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指导,少一些指责

作者: 乡村追梦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21:50 被阅读3次

有一次周末,孩子拿着跳跃球相互比赛,玩的非常高兴。天黑了,孩子们带着还未玩尽性的遗憾回家。孩子们洗完手,我倒洗完的水。在旁边的房子门前放着红色的跳跃球。我很生气,回到房子开始质问孩子,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为什么还有红色的跳跃球在外边?孩子低着头,知道犯了错误。

我心中生气的原因,是我要求玩具玩后要放到原来的位置。孩子违背了我的意愿。生气的目的并不是解决孩子不收拾玩具,而是威严受到挑战。玩具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认识到生气的根本目的,内心瞬间没有了火气。我还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这是大人没有收拾东西,我会用什么语气和态度去提醒?我会怎么做?也许,我回收拾好东西,友好的提醒没有把东西收拾。绝对不会生气。这个问题,反应出从思想上并没有平等对得孩子,始终把孩子做为一个附属品,随意发泄着情绪。看来,平等对待孩子是一个空话,是在我们所谓家长权威不受挑战的情况下,才会有平等。

后来,孩子们说起没有收拾跳跃球的事件。她们说,当时这个红色的跳跃球是妈妈玩。她们一直用另一个一直玩。玩的高兴,忘记了红色的跳跃球。这是责任分散,谁也没有放到心上。孩子感到委屈,明明是妈妈玩的,她没有拿回来,让她们挨批评。妈妈认为,她玩结束后,两个小孩还在玩,就放在原地。这种责任分散,容易出现玩具或物品没有人收拾。这个事情经验教训就是,不要相互靠责任,用完一定要打招呼,把责任传递给别人。每次结束后,一定检查自己物品收回没有,有没有遗失?每个人对自己的物品负责。

从孩子角度看,玩具到处乱放,这是他们的天性,是注意力发生改变的有力证据。面对乱放的玩具,不要生气。而是把孩子领上,告诉孩子,玩具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我们现在一起来摆放。可能,有的家长可以坚持一两次,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把玩具该放到什么位置?次数一多,就会把这个问题上升到孩子的品格问题,给孩子贴上各种负面的标签。甚至会有这个问题延升到孩子的一生,恐惧这样以后怎样生活?问题被无限扩大。问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不收拾,乱摆放,而是品格。家长会采取升级的惩罚措施,而且始终担心孩子不长记性。家长会有意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不收拾,乱放东西这个问题上。越关注,发现问题越多。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只有打断一个链接,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乱摆放,不收拾,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问题,我们没有必要给孩子贴标签,上纲上线的解决问题。发现了问题,和孩子一起去做。做的过程,不仅教会孩子做的方法,也让孩子知道家长关注的是问题的解决。对事不对人。

相关文章

  • 多点指导,少一些指责

    有一次周末,孩子拿着跳跃球相互比赛,玩的非常高兴。天黑了,孩子们带着还未玩尽性的遗憾回家。孩子们洗完手,我倒洗完的...

  • 我们应当

    我们应当. 少一些闲话,多一些赞主,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表扬 少一些背谈,多一些忠言,少一些愁容,多一些微笑; 少一...

  • 我们应当

    我们应当 少一些闲话,多一些赞主,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表扬 少一些背谈,多一些忠言,少一些愁容,多一些微笑; 少一些...

  • 多一些,少一些

    多一些理解,就会少一些纷争 多一些欣赏,就会少一些冷漠 多一些肯定,就会少一些指责 多一些忍耐,就会少一些焦躁 多...

  • 当孩子说“我不行、我不敢”时怎么办?

    当孩子说“我不行、我不敢”时,请多一些看见,少一些评判;多一些等待,少一些强迫;多一些温暖,少一些指责。 1.看见...

  • 【品格教育】直播收获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言即少一些唠叨,少一些指责,少一些说教。语言里有价值观有心性有思维方式,用林院...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还是和原图差别很大,求各位大神指导指导,因为重来没有学过画画,希望多点建议与指导。????

  • 换位思考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放过别人就等于放过自己。 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争执指责,多一些宽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 ...

  • 于人有恩莫念

    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争执指责。多一些观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与...

  • 少乱想,多点行动

    最近一直在看彪悍一只猫的文,深受鼓舞,也有很多共鸣的地方,一直就觉得自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想太多,做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点指导,少一些指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kf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