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多转为保守派,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展开论战。保守派还是力主君主立宪,提出“革命亡国”论。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保守派的领导者。梁启超在政治大方向的把握虽不够准确,然其思想中有很多不乏洞见。
梁启超少时,久负“神童”之誉。十二岁秀才,十七岁举人,也是饱读诗书了。后成为康有为弟子后,紧跟康有为走上维新运动的道路。变法失败后,于日本创办《新民丛报》,与同盟会展开论战,宣扬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与蔡鍔一起发动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25年,到清华大学主持国学院。1929年,病逝北京。
西方哲学的传入,当时思想界最是流行“唯心”、“唯物”的言论,而梁启超以为真理不能用“唯”字表现。在心物关系上,梁启超认为心对物具有创造作用,物对心具有制约作用,心与物必须“相应”。梁启超企图综合不同的哲学倾向,但对心力的强调,主要还是倾向了唯心论。
认识论上,梁启超继承了传统的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来自于人心的主观感受,“其分别不在物而在我”。也强调后天的学习,重视办教育,立学校,尤其是师范学校,兴办女学。认为中国历数千载,而实际上读书的人很少,把中国的衰弱看成是“由于教之未善”。
历史观上,反对旧史学,倡导“新史学”。旧史学指旧的历史学家将历史写成“帝王将相的家谱”和“墓志铭”,这便是只知朝廷、个人,而不知国家和群体了。然而,梁启超是主张英雄史观的。在英雄与时势的关系上,梁启超将英雄分两类:造时势的英雄和时势所造的英雄。造时势之英雄极少,只孔子和康有为二人。将英雄看做是超越于某个个体的存在。
梁启超的绝大数著作都是针对现实中的政治和思想问题的,很少作纯哲学性的思考。新民论是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时的一个思想总汇。其中较重要的首先是公德和私德的讨论。公德,指促进群体凝聚力的道德价值观;私德,指有助于个人道德完善的道德价值观。一个群体的总体素质最终取决于该群体个别成员的素质。梁启超认为,私德不只是个人问题,而在于有助于群体的集体利益。梁启超注重进化道德观,认为各种道德价值随历史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据经验观察,得出人类历史上公德一般比私德经受更多的变化。而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发展中只局限在私德领域,提出中国目前最需要公德或民德。
接受西方的民主主义,其核心在于公民的权力和自由。梁启超在这个问题上采取的是折衷主义态度。倡导卢梭的民权思想,认为其学说是矫正中国人奴性最有效的办法,后随与西方著作的深入了解,感觉到自然权力说的危险性。1901年,提醒自然权力思想助长无政府主义的危险后果,并因此破坏秩序和稳定。对于个人自由,梁启超从克己意义上理解,“团体自由者,个人自由之积”。总的来说,梁启超是以“新民”,即新的公民为基础构架理想的集体主义。
“新民说”与他的良知观密切关联。十分推崇王阳明的良知说,其政治上主张“开明专制”,反对革命排满。还将王阳明的良知说与康德的思想结合,赞赏康德的意志自由论,即“真我”、“良知”。认为服从“良心之自由”,才是“真自由”。事实上,也是赋予道德的责任。
无论是历史结果还是更科学的理论指导,证明革命在中国的必要性。然对于当时正处于各种混乱的中国来说,该走什么道路,大部分人总是迷惘和充满怀疑的。其中梁启超面对中西、古今的各种理论,表现的是一种折中主义,综合、矛盾。在很须待解决的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观点,可能会引起一种混乱,也是中山先生直接批评的一点。但其“中庸之道”,怀疑精神,以及一些国家“民生”问题上,都有具特色的发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