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吴相对论。孤独的农二代》这一期节目里,吴伯凡说:
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一个比较健康的心态的话,一定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突然从别人都在关注你,到谁都不关注你,你成为所有人当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实际上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叫生命的苦恼意识。在十二三岁,十四五岁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原来并不是爸妈他们管得了的。小的时候还觉得,这个世界爸妈是管得了的,跟谁打架了,爸妈出面,爷爷奶奶出面。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只在一个极小的空间里可以做主,稍微越出这个世界,谁也坐不了主。如果他能够认清这样的形势,调整自己的心态,他就会比较健康的,相对快乐地进入社会。如果没有完成这个阶段,老是停留在幻觉中,他就会一辈子处于一种很纠结的状态。如果你经历过,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吧它作为一个起点来重建自己的尊严,相当于你的人生的第二次出生。当你在生理上进入第二性征的青春期,你的心理上也应该进入了第二次出生的这种状态。这个时候你就会比较现实的去面对社会,不至于因为这个世界不再是父母给你营造的那个世界的放大版,而感到极度苦恼甚至绝望。
吴伯凡先生说的这个生命苦恼意识,非常重要。,中学生为什么那么躁动?就是因为他们感觉世界变诡异了,不是他爸爸妈妈能够掌控的世界了,换句话说,他从“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状态一下子跑到了野外,需要他独立判断,独立生存了。有句歌词说,“梦已经醒来,心不必害怕”,就是这个意思。你要成为大人了,要负人生的责任了。这时候特别需要勇气,也特别需要现实感。这个时候家长和教师千万不要再包办代替了,否则孩子“梦无法醒来”,会养成永久性依赖。拼爹的孩子,啃老族,就是这么形成的。这个时候家长和教师千万也不要轻易打击他们,要小心地呵护他们的勇气,耐心的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否则他们虽然“梦已经醒来”而“心却却在害怕”,这样弄不好会造成一辈子的自卑。如此看来,中学生的心理其实是非常孤独和脆弱的,甚至比小学生还要脆弱(小学生感觉有依靠)。于是你就明白中学生为什么那么热衷于交往和追星了,那都是安全感的需要。家长和教师能透过中学生表面张狂的逆反现象看到他们“生命苦恼意识”的虚弱本质吗?能给孩子“第二次出生”提供帮助而不干扰它吗?这是对每一位家长和中学教师的考验。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出那些满脑子走势考试分数,对孩子的心理变化麻木不仁的教师和家长是多么不懂教育了,这种人嘴里也会喊“育人为本”,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读后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也是一种必然,一种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从更多的服从意识到独立意识的转变。其实对于这种心理过渡的调节,每个人的情况可能都会不太一样,欧美日韩等等发达国家,从小就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挑战自我的意识,所以他们的孩子可能在面对青春期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的恐惧这样的心态。而在我们当前的家庭教育的一般情况下,由于对孩子们的过度关心,其实是不太利于孩子们去调节“第二次出生”的这种心理变化的。
回想一下我的个人经历,独生子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包办的太多,可能直到读大学以后,都还没有完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都还没有做好适应走上社会的准备工作。而直到工作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相对比较困惑和担忧的,也是一种锻炼和积累了。也许从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应该是从担任班主任工作,还有结婚生子以后,经历了一些需要自己去独立完成的事情之后,这种适应的心态才慢慢的建立和成熟起来。然后,再到最近几年的学习和阅读,逐步才建立了对社会,对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各个方面的比较完整的看法。俗话说“四十而不惑”,我还卡在这个时间段,所以我算是十分晚熟的人了。在那么长的时间内,主要是随波逐流,受父母和他人的影响,而内在的意识形态的成熟的过程却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我不想过多的去评价我的过往,因为很多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确实是不由自主的,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觉得一旦当你看清楚了很多事情和问题之后,你在不断的自我成长和成熟之后,需要做出独立判断之后,就必须独自上场,坚持一些原则,需要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的学习,思考,尝试和实践。也就是说要有一种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考意识。
所以从本文论述的观点,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父母,需要认清楚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探险的精神。这样可以为他们的经历青春期的“第二次出生”做好一些铺垫。而我所带的这几届学生的情况来看,可能没能处理好“生命苦恼”意识的学生是多数的,所以能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习惯上反映出来。当然也有一些“早熟”的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的原因,更早的迫使自己独立起来,这种被动的“早熟”其实也不算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也有一定的问题。而真正比较好的适应这种变化的孩子可能就比较稀少了,这个还是与家庭教育有比较大的关系,如果是向李镇西老师和尹建莉老师那样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又有教育智慧的家长,是比较容易引导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的。
这里;聊一个题外话,关于电视剧的选择问题,在网络比较发达的当下。我这个算是“电视剧迷”,从国产电视剧,到韩剧,再到美剧,可能也算是一种认知升级的过程吧。自我感觉所看过的一些美剧确实还是不错的,美剧比起那些国产的神剧,生活剧还是要更精彩,更烧脑,更有吸引力一些吧。依稀还记得看过的美剧有《尼基塔》《越狱》《神盾局》《吸血鬼日记》《凶鬼恶灵》《行尸走肉》《格林》,最近看了一下《西部世界》和《无垠太空》,确实有点超乎你的想象,还是佩服美国的这些编剧,这种想象力比国内的编剧确实强太多了。有人建议拍《三体》的电影或电视剧,我对这个还是比较期待的,虽然我没看过《三体》这本书,从评价上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国内的科幻作者群体还是有一些的,可惜没能“变现”,国内的剧,大多都是浪费纳税人的钱。确实不是崇洋媚外,只要是看过几部美剧的人,估计都有这样的感触。
到此王老师的《跳出教育看教育》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完结了,历时一年多 的时间。这本书让我学习到了太多的知识,还是佩服吴伯凡和梁冬先生的学习渊博,他们在得到上也开设了新的课程好像是《日知论》吧,其实关于向谁学习知识和见解,这个很简单,就是向这些顶尖的智者们学习,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会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有太多的奥秘,也有更多的精彩!读书笔记,我也会尽量的坚持下去,让阅读点亮我们的人生!
网友评论
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下一本书的读书笔记估计需要一年,及以上的时间来完成。
那么简书这块主要就是分享一些我看过的,觉得值得大家看看的文章。
美文佳句那块目前分享的是来自《一句话改变人生》(张万祥)
转载这块 目前是王晓春老师的《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即将继续分享的还有《理性乐观派这本书》,之后还有有关经济学和投资类的文章,《您厉害,您赚的多》,(方三文)《经济学讲义》(薛兆丰)
都是好书,值得大家品鉴,每天学习一点点,天天向上哦!
再次感谢大家,希望大家常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