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云时风云榜简园花影《简友日记》
从《头脑特工队2》中看见那个想要拼命变好的自己

从《头脑特工队2》中看见那个想要拼命变好的自己

作者: 亡心言己 | 来源:发表于2024-06-20 16:4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知乎,ID:亡心言己,文责自负。

当莱莉的脑海中不停地回荡“I'm not good enough”,坐在电影院里的我,眼泪不可抑制地流了出来。

“I'm not good enough”,“我不够优秀”,数不清有过多少次了,这句话或许都曾在你我的脑海中响起过。

从“I'm a good person”到“I'm not good enough”,不是因为我们自己变糟糕了,只是因为我们见到了更大的世界。从认知世界到认识自己,因为害怕无法与更大的世界更好地共处,我们总是会不可避免地怀疑自己,进而否定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是会慢慢长大的,更多地接触这个世界,就注定会迎来更多的变化。

有些变化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比如加入一个新的群体,比如培养一个新的爱好,比如拥有一个全新的未来构想等等。也有些变化是我们不得不被动接受的:离开熟悉的地方,告别过去的朋友,迎接未知的挑战……

面对变化,渴望寻求稳定和安全感是人的本能,内心的恐慌很容易让人无法自洽,迫切地想要被人认可,被人接纳,甚至想方设法扭曲本来的自己去融入一个新的集体,被焦虑不安的情绪笼罩着,濒临崩溃边缘……

这不仅仅是莱莉一个人的成长困境,也是所有人都必须走过的一遭。

莱莉迎来了青春期,头脑特工队也迎来了四位新成员:“焦焦,慕慕,尬尬,丧丧”。

“焦焦”是焦虑的计划型人格,与谨小慎微的“怕怕”相似;“慕慕”是极度崇尚美好的慕强型人格,与讨厌不雅、富有时尚意识的“厌厌”相似;“尬尬”是社交恐惧、容易尴尬的人格,“丧丧”是对事物提不起兴致、容易垂头丧气的人格。

随着莱莉青春期的到来(情绪控制台被修改),莱莉变得更加敏感,情绪很容易被激化,而新伙伴的到来也并没有给头脑特工队注入新的活力。

计划型人格的“焦焦”远比积极乐观的“乐乐”思考得要多,一开始表现出来计划周密能力的他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进而“焦焦”取代“乐乐”成为了头脑特工队的实际老大。随后,莱特原先形成的自我意识被丢弃,“乐乐”一伙原先的五个情绪也被新来的驱逐。

在“焦焦”一伙的影响下,莱特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了,她刻意疏远了之前的朋友,为了尽快融入新集体,她违背本心去讨好高中冰球队的成员。她脑海中渐渐充斥着“打好冰球就能交到新朋友,就能进入高中冰球队,就能拥有快乐的高中生活,就能成为优秀的自己”这样的判断,可是她越来越不快乐了……

“焦焦”以为他的努力可以让莱莉变得更好,结果他重新“种”出来的自我意识不断回响着一句话:“我不够优秀”。

哪怕站在赛场的莱莉连进了两个球,都抵不住内心的回响,焦虑的诱因结出了自我怀疑的种子,那个不断说着“我是最棒的”的莱莉消失了……

莱莉犯了错,被罚下场两分钟,内心逐渐塌陷的她忍不住地颤抖,所幸她有朋友的安慰和体谅,她也向朋友敞开了心扉。被放逐的“乐乐”一伙再次回到了情绪指挥总台,抱回来的那个“我是最棒的”的自我意识并不能拯救莱莉的情绪。

陷入自我怀疑困境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两句鼓励的话可以扭转的呢?没有人会永远都是最棒的,人也不可能永远都是快乐的,“乐乐”明白了这个道理。她又取下了那个“我是最棒的”自我意识,莱莉过去所有的记忆形成了全新的自我意识。

全新的自我意识里不再是单一的一句话,有对自己的认可,有对自己的批判,所有的记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莱莉复杂的自我认知,但这就是莱莉。她不会永远快乐,也不会永远悲伤,她不会是最完美的,但她可以努力去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

最后,情绪控制台又回到了“乐乐”手中,莱莉也回到了赛场上。那一刻的画面交替,“乐乐”和莱莉都是浑身闪着光的,轻松愉悦,又充满自信,仿佛是在优雅地跳动着华尔兹的舞步,无所畏惧地展现风彩。

