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把邻居家自制的铣床床借了来,割柿子表面的那层皮,这可是让柿子转变成为柿饼的第项工序。
把柿子的底部插在铣床的三个小叉子上给固定住,左手里握着一个小刀子,小刀子用一块小木头一块小铁片弄成的。把手中的小刀按在柿子上,右手握着铣床上把转动,柿子的皮就被割下了。就像割苹果皮差不多,技术好的割的柿子皮又长又细。不会割的柿子皮有粗有细,而且在割的过程中柿子皮还容易断掉。割下来的柿子皮可不能扔了,留着最后一道工序用的。
第二个环节就是晾晒:地上用石头磊四个小石柱子,弄两根粗点的长木横在石柱上,把高粱秸秆穿成的箔放在长木上铺展开,把去了皮的柿子摆在上面晾晒有利于通风,能更好的让柿子里的水分蒸发掉。再晾晒个两三天,柿子里的水分被蒸发掉一些,柿子的表面就变成黑红色的了,柿子就变软了,用手捏柿子让它变得软一点,不能太过于用力,不然里面的糊糊就露出来了。再晾晒两天,里面的水分被蒸发掉一部分了,再用手捏柿子,连续捏这么好几次,直到把柿子捏成月饼一般大为止。让柿子变成柿饼的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若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连阴雨的话,就会发霉坏掉的,所以天气是成功的关键。等柿饼里的水分全部被蒸发掉后,就可以把它储存起来,柿子的皮在盖上。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到了寒冬气温比较冷的早上,把柿饼放在外面凉一凉在储存来,在把柿子皮盖上,过几天后柿饼的表面就会出现一层类似霜的白色东西,那是柿饼里出来的糖分。表面的白色越白,说明柿饼的品质优良,就能卖上好的价钱。货靠一张皮,品质不好的话,自然就卖不上价格。柿饼这东西到了腊月天,集市上才有贩子收购。
制作柿饼所有过程听上去很简单,其实弄起来起来特别的复杂。这是一种传统制作柿饼的方法,这中制作方法至今无法用别的办法来代替。
柿饼也是我们沂蒙山区的一种特产,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特别特别的好吃。吃起来和那种用卡拉胶制作的那种软糖差不多,不过比软糖细柔,它有一种很特别的甜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