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2)——“我”是谁?

作者: 观自在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1-04-09 07:13 被阅读0次


    一、“自我”始终被我们敬如上宾

    探索“自我”,先要搞清楚探索对象究竟涵盖哪些内容,如何产生,起什么作用以及具备哪些特性。了解“自我”的内涵和性质是基础工作,也是关键环节,它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如果能彻彻底底地看清自我的本质,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内心变得豁然开朗,不再局限。

    先一起看看那些熟悉且司空见惯的场景,想想这些行为背后意味着什么?

    在公众场合突然听到别人喊自己的名字,会变得异常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竖起耳朵听对方要说什么;一个缺乏当众演讲经验的人,每次上台前都感到无比恐慌,产生各种焦虑,甚至找各种借口逃避上台;

    一个人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目标之后,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发自内心地喜悦;相反,在失败后,情绪会一落千丈,垂头丧气;在人际交往中,赞美总比批评使人感到愉悦,批评者通常会委婉地表达意见,照顾被批评者的情绪,而被批评者则会忿忿不平,难以接受,禁不住去辩驳或解释以捍卫自己的尊严;

    每个人时刻围绕着自身利益不断地做出抉择,为了自我成长或变得更加强大而做出各种努力,不断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影响力和控制力,甚至不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这么多熟悉的场景,其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呢?是什么让这些事情高频发生并成为一种必然?在这些千差万别现象背后,不正是每个人心中都时刻挂念、至高无上、视若珍宝的那个自我”吗?反过来看,能不能找到一种行为,它完全不受“自我”的控制和影响呢?又有没有一种不以“自我”为核心的行为存在?

    那么,“自我”究竟是什么?无论是心理学、哲学还是宗教,对自我的研究成果颇丰,这是个古老而热门的话题,不同领域或者同一领域的不同学派对“自我”都有不同的认识。我们先不把问题学术化,用一个简单直接的方法,那就是观察一下自己,当想到自己的时候,通常会联想到哪些方面?通常最在意自己哪些方面?把这些问题具象化,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画面感,这样更利于后面的探索。

    二、看看“自我”这口深井

    把“自我”比作一口井一点都不过分,其内容多如牛毛,不妨简单列举一下:

    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身体,除了身高、体重、体型、外貌特征之外,还会想到很多体征指标,特别是超出正常范围值的指标会引起格外关注,在饮食习惯、起居作息以及日常行为中给予关照;

    由此衍生出对身体的评价,包括体型、相貌、健康状况、身体灵活性、运动能力、对外界刺激敏感性、耐受度等……

    稳定的性格特点,比如思维模式偏于理性还是感性、性格偏内向还是外向、空闲时喜欢独处还是热闹、做事时谨慎还是喜欢冒险……

    经历的各种情感和情绪体验以及成长历程,包括儿时获得父母的关爱、年少读书时的轻狂、甜蜜的恋爱和婚姻、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人生不同阶段遇到的各种人和事,引以为豪的成绩和惨痛的教训,还有专属于自己的秘密、埋藏已久的目标或漫无边际的幻想。

    在社会中扮演的各种角色,包括家庭、公司和一些社会组织。这些角色代表着责任,约束着行为,同时自己会被贴上各种标签,形成了固化的人设”

    有各种朋友圈子,包括同学、同事、合作伙伴、客户以及通过不同途径结识的朋友。那些关系或远或近、或亲或疏,彼此之间都有一个大致的评价并基于这些评价进行互动;

    强烈的领地意识和占有感,与他人合作时会明示边界和责任以获得安全感,有属于自己的财产,房子、车子以及其他的生活必需品;有个人多年积累的观点、观念、信念,把它们视为我们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标志……

    简单小结一下,每个人心中都包括:身体及其评价、气质和性格、个人技能、个人经历(包括成绩、教训、隐私等,以及由此引发的感受、情感、情绪、欲望和理想)、个人财产、个人观念(包括观点、信念、信仰等)还有和社会化属性(包括社会角色、社交标签、朋友、事业、团队)等等。

    三、“自我”就是镌刻在心理上的记忆

    在自我内容中,每一项都令我们感到无比真实,特别是一些难忘的经历,每次回想起来都会引发真实的感受,而当我们深入观察,能否发现其中有与众不同的两项吗?