头脑特工队和解了,他们明白了:没有人有权利决定莱莉的人生,那些好的记忆、不好的记忆都构成了莱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环,没有什么应该被抛弃。

整部电影基调与第一部相似,故事主线既有想象力,又有思考性,轻松明快,老少皆宜,可以给人以触动,但又不会刻意煽情。

哪怕是童心少了许多的成年人看了,也会很有共鸣。因为那些情绪你我都有过,都是实实在在,动人心弦的,

记得第一部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不太喜欢“忧忧”,可能是那个悲观的形象太像我自己了,总是坏事,很容易把一件开心事搞得不愉快。后来,随着剧情的推进,我理解接纳了“忧忧”,或许也同时存在着对那个忧愁善感的自己的体谅。

再后来,看第二部,我也太喜欢“忧忧”了吧,好可爱啊。有没有注意到只有“乐乐”与“忧忧”是蓝色头发,这是“乐忧”组合!看到“焦焦”的时候也很烦躁,因为我又看见了那个习惯忧虑,深夜难眠的自己。特别是最后“忧忧”说的那句话:“我只是想帮帮莱莉”……太好哭了。

忧虑是我们企图自救的表现,但并不是我们成功自救的方法。电影中的“忧忧”通过发挥莱莉的想象力预测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但每一种可能性都特别糟糕,无端的想象差一点压垮莱莉。现实同样如此,很多时候多思无益,忧虑过多只会平增烦恼,而那些烦恼还没有发生,甚至永远不会发生。

电影中有一个中途出场了几秒钟的角色:怀旧老奶奶。电影中说至少要等到参加过两次毕业典礼才会轮到她出场,预示着这个系列至少要拍高中毕业和大学毕业,保守估计也要拍到第四部吧~~

最后提一个小小的疑问,可能算是剧情漏洞,之前第一部的时候莱莉没到青春期,所以脑海中只有五个情绪,但是大人们已经早就到青春期了,脑海中也只有五个情绪。而这一部莱莉和大人们脑海中都有九个情绪了,这有点前后矛盾,创作者在增添角色的时候没有很好地补上前面的漏洞。

最后提一个剧情观察,莱莉的性格岛中家庭岛(父母)变小了,也变远了,友谊岛却很大很近,这预示着莱莉长大了,逐渐脱离家庭,有了自己的交友圈,这也是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

期待下一部!

相关文章

  • 迪士尼皮克斯动画循环彩蛋大集合

    【迪士尼皮克斯动画彩蛋揭秘】 末尾附视频版本。 1.《海底总动员2》群众→《头脑特工队》小女孩 2.《头脑特工队》...

  • 头脑特工队2

    我是沅新,今天是我第37天日更。 莱利有许多记忆,但最重要的还是淘气岛,友情岛,冰球岛,诚实岛,家庭岛。这五个岛分...

  • 12.8晚

    头脑特工队 大圣归来

  • 空无

    头脑只能看见头脑内的东西,头脑想要看见的或者想要的认知水平,而一体的我站在头脑外看头脑,看见头脑里的思想观念和认知...

  • 《头脑特工队》—大开脑洞的情绪管理课

    《头脑特工队》—大开脑洞的情绪管理课 期盼已久的InsideOut—头脑特工队终于上映了。这部动画片准确的来讲是不...

  • 接纳每一部分的自己

    接纳每一部分的自己 ——动画片《头脑特工队》有感 《头脑特工队》是老早一个学情绪管理的老师推荐的一部动画片,但一直...

  • 喔涩的时候,唯有读书才能明智

    所以,头脑特工队里,看书最多的就是sadness了

  • 《头脑特工队》今晚,你的乐乐可好?

    《头脑特工队》代入感惊人,思考像炸开的烟花时隐时现。 99%的观众会从自己出生时开始代入,另外1%没有是因为迟到进...

  • 未来

    曾经那个我,努力的工作,拼命的想着我自己可以让自己过得很好,想要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工作,当放弃了那个2点一...

  • 《头脑特工队》

    几年前看过这部电影,跟今天看完全不一样,我跟儿子都有感动到。 出生就有乐乐,随后马上有了忧忧。接下来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头脑特工队2》中看见那个想要拼命变好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xh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