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鹃
近日,我在简书碰到一位昵称为“感知主义者”的哲学爱好者,他约莫是为老先生。先生酷爱思考,更是写了皇皇几十万言文字。经过认真阅读他的文字,我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在征得他同意的前提下,现公开供大家交流。
以感知主义者《这个世界到底为了什么?》一文为例,逐句对照、逐句梳理。一段作者原文、一段个人看法。黑体括号内为原文,原文顺序未变。时间有限、精力不逮,就梳理这么多吧。(就这么一次,以后不再发类似文字)
【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自在地运行着客观事物,这几乎成为人的常识:客观世界,一个可以完全与你无关的世界。】
就我理解,先生是想表达“日常中,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观念”。具体有三层意思:一是人具有主观意识,二是客观世界实存(实实在在存在),三是客观世界可以“完全与你无关”。
如果说,前两点算是人们的共识,但第三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成立的:因为,客观世界与任何人都息息相关。理由至少有二,一是没有客观世界,也就没有人,人必然与客观世界有关;二是即便一些,我们看不见、触不着、相隔很远的客观事物,也与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人们不用静止地、孤立的眼光看问题,就能充分理解到这一点。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亚马逊的蝴蝶效应”。
【为了与这世界有关,你出生,感知存在,生成意识,认识事物,建立世界观......小心翼翼, 诚惶诚恐,因为你对世界总是不完全认识,而且无法证明你已有的认识是正确的和不会改变的。】
我们必须指出:人的“出生”不是“为了”与这个世界有关(与世界有关,不是人类出生的“目的”),恰恰相反,因为人的出生,世界才能与我们有关(与世界有关,是人类出生的天然结果)。
进一步而言“感知存在,生成意识,认识事物,建立世界观”,都为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人自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为了与“世界建立联系”。
举例而言,我们为了成为一个出色的、有作为的人,才去培养自己的感知、丰饶自己的心灵、训练自己的意识、去了解洞察事物,进而建立“为人处世”的世界观。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才人的目的。与世界的关系,只是我们“成为自己”的一种客观联系、客观基础,不是目的。
同时,先生也表达了:人类的“认识有限、认识有错、认识易变”,所以我们总是“小心翼翼, 诚惶诚恐”。这句话,我是认可的。
综上,先生的文字表述,之所以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出现“误解”,认为人是为了“与世界有关”而去感知、发展。我觉得,正是因为他的文字,首先把“客观世界”看成是脱离人的、孤立的。那么,人要与孤立的世界建立联系,只能靠人的“主观意识”,也就出现了“为了”一说。
【更糟糕的是,你对自己本身的认识更不完全,因为没有一种可靠的方法让你能认识到自己。在不明究里的客观世界里,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都为双盲,这样的生存迷茫必然构成人的巨大困境。】
先生有一点是正确的:人对自身的认识确实是“不完全的”,人的对世界的认识也是“盲人摸象式的”“一知半解的”。
但从逻辑的严谨性来看:正确的前提,不一定能够得出绝对正确的、必然的答案,甚至有可能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
这段话就是如此,人对自身和世界的“不完全知晓”,不一定会对人的生存构成“巨大困境”。换言之,人不需要完全知晓、洞悉自身和世界,也能过上比较幸福的生活。正如,我们不需要完全搞清楚“烧菜这种行为”,是如何改变“食材的水分、分子结构、营养价值”的,也能做出一道好吃、有营养的美味。
甚至有种说法,人们最困惑、最感到困境的,是与生存“最紧要、最密切、最眼前”的事情,而不是宇宙苍生等等的终极问题、大问题、开放问题。
【而且,人别无去处,除了这个与你的意志无关的客观世界,人不可能选择另外的生存,于是,人只能依从客观世界的自然法则,建立起服从于客观规律的行为秩序。】
人确实“别无可去”,但客观世界不会与意志无关,恰恰是,人的意志与客观世界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意志这个概念很复杂,一般而言,是指人的“渴求”“心造作”的状态或活动(英文:will,想要、将)。如果意志与客观世界无关,意志也就失去了“意志的客观对象”,进一步而言“意志”如何实现呢、在哪实现呢?
另外,人确实只能依从客观世界的自然法则,但“建立起服从于客观规律的行为秩序”的表述却大有问题: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人的行为无法脱离客观规律,但人的“行为秩序”,绝不是为了“服从于”客观规律而建立的。人的行为秩序,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与进步”。
要知道,“依据什么”是指“人要怎么样,不能怎么样”,而“服从于什么”则是指人“为了什么,出于什么目的”。这两者的差别,一目了然,不能混为一谈。
【人又在认可客观存在的前提下,以主观意志来改造客观世界。人与客观世界之间,是认识、依从、改造的关系,当人的意志与行为不符合或违背客观存在的自身要求时,人与客观自在的对峙与冲突就在所难免。】
这段话,原则上没错!但有两点需要指出,第一,“客观存在的自身要求”是指什么,难道“客观的自然界”也有自身的要求、目的,甚至意识?难道客观世界有自身的“主观意识”,那么世界还是“客观的”吗?第二,更重要的是,往往是人类根据我们的自身要求和目的,在改造世界。人才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当然,我们的改造活动,不符合自然规律,也会受到客观世界的客观惩罚,但这种惩罚,是规律性的、无意识的、无目的的。
图/网络【问题是:人并不真正了解客观的自身要求及运行规律,而迷一样存在的客观是不可冒犯的,人已经吃尽了与客观冲突带来的苦头。】
“人已经吃尽了与客观冲突带来的苦头”,恰恰说明,人一直在“冒犯”自然界。
【客观存在成为人难以承受的压迫,也成为物质第一性观念及唯物主义思想和拜物主义的来由,人臣服于物质,并将物质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
到底“客观存在”是压迫,还是“对客观存在的冒犯、和客观存在对人类的惩罚”是压迫?先生在文字表述中,可能没有写清楚。
就算“客观存在对人造成了压力——得出了物质第一性的结论——出现了唯物主义”,但“拜物主义”的“黑锅”,我想客观世界和“物质第一性”是不会背的。
进一步,最重要的误解,可能在于:人臣服于物质。从人类实践来看,人永远不想、也不甘于、更不会“臣服于物质”,相反是人类在不断“征服物质”。
最后,将“物质置于至高地位”,恐怕只有先生文字中所谓的“拜物主义者”吧,这不是所有人类的生存现状(唯心主义者,感觉自己被冷落了;信上帝者,感觉有人可能在诋毁他们的神)。
退一万步讲:人类臣服于物质的状态,至多只是阶段性的、暂时的、部分的,而不是永恒的、绝对的、全部的。
【事实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反映了人的所在立场以及人的自身定位,也决定了人在客观世界中将遭遇什么性质和什么范围的问题。】
这句话是对的,一般而言,“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内容,人如何思考生活、领会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也就会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所以,先生的文字中,首先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世界,又把世界看作是自身有目的、有自我要求的世界,所以他文字表达了一种所谓的“感知主义”。
(以上仅个人观点,供参考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