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绵菜饼

作者: 见伊 | 来源:发表于2018-03-26 09:27 被阅读800次

春|散文随笔&谈写作专题征文

绵菜饼,一个没包好,开裂了

小时候,我对季节变化最深刻的感知来自于食物,像夏天的冰棍,春天的绵菜饼。

一夜杏花雨后,绵菜疯狂冒出,田埂边,山脚下,小溪边到处都是。我们早已蠢蠢欲动,只等大人一声令下,就去摘绵菜,采来做绵菜饼。清明扫墓时,带上绵菜饼进献先祖,是家乡历来的传统习俗,所以又叫清明饼。

清明前,绵菜绿绿的,嫩嫩的,尤其葱郁喜人。只需拎上一个竹篮,往后山坡走去,弯腰低头寻找,总不会让你失望。早晨,会看到晶莹的水珠挂在毛茸茸的叶片上,可能还会被昨夜的雨水湿了鞋子。耐下性子往青草更青处,定会给你更多惊喜。

绵菜开黄花,叶片狭长无柄,有白色茸毛。它们往往夹杂在不知名的野草间,不仔细的话,也不容易找到。大人嘱咐要摘未开花的,掐顶端的,这样子的绵菜鲜嫩,口感好。在田间穿梭、撒欢,磨蹭到饭点,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摘到绵菜回家。

母亲把摘来的绵菜倒到米筛上,一朵一朵重新从手里经过,抽掉杂草,摘掉老茎。小孩子是不耐烦做这个的,拣着,拣着,就找借口跑开。

“啧啧,这么多狗屎绵菜!”忽然,母亲带笑的责备声响起。

“哪有啊?哪有啊?”在跳皮筋、踢毽子的间隙,我会一迭连声地窜过来。

有一种草长得跟绵菜非常相像,不过叶子更细一点,家乡叫“狗屎绵菜”。小孩子不知道粗心大意还是眼力不够,常常会弄错。母亲就细细告诉我如何分辨,可保不定第二天还是会看错。

拣好,洗净,焯过,捞起,拧掉水分,切碎,放进石头捣臼里用石头榔头反复捣。等到绵菜完全被捣碎,加一定比例的糯米粉和米粉,掺水揉成米团,继续捣,直到米团呈青绿色,又韧又糯,绵菜丝若隐若现。

剁馅、炒馅也不简单。把现挖的春笋、煎好的豆腐切成丁,猪肉、菜头丝(白萝卜刨丝晒干)剁成末,加上盐、家烧黄酒、香油、姜末,在大锅里炒熟,撒上葱花,拌匀,等凉。可以把菜头丝换成咸菜,那是另外一种口味。母亲有时候会包少量豆沙馅的,胃不好的人,是不能多吃的。红豆泥太好吃了,我们小时候经常偷吃。

一切就绪,开始包绵菜饼啦!摘一块米团,搓成汤圆团子,再用手掌压成饼状,捏成碗状,底厚,边缘薄,再把准备好的馅料包进去,放在手心一点一点往上旋,收口。然后,把翠绿的绵菜饼口朝下放在深绿的柚子叶上,一定要放在光滑的那面,不仅衬得春意盎然,而且防止蒸时粘锅,还额外多一股清香。

那时,家家户户屋前房后都栽有柚子树,自家不够,可以吱一声去别家树上摘。叶子要用干净的毛刷刷干净,剪掉头尾,大致呈四边形。有些人嫌采柚子叶麻烦,就将浸泡好的箬叶剪成若干小段备用。

母亲的好手艺传自外婆,灵活的双手捏一把,转几个圈,捏捏拿拿,一个圆滚滚胖乎乎的绵菜饼就做好了。我的饼扁扁的,实在包不进去那么多馅,有时还会破,只好摘个小米团捏开打补丁。母亲总是笑着说:“自己包的,自己吃啊!”我总是耍赖不吃,因为自己包的馅少皮厚,味道差了不是一丢丢。

放入蒸笼,开始蒸绵菜饼啦!这是小孩子最盼望的时刻。在灶台前转来转去,抢着添柴烧火,用吹火筒使劲吹,把火烧得旺旺的,眼看锅里的气一直弥漫到天花板。大人们总是笑话我们“鸡转”(家乡话,指像小鸡般的蹦跶不停)一样。

