下,什么也没说,给了她几枚硬币,看着她完成心愿后兴奋而激动地跑回来的样子,我庆幸自己没有告诉孩子他们也许是骗子,也许他们手中的钱比我们的还多。

    善良无价。没错,这个社会还有很多黑暗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很好地自我保护的同时做一个善良的人。而一个善良的人正是因为内心拥有足够的爱。心中有爱,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若是人人心中都有爱的能力,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仅仅是一句名言,而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善良。

    希望每个孩子都有爱和被爱的能力,希望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充满爱,希望每一个善良的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图片来自网络

    讲到这里,我们《赢在起跑线的十个习惯》系列讲座也该画上个句号了。让我们再用几句简单的话来作个小结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人的习惯就像电脑的自动执行程序,总以条件反射的速度来解决一个个似曾相识的事件,所以,我们说习惯重要,是因为它总是先于思考行动。好习惯是说不尽的,我们自然也没办法一一列举。从一个未成年儿童来讲,如果能带着我们所讲的这10个好习惯开始人生的征程,一定能成为金字塔型人员结构中塔顶的那一员——积极、高效、友善、自律,令人叹服!

                        -------end-----

    玉米老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坚守一线基础教育24年,期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19年。学校教育,看起来是简单的重复,置身其中,你会发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也会发现“这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些年,我在挫败中成长,在成长中思考,如今回想起来感慨万千。借助简书平台整理分享自己的从教心得,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赢在起跑线的十个习惯》之“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kw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