    首先,就是身体。为什么?因为自我的所有内容中只有身体具有物质属性,而其他都是无形的,这一点显而易见。之所以这么区分,和接下来的探索有关,在心理探索过程中暂不考虑物质层面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和身体无关,只是为了让探索有一个边界,不要把心理世界的规律和机制平移到物质世界中,否则会产生混乱。

    除了身体,在其余无形的东西中,还有哪一个是特别的呢?那就是感受。因为在所有其他因素中,感受唯一能让我们体验到真实。这里的感受包括对外在环境的感受,也包括对内在情绪、情感的感受以及情绪变化引发的生理变化。身体就像是一部极其复杂而精密的仪器,无论是外界环境的刺激还是内在情绪、情感的波动,都会被身体感知系统捕捉到,进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正是这些反应让我们体验到整个世界的真实性。

    说到这,不难看出,身体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感知让我们体验到了存在,两者都可以直接体验。那么其余内容又是什么?能否找到它们的共性呢?没错,剩下的所有内容和真实都无关了!也就是虚幻,看清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先不要轻易地认同或否定,而是抱持深刻质疑的态度逐一去看,看到每个词隐藏的具体内容,直到看清其虚幻性,否则它们总会不失时机地跳出来,让我们信以为真,横亘在生命和真相之间。

    除了身体和感受之外,其他都是过去的经历在脑海中留下的记忆,克把这些内容统称为“心理记忆”,这些记忆都带有“我”或者“我的”属性,都以“自我”为中心,与客观事实具有明显区别。与之相对应的被称作“事实记忆”,包括语言、运动技能、技术领域知识、回家路线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利用头脑指导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记忆内容。

    四、记忆的属性

    “心理记忆”不等同于普通记忆,但它是记忆的一部分,也是以大脑作为物质基础实现的信息存储。因此,心理记忆同样符合记忆的原理和机制,目前这方面在心理学领域已经获得很多科研成果,这里不再赘述(也可以完全略过那些晦涩难懂的脑科学知识,丝毫不影响探索内心世界),下面通过一个小例子,直观地感受一下记忆自带的属性。

    江苏卫视有一档节目叫《最强大脑》,其中一期有这样一个场景:世界记忆大师卢菲菲对阵史俊恒,比赛题目是将53幅完整的油画拆分成7376个碎片,两位选手分别面对53幅图片观察2个小时,然后主持人从7千多个碎片中找出10个几乎没有什么特征的碎片,让两位选手进行识别,分别写出碎片对应图画的名字。最终卢菲菲答对了9块,史俊恒答对了8块。

    能参加这个节目的选手,既天赋异禀又经过长时间的全脑训练,其原理和体育运动员的肌肉训练类似。即使如此专业的选手,在比赛时精神保持高度集中,但仍不可能全部答对。对于普通人来讲,莫说是识别出碎片,就算在两个小时之内准确写出53幅图的画名,恐怕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玩过拼图游戏的都知道,两个小时决不可能把7千多个碎片拼成一幅完整图片。由此可见,普通人头脑的记忆能力多么有限。

    再进一步分析,即使我们能够清晰地记住每一幅中每一处细节,这些图画信息和真实的事物相比能一样吗?图画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哪怕只是一朵浮云,即便用最高分辨率的摄像头获取,其内容也不及后者的亿万分之一,因为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维度。真实景物一旦作为图片被存储下来,就是平面上一个个僵死的信息点,不但信息量锐减,而且变得毫无活力,与实物再无任何关系。

    有人说,如果用高清的摄像机把事件的经过完整录制下来,其画面和声音的质量甚至比用肉眼和耳朵捕捉到的信息完整许多,这样是不是就能还原真实了呢?其实不然,除了视觉和听觉,摄像机无法感知真实环境中的嗅觉和触觉,更重要的,它无法替代人与真实环境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能量交换,正如我们在影院中观看战争大片,无论影片拍摄、制作、剪辑的画面多么逼真,永远不会产生在真实战场的震撼和恐惧。