蒸熟后,绵菜饼的皮由翠绿转为暗绿,一口咬下去,韧性十足又糯软无比,馅料更是鲜美可口。上大学那几年,每每想念绵菜饼,总有把春天一口一口吃进肚子的错觉。

看外地朋友晒的清明饼,用的是艾草而非绵菜。吓得我立马去找度娘,才知道绵菜是温州话叫法,学名“鼠曲草”,还有镇咳、祛痰、降压等功效。

桃红柳绿,最是一年好光景,绵菜应该春风吹又生吧?当一抹春色惹上眼,在心里来回翻滚,我坐不住了。

“走,去外婆家,我带你去摘绵菜。”我忍不住吆喝。

“不想去,还不如给我打一盘游戏呢!”儿子窝在沙发上不肯动。

回到老家时,母亲已经准备好一切材料,我念叨着太辛苦了。她说,如今农村也少见捣臼,将绵菜、大米、糯米掺好,送去用机器磨成均匀的米团,拿回来就可以包绵菜饼,倒是方便许多。

“你们不会弄,也没有柴火灶台,趁我还干得了,多做点给你们吃啊!”母亲又补充了一句。

我没有由来地一阵难过,转去拉儿子一起动手,这家伙一溜烟地跑开了。耳濡目染这许多年,怎奈我太懒又没悟性,费尽心思包的绵菜饼,依然上不了台面,被母亲毫不留情地拆开重做。就算在机器解放双手的时代,我也没有信心和热情去掌握绵菜饼的整个制作流程。传统习俗会不会遗失在我们这一代?想到这,连绵菜饼也染上了轻愁。

叶披白色茸毛,看起来温柔缠绵,故称之绵菜吧,现在我愿意这样想它的名字。被时光碾过,我如何能让它绵绵到海角?

新鲜的绵菜

相关文章

  • 春天里的绵菜饼

    春|散文随笔&谈写作专题征文 小时候,我对季节变化最深刻的感知来自于食物,像夏天的冰棍,春天的绵菜饼。 一夜杏花雨...

  • 感受幸福

    菜饼,是我喜欢吃的一道美食,小区附近的菜饼店我常去光顾,且对这家的菜饼情有独钟。每每吃到想吃的菜饼,就有一...

  • 菜饼

    一日,朋友在朋友圈里晒她和闺蜜做的午餐---菜饼加甜汤。看着那白白的带着红颊的朴素的几乎不沾一点油的菜饼,...

  • 菜饼

    能发图就不想讲话

  • 菜饼

    三伏天里,胃口难免会有不佳的时候,尤其是老人家,自从入伏以来,三天两头的,为一日三餐犯愁,调兑着吃,今天水饺,明天...

  • 《菜饼》

    《菜饼》 菜饼皮薄馅又香, 清明时节百家忙。 小菜稀饭配禽蛋, 饭菜可口饱胃肠。 菠菜韭菜配鸡蛋, 豆腐粉丝调...

  • 菜饼·财饼!

    2019年1月2日,新年第二天,好好做饭,就是修行;好好吃饭,就是修行。 元旦三天假,全部在大吃大喝中度过。一屋子...

  • 我是个吃货

    四季轮回,我是个吃货,春天里,漫山遍野的苦菜,荠菜,小野蒜是我的最爱,苦菜沾酱夹上两棵野蒜卷上两页饼给啥也不换...

  • 老妈的菜饼

    下午老妈早早地打电话,说去买了韭菜,晚上给我们做韭菜鸡蛋饼吃。 小时候妈妈就喜欢做这种饼给我们吃,不知道是省事,还...

  • 想做苔菜饼

    在临海看到苔菜饼那么受欢迎后,说真的我也有种想做苔菜饼的冲动了。 于是我在网上搜怎么做苔菜饼,昨天还没找到我想看的...

