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时对德国若有似无的观感,到感性地看到这些城市,虽说不如当地华人和留学生来得深切,倒也通过这样的形式加深了脑中对这个国家的印象。而印象越深,想探究更多,从回望的角度,也还想看看这个国家是怎么走到现在,人事如何。
如此这般,对自己也是交代。
大要:
1、晒晒图片,说说感受和感受后了解到的故事。
2、删繁就简、简明扼要地捋捋这个国家的过往。
买了EuroPass,很快就到了柏林,频繁穿梭的地铁,标识得密密麻麻,实在让人找不到北。吃东西也早已习惯欧洲的硬面包就酱。找到住处,一股浓浓工业城市的灰暗迎面而来,也无暇多想,就马上前往了几个目的地。柏林只待两天一夜太少了。
国会大厦,勃兰登堡门
差不多傍晚,网上预购的门票,带着讲解器,就去了国会大厦。接近天台的玻璃穹顶是对游客开放的,我们也迫不及待的就直奔而去。
一边站在高处看着柏林各个方位建筑,像整齐的国际象棋棋盘,方正。听着讲解,一边也在想,脚下站的是曾经希特勒发动战争大本营的中心,“国会纵火案”更是其中标志,而之后苏联红军就是将旗插在这栋楼上。这些过往,都显得德国狂热战争之后平静下的厚重。
这里的夜色着实不错。夜跑肯定舒服。勃兰登堡门就在国会大厦后面,道路还算分明,往游客来的方向就能知道方位。留下诸多照片。心满意足的踏上回程,却偶然听到一段小提琴:在勃兰登堡门空旷地广场下,草垛边站着一位即兴的演奏者,面前打开的大提琴盒,和很多视频里的一样,自顾自地演奏着。对古典乐不甚了了,但也驻足听了很久,悠扬明快,自在徜徉,那也是我第一次给了5欧的大洋。可惜没录下视频,不然可以回味品咂。
柏林墙
同样是墙,曾经在憨读完《大秦帝国》之后,说走就走地冲到了西安,就为古城墙。租上单车绕城一周,东西南北,层次分明,给人很是大气舒爽,明黄明灰城墙的颜色,更像一位硬朗的老者。
柏林墙却大不同。地图上是一条东西走向实线,配合着它艰涩历史,把专程来旧址的旅客们思绪拉得悠长。它不是规整的一跺跺石砖,而是厚长条高高的一排。裸露出的绣铁架,佐上暗黄石墙上形色的涂鸦,配上旁边纪念馆不断重复地柏林墙纪录片,气氛凝重得让人透不过气。
好在看看墙的周围,一面是身后苍郁的小树林,一面是穿梭在小道上的汽车,德国人可谓是恰到好处地处理着这块伤疤。
他们曾经那么疯狂,如今又砥砺奋进得让人惊讶。
慕尼黑
拜仁州的慕尼黑,足球是他们的骄傲。随处都是恣意的人群。观感和柏林大不一样。如此这般,我们第一站就选择了当地的宫廷啤酒屋。点了两扎黑啤,滋味上佳。最关键的是气氛,嘈杂难免,但配上常驻乐队,气氛欢乐异常。和着调子,打着拍子,自然就融入了进去。
Fuson,天鹅堡的所在。曾经德国王室度假休闲的去处,值得一提的是天鹅堡最早是“路德维希二世”的统治所,此人对于政治一窍不通,却是一手设计督造了这座天鹅堡,后来蜚声世界。上帝造人他造物,也是留得一片声名。
去的时候是冬天,皑皑白雪称得周围相当静谧,就算是绝大多数的亚洲游客也显得安静许多。
去德国是2015年底,当时没有比较正式地回顾这段旅程。柏林,慕尼黑,我们挑了这两处城市,说不得周游,却是踏踏实实地感受了一番。
可能不同于马德里,巴黎,巴塞罗那的繁华处让人留恋,柏林给我的印象更是静谧沉稳了许多,也更为收敛,可能是经历了太多。慕尼黑却是另一幅景象,热闹而秩序井然,自在却踏实。
基于这些点,我反而更想看看这个国家是如何走到现在的。
那些过往
我一直都觉得人性是大同的,放在世界哪里都一样。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得过且过,欺善怕强,都是面对同一件事时合理的人性反应。欧洲人,具体下来到德意志人等,又各个不同,以区域分,大体不会超出民族共同的基因演变范畴吧,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浸染,历史重大事件等,才会有如此纷繁的世界。要说谁比谁强,莫须有的事。
严谨或是刻板,精细或是吹毛求疵,彻底或是歇斯底里,甚至段子里瑞士人对德国人粗鄙的嘲讽,或多或少能反应一些问题。
做好准备,开始发功了
德国人的祖先是日耳曼人,最早从北欧迁徙到现今德国地区,是当时出了名的蛮族,占领了一片山水后,与当时的罗马人对峙。然而日耳曼人仅只是一个总称,好像广东人还包含了客家人,闽南人一样,日耳曼还分为了法兰克,盎格鲁和哥特人。
红色那趴就是其中一支的法兰克人在罗马帝国日落西山之时,抢夺地盘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后来子孙迭代,法兰克王国分成了中东西三国。尽管如此,欧洲大陆之前是罗马人和他们的基督教说了算。法兰克王国的领袖奥托便趁着国家势力强大威胁教皇建立了后世存在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以存续他们作为外来人种的统治。后来法国文豪伏尔泰评论这个神圣罗马帝国的评价“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是帝国”:日耳曼本是蛮族人,对罗马的文明一直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而且国家分为众多小诸侯国,纷争不断,群雄割据,很难说是统一的存在。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拿破仑的出现。
神圣罗马帝国拿破仑战争使“帝国”的诸多候国无暇争夺,联合各国统一组成反法同盟,在反复的战争并最后打败拿破仑后,神圣罗马帝国又卷土重来,却改名成立了德意志联邦。然而联邦也还是有很多成员国心怀鬼胎。要说历史总被人物加速推动这话是有道理的,当时的普鲁士王国选定了宰相奥托·冯·俾斯麦,辅佐国王掌管国家大小事务。众所周知,俾斯麦奉行铁血政策,铁为发展军事,血为必须通过流血,两者合一达到统一的目的。十年之内,铁血宰相俾斯麦发动战争各处征伐,各种意义上都统一了德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请忽略水印...统一后的德意志人通过融合,便是如今德国人的前身。居安而思危,德意志帝国地处各国中部,左右支拙,种种原因,德国走上了发展军国主义,在抢夺殖民地的时期错失了很多时机,伴随着称霸的野心,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无须赘述。
后来同盟国战胜,给当时的德国带来了许多不平等的合约,肆意攫取胜利果实。这时希特勒便趁着德国人民的不满趁势而起,却一步步带领德国走向法西斯。不再话下。
柏林墙推到,东西德融合,德国又以惊人的速度引领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发展。成为如今我们所知的国家。
“过往”一节有所参照,特此说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