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妹妹半岁的时候,妈妈就将我们送回了爷爷奶奶的家,只逢年过节回来陪陪我们,平时很难见到她的身影。
爸爸相对来说回来的较多一点,但是也仅限于给我们带来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很少陪我和妹妹游戏呀聊天呀,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时间长了,我和妹妹也习惯了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渐渐淡忘了爸爸妈妈的存在,他们回不回来,我们都不再惦记。
只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失落,尽管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比别的小孩好。但是我和妹妹不快乐,特别是看别的小孩都跟爸爸妈妈住在一起,躺在爸爸妈妈怀里,或者拽着他们的手撒娇的时候,那种快乐和幸福,使我和妹妹常常黯然伤神。
有时候和小朋友们打架了,他们一句‘你爸妈不要你们了,’就能把我们打败,让我们嚎淘大哭起来。
我常常问爷爷奶奶‘我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让我们和他们住在一起呢?’爷爷奶奶只是摇头叹气,一句话都不说。
六岁的时候,因为要上学了,爸爸妈妈才把我们接到身边。只是,我们之间很生疏。没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那种亲昵与幸福。他们就像履行义务一样,只管给我们吃饱喝足就好。
后来,陈晓随他爸来到了乡政府。因为陈晓还小,她爸爸又经常出差。妈妈便热心地担负起照顾她的任务,吃住都在我们家。
陈晓的到来,让我惊奇的发现,妈妈对她比对我和妹妹还温柔还细心。每天早上起来给她梳漂亮的头发,穿漂亮的衣服,把她打扮得像小公主一样。妹妹常常嫉妒地哭了,妈妈偶尔会敷衍一下妹妹,妹妹便很知足地笑了。
爸爸为这事偷偷和妈妈吵架,说妈妈爱屋及乌。妈妈却说爸爸小心眼,没事找事。”
汤小木讲到这里的时候,眼光有些暗淡。随后他又弯腰捡起一颗石子,扔到树顶上。拍拍手说:“以后我若结婚了,不管工作多忙,生活多苦,都要陪在孩子身边,给他全身心的陪伴,那种被父母遗弃的感觉,我绝不让我的孩子去承受。”
汤小木的话,像一束光,在我心里某个角落闪了闪。
我笑着说:“你才多大,就想到结婚的事。”
汤小木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哦!是的哈,有点扯远了。”
我无法理解汤小木的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对陈晓比对自己的孩子还好。因为在我的心中,这世界上对我最好的就是爸爸妈妈了。他们可以无条件地对我和弟弟好,哪怕我们要天上的星星,如果能摘下来,相信他们也愿意去摘。
汤小木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有一次,陈晓不小心犯病了,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当时爸爸不在家,妈妈吓坏了,眼泪都流出来了。我和妹妹也吓坏了,跑到房间躲起来。妈妈抱着陈晓又是哭又是掐的,直到陈晓清醒过来。醒过来的陈晓痴痴呆呆的,又无助又憔悴,很是可怜。
后来,妈妈偷偷告诉我和妹妹,说陈晓有病,叫我们以后多多爱她关心她,她就会很少发病了。我和妹妹亲眼目睹了陈晓发病时的症状,从心里同情她,也接纳了她。”
我不禁对汤小木刮目相看了。陈晓抢了他的母爱,他不仅没有恨陈晓,反而就这么轻易接纳了她,一定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