网友评论

  • 90b7d1c2d7fb:看图片的第一眼就想到了小时候,去地里摘棉菜,回到家里,闹着让妈妈做棉菜饼。小时候的时光,总是让人怀念!
  • 步绾:把春天一口一口吃进肚子里。:+1:
  • 云中荷风:没吃过,我们这儿没有,看过文字就觉得好吃
  • 白云苍狗1:这不是叫清明菜粑粑吗?
  • 写意人:过年时我总想把我婆婆(增城)拜神那套流程学到,那样就不会把年过没了。那时的心情跟你现在一样,惆惆怅怅的。:relieved:
    见伊:@写意人 学吧,学吧。
  • 梅拾璎:活沷灵动:+1::+1:
    见伊:@梅拾璎 谢谢:smile:
  • 追梦CEO:不仅喻出了乡愁,而且还道出了对传统节日美食的担忧;意义深刻!
  • 红叶拂水:还有这手艺👍
  • 一浅疏影:给吃货来一个。😀
    见伊:@一浅疏影 可惜这个不能快递,欢迎过来品尝,随便几个。:smile:
  • 似零非零:看到这个处理方法就跟我们家乡过年做的鼠壳粿的鼠壳一样,到百度查了一下果然是同种植物
    见伊:@玲JI 你们家乡也有这个,这个巧啊
    似零非零:@见伊 什么巧呢
    见伊:@玲JI 这么巧呀?
  • 无色生香:见伊有个温柔慈爱的妈妈:hibiscus: :hibiscus:
    见伊:谢谢色姐,老妈年轻的时候是急性子,但是很疼孩子。:smile:
  • 添一抹岚:啊,这个菜都可以有这个做法啊:smile::smile:大开眼界了
    添一抹岚:@见伊 好像……: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见伊:岚妹试试不?
  • 龙泉出鞘:我家乡闽西用艾草。闽南也有“一丢丢”的说法😄😄
    见伊:看来浙江和福建是近邻,语言可能有相近的呢。
  • 青于墨:有些慢工夫永远替代不了,你可好好学吧,娃都吃不上正宗的味儿了
    见伊:娃都不喜欢吃:joy:
  • 子皿悠悠:这不是菜饽饽吗?哈哈!
    见伊:我们这里叫绵菜饼或清明饼呢。
  • 老草:看了前半部分就在猜会不会是“鼠曲草”,果然!我们这边都用艾草,味道更清香,做出来的粿叫“乌龟粿”,同样是清明祭祖用的😄
    见伊:@老草 还有一位福建人民说绵菜是鹅草:joy:
  • 冷月花魂烘焙:我们这里只有艾叶,不知道跟绵菜是不是差不多。
    见伊:@冷月花魂烘焙 因为湖南妹子告诉我,她们那儿也是艾草做的呢。:smile:
    冷月花魂烘焙:@见伊 武汉的啊,湖南湖北自古就是荆楚大地咧
    见伊:@冷月花魂烘焙 难道你也是湘妹子?
  • 米喜:学起来,一定要学起来,因为,我也想吃:stuck_out_tongue:
    见伊:看来,我得好好学习啊
  • 韩风奔跑:小小的绵菜饼,勾起童年难忘美好的回忆。“被时光碾过,我如何能让它绵绵到海角?”结尾处的疑问,不光是担心以后吃不到正宗的绵菜饼,更多是对传统习俗失去传承的担忧,升华文章主题。
    见伊:谢谢风儿看得仔细,读出我想表达的。
  • 韩风奔跑:大晚上的看的我都饿了😂
    见伊:饿了找不到夜宵吧?
  • 小婷半清:看着很好吃,我们这边估计没有,我没见过呢😄
    见伊:可能你那儿没这种草也不定。
  • 月儿上山了:绵菜饼的做法和我们的艾叶糍粑大同小异,不知味道如何呢?见伊可否给我描绘一下?
    见伊要把母亲的手艺传承下来哦,有机会做给大伙儿吃。
    这个周末我也要做艾糍了。
    月儿上山了:@见伊 我也是,偶尔做一些还勉强。米喜厉害。
    见伊:月儿,厨艺方面,我真没有天分呢:joy:
  • 七徽:馋了~~美好的文字里,有美好的春天,美好的生活,还有一颗美好的心。

