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金色梧桐陆子的国学课堂
读史明智:从太史公自序中学写文章的方法

读史明智:从太史公自序中学写文章的方法

作者: 逆熵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1-06-18 06:35 被阅读0次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简单记述了自己的家族史,交代了写《史记》的起因,材料来源,罗列了篇目的大纲,算是写作的一个序言或者后记。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一些作文方法。

    01 家族传承对写作影响巨大

    周宣王时,司马氏开始世代掌管周史。在周惠王和周襄王之间,司马氏离开周王室到晋国去。晋国中军将军随会逃奔到秦国时,司马氏也迁居少梁邑。中间虽然间隔了几代人没做史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开始担任太史公。

    司马谈跟唐都学习天文,跟杨何学习《易经》,跟黄生学习道家学说。太史公做官时间在汉武帝建元至元封年间。他怕学者不能通晓诸家学说的原意,而学习了错误的东西,于是就论述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各自长处。认为阴阳家学说中,对四时运行的大顺序,是不可能遗弃丢失的。儒家精华在于,制定排列君臣父子的身份及相应的礼节,夫妇长幼的区别及次序。墨家的长处,加强生产和节约费用,则是人人富裕,家家丰足的最佳途径。认为“法家严酷而少恩德。”,提出的可以借鉴的“尊崇君王,使大臣卑下,使职分明确而不相互逾越”的主张。名家精华在于,规定了概念,考察实际,错综比较验证。

    道家提倡“无为”和“无不为,”,认为道家的主张容易执行,以顺乎自然为办理原则。事没有固定不变之势,物有固定不变之形,所以能察万事万物的情状。不被物推于前,不被物牵于后,所以能成为万物的主宰。有法而无一成不变之法,顺因时事而成就其业;有度而无一成不变之度,顺因事物而与其相合。所以说:“圣人不朽的原因,至于坚守顺时变化的规律。虚无是道的常规,因循是君主的治世纲领。”

    汉武帝开始建立汉朝的封禅制度时,作为太史公的司马谈被滞留在周南,不能参与其事,所以气愤将死。司马迁适逢出使归来,在黄河洛河之间拜见了父亲。司马谈握着司马迁的手哭着说:“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夏之世便显扬功名,职掌天文之事。后世衰落,今天会断绝在我手里吗?你继做太史,就接续了我们祖先的事业。现在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在泰山封禅,而我不能随行,这是命啊!我死后,你必定为太史;做太史后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著述啊。认为汉朝兴起,海内统一,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我作为太史都未能予以论评载录,断绝了天下的修史传统,对此我甚感惶恐,你可要记在心上啊!”司马迁低头流泪说:“儿子虽然驽笨,但我会详细编纂先人所整理的史实古事,不敢有缺。”

    史学世家,特别父亲司马谈作为太史公,让司马迁从小受到了不少家庭熏陶。司马谈对六家学说精通,影响了司马迁的史学观。司马谈临终的遗言,坚定了司马迁成为史官,完成父辈们夙愿的志向。当然家庭中藏书和史料也是司马迁写史资料库。

    02  个人游历和档案文献是写作重要源泉

    司马迁生于龙门,在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过着耕牧生活。年仅十岁便已习诵古文。二十岁南游江、淮地区,登会稽山,探察禹穴,观览九嶷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讲学于齐、鲁两地的都会,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于是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往南经略邛、笮、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

    司马谈去世三年后司马迁任太史令,缀集历史书籍及国家收藏的档案文献。司马迁任太史令五年正当汉太初元年,十一月初一甲子,节气为冬至,历法更改,开始用太初历,在明堂向诸侯颁布。

    从自序中,看出司马迁成为太史公前,四处游学,当了小官后也是四海为家。这些经历,让司马迁后期写作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同时作为史官,有机会博览国家档案文献,这些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资料来源。

    03 强烈使命感是写作动力

    司马迁说:“先人说过:‘自周公死后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死后到现在五百年,有能继承盛世,辨正《易传》,接续《春秋》,遵奉《诗》《书》《礼》《乐》精义的人吗?’他的用意就在于此吧!我又怎敢推辞呢。”

    壶遂说:“孔子时候,上面没有圣明君主,下面自己得不到任用,所以撰写《春秋》,留下空文,其裁断礼义,当作帝王的法典。现在先生上遇圣明天子,下能当官供职,万事具备,全部各得其所,您的撰述是想要阐明什么呢?”司马迁回答说:“不对。汉兴以来,至当今英明天子,获见符瑞,泰山封禅,改订历法,变换服色,受命于天,恩泽流布,海外异俗之国纷纷辗转翻译并前来边关,请求进献朝见的不可胜数。臣下百官竭力颂扬天子的功德,仍不能完全表达出心意。再说士人贤能而不被任用,是国君的耻辱;君主明圣而功德不能广泛传扬,是官员的罪过。况且我曾担任太史令的职务,若弃置明主圣德而不予记载,埋没功臣、世家、贤大夫的功业不记述,忘却先父遗言,罪过就实在太大了。我所记的旧事,只不过整理了世代所传,并非所谓创作,而您拿它与《春秋》相比,那就错了。”于是开始论述编次所得文献和材料。

    在司马迁自述和回答壶遂问题中,司马迁表达了自己接续《春秋》写史的志向,同时也表明自己只是如实地记录历史,而不是创作,显示与孔子区别,从中看到司马迁写作史学的原则。

    04 遭受挫折激发了写作激情

    司马迁开始整理史学资料七年后,遭逢李陵之祸,被囚禁狱中。于是叹息道:“这是我的罪过啊!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残毁没有用了。”退而深思道:“《诗》《书》含义隐微而言辞简约,是作者想要表达他们的心志和情绪。从前周文王被拘禁羑里,推演了《周易》;孔子遭遇陈蔡的困厄,作有《春秋》;屈原被放逐,著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才编撰了《国语》,孙子的腿受了膑刑,却论述兵法;吕不韦被贬徙蜀郡,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被囚禁在秦国,才写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抒发愤懑而作的。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郁闷忧愁,理想主张不得实现,因而追述往事,考虑未来。”于是终于下定决心记述陶唐以来直到武帝获麟那一年的历史,而从黄帝开始写起。完成了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虽然有人认为司马迁是受宫刑后,愤而作《史记》,其实这个事件只是激发了司马迁写作激情,而并非主要原因。不过,正是这种受辱后的激情,让司马迁文里行间饱含了感情,成就了“史家之绝唱”地位,写作有时需要激情的力量。

    读史明智,司马迁《自序》内容丰富,值得细读细思,作为写作爱好者,我们既能学到司马迁的思想脉络,写作的力量源泉,同时还能找到写作方法——收集素材、理清脉络、列出大纲。你学会了吗?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动手去写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明智:从太史公自序中学写文章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rh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