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

作者: 自在_安然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8:55 被阅读3次

    老公是一名资深程序员,他对自己的头发爱护有加,定期去理发店做养发护理,用优质洗发水洗头,尽管这样,他的头发还是越来越珍稀,额头越来越亮。他尝试过很多生发偏方,依旧无法阻止一根根黑发的掉落,无法催生那光亮的头皮上幼绒绒的毛发长粗长长。

    去年婆婆在网上看到一个生发偏方,用柏树汁液洗头,坚持一年会有生发效果。很快婆婆和老公在郊区的田间地头寻到了不少柏枝,回到家婆婆把柏枝泡在白酒中,每天晚上用柏枝汁液给老公洗头。坚持到三个月的时候,老公觉得有效果,头发掉的少了,幼发有长出的希望。于是认定这个偏方能治好自己的脱发,继续使用柏枝汁液洗头,到第六个月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婆婆发现寻回来的柏枝是假的,而是一种松树的枝,和柏枝很像,自此老公不再使用柏枝洗头。

    在这件事情中,老公认为柏枝汁液生发有效果,并不是基于真的长出来了头发,黑发掉少了,而是一种自我感觉,一种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是指无论疗法是否包含了有效成分,人们都倾向于报告任何疗法都对他们有效。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催生了许多关于疗效的见证叙述,致使对一种心理(或医学) 疗法效果的证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原因就在于,无论治疗手段是什么,安慰剂效应都会使人们提出证实其疗效的个人见证。

    安慰剂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孩子参加早教真的益智吗?那些参加早教的孩子真的比不参加早教的孩子更聪明吗?这些都没有明确答案,但是参加早教的家长倾向于认为早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益。还有保健品的疗效也备受质疑,很多退休的老年人热衷于服用保健品调养身体,有效果吗?可能也只有服用的人会感觉有效果而已。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存在,聪明的保健品商家利用这一点抓住了商机,这些年那些耳熟能详的保健品畅销不衰。

    警惕安慰剂效应,对于没有疗效或疗效一般的方案,人们都倾向于认为有效果或效果更好,这是一种心理暗示,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它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事情的真实判断和决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慰剂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xs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