    话说,棉菜?我怎么没见过呢?
    见伊:可能是江南才有的,徽老家是哪里呢?
  • 夏若凡花:这个也是艾的一种吧?我们这里也有人做。看得我都流口水了。
    见伊:小晴发的那个跟我不一样呢。
  • 铁妩:如果不会做,估计写得不会这么细腻勾魂,让人垂涎三尺。绵菜饼里裹着春,还有儿时的回忆。东北长大的我,没见过这种菜。沪上的青团也不是用这个做的。真想尝尝那绵菜饼!🌹🌹🌹
    见伊:我只是在母亲身边看看,只知道过程,不会操作。
    来楠溪江吧,这个时节好,美景、美食呢。:smile:
  • 雪花如糖:每每想到绵菜饼,总有把春天一口一口吃进肚子的错觉~喜欢👍
    这篇写得好,有功力👏
    见伊:谢谢雪花的喜欢:smile:
  • 芳菲晚:看到了看到了,:smile:我们老家也用这个做成清明粑,很劲道。春节时就吃上了,我妈采的嫩嫩的,晾干,放在冰箱里。我还真打不出老家的叫法几个字。
    芳菲晚:@见伊 @见伊 你说的棉菜也叫清明菜,把这个菜在沸水里煮熟和着米粉一起捣,做成粑外皮,好吃好吃。
    见伊:清明粑是不是没有夹心的?
  • 红尘依晓:我们这里叫棉花草,也用它做饼,不过我们这里叫棉花草馍馍哦!馅可以做甜的也可以做咸的,挺好吃的😍
    见伊:应该是同一种吧。
  • 虬田:这个菜我们这里是鹅爱吃的
    见伊:啊啊?
  • 晴天的天:这个我见过,但从未吃过,原来乡间尽是美食啊:heart_eyes::heart_eyes:
    见伊:你的跟我的不一样啊
  • 吻尘:一看绵菜二字没听说
    二看图文俺老家也有
    叫“清明菜”煎馍吃
    小时候奶奶煎过,
    围着锅边踮着脚,
    一群孩子差点把土灶掀翻,
    一锅下来,还不够分
    忙活一上午,奶奶一个都没落着!
    见伊的文,你想外婆了,
    我想奶奶了!
    见伊:多美的画卷,你也写一篇。
  • 翠娥Z:美文美食,没吃过的流个口水😋😋😋
    见伊:速来,正好的季节。:smile:
  • 孟小满:“啧,啧,这么多狗屎绵菜!”
    “哪有啊?哪有啊?
    啧啧,狗屎绵菜,我这还有狗尾巴草😂
    见伊:狗尾巴草应该都有的吧。:smile:
  • 好风似水:读着都馋了,我没吃过呢😂
    好风似水:@见伊 真能去多好
    见伊:快来我这里,这个季节才有。:smile:
  • 洋芋丝丝:我家那里叫毛香,做饼好好吃的,姐姐写得真美,口水😂
    洋芋丝丝:@见伊 有啊,可以蒸 也可以烙
    见伊:你们那儿也有吗?
  • 夏日晓兮:第一次知道,它叫绵菜,想起了妈妈的味道
    夏日晓兮:@见伊 只知道土话,从来不知道它的学名,见伊让我涨知识了
    见伊:你们那叫什么呢?
  • 翠竹婀娜:这就是绵菜呀,俺们这也叫艾,水秧艾。艾粑粑:smile:
    见伊:@翠竹婀娜 是吗?是吗?
  • 陌上红裙:有美食的春天更有烟火味!
    话说,我想次那绵菜饼了,咋办?
    孟小满:@绛洞花王 我也想吃
    绛洞花王:@陌上红裙 我也想吃😍
    见伊:@陌上红裙 这个,我不知道能否快递,咋办?
    不如,你来我这里:smile:
  • 琳隆:我们四川也做,一样的做法。名称不同。记忆中的味道👍👍👍
    见伊:@琳隆 美食呢:smile:
  • 闺中风暖:开篇有种《舌尖上的中国》的旁白风格,好亲切☺
    这菜我不认识,但我想,用手按扁了煎着吃是不是也很好吃😊我喜欢炸煎😜
    闺中风暖:@见伊 试试吧,看五楼的说法,好像我昨天刚刚见过,老板说叫艾蒿饼,就是炸过的,好吃😊
    见伊:@闺中风暖 被你一说,倒是可以试试呢:smile:

本文标题:春天里的绵菜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ul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