    头脑的记忆功能和高清摄像机的原理一样,只是性能远远不如它而已。即使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快速地复制并永久保存所有的感知信息,但它相比于现实中的任何一种真实存在,其信息量可谓天壤之别,而且存储的信息无论多么丰富,永远只是一串编码而已,不可能存放实物本身。例如,用电子显微镜去观察一朵花,可以清晰看到每一个细胞,然而存储头脑中的永远不可能是花本身,只是它的影像而已。大脑就像电影胶片一样,仅仅是个物理介质,里面镌刻着事物的“影像”或者“意象”,在播放时,会把这些画面一帧一帧通过解码方式恢复成图像,让我们感觉画面连续且真实。

    再看一下写作和阅读的过程,仔细体会一下头脑中记忆的虚幻性。

    写作就是思维结果的输出,它基于“输入+思考”。输入,就是在增加头脑中意象的数量,而思考就是调取存储的意象,对其进行梳理和加工,然后组织成新的逻辑关系,创作出新的意象。事实上,创作出一篇好的文章,无论是逻辑严谨的议论文还是情节精彩的小说,都是为了让读者在头脑中建立全新的意象,进而形成逻辑上的认同或情感上的共鸣。

    同样,阅读就是读者将作者表达的内容经过头脑的解读形成记忆,意象实现了从作者到读者的搬迁。在理想状态下,读者不夹杂任何个人的偏见和评判,原汁原味地将作者的本意在脑海中形成“意象”,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定会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点评,因此才会出现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不难看出,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实物参与其中,只是一堆意象在不同人头脑中来回地挪动,并进行各种组合。但这样一个简单过程,让无数伟大的文学作品、艺术及知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塑造了整个人类的价值观、信仰,让无数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成为日后指导行为的最高准则

    五、记忆,不止是虚幻那么简单

    在讨论记忆其他属性之前,我们看看一棵真实的树,和头脑中关于树的意象,两者之间有哪些区别:

    真实的树存在于三维空间,有树干、树枝、树叶,有质感,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头脑中的树只不过是多张扁平的二维画面而已;

    真实的树不仅包括感官可以感知的信息,还有更多感官无法触及的信息,诸如细胞乃至更微观的粒子信息,还包括和树不断产生能量交换的空气、水、阳光等,它们切切实实存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树,而头脑识别后仅保存了感官能捕捉到关于树的一些外部特征,和完整的树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

    真实的树是一个动态且充满活力的生命,树根从土壤中汲取水分和养料,通过树干和树枝传输到树叶,叶片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各种有机物,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对于整个过程,头脑只能了解并保存一些支离破碎的概念和抽象的过程,从未真实地感受到这种动态变化,仅限于了解书本上关于树的知识;

    真实的树各个部分彼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形成了彼此共生、共存的关系,而存在头脑中的意象则是割裂、分散且破碎,没有任何完整、互动、协调可言;

    真实的树永远是新鲜的,每个部分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它们具有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与自然形成互动,而树一旦以图像形式留存在头脑中,永远只是陈旧的静态画面,与真实和新鲜再没半点关系......

    透过两棵“树”的比较,可以清楚看到头脑中的意象所具备的那些共同的属性:抽象、有限、破碎、片段、僵死、陈旧、虚幻……和看树一样,观察一下“心理记忆”中的所有内容,是不是也都具有上述性质呢?

    看清心理记忆自带的本质属性,当我们再次直面脑海中蹦出来的一帧帧“意象”时,那些曾被视为无比真实和至关重要的内容,特别是长期困扰和束缚行为的“心理记忆”,居然和真实有如此巨大的差距,我们有没有一种被长期欺骗,真相终于大白的感觉?那么它在内心牢不可破的地位会不会有一点点松动,甚至接连轰然坍塌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自在(2)——“我”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qm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