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佛陀的智慧》下册第401-410页
【当我们遇上欲望性的东西时,一定要远离,你要知道它是欲望之魔。红尘中有很多欲望之魔,他是故意来试探你的。你定力不够,他一试你,你就把该守的东西丢掉了。】
【实际上默照禅也很好,不说话,让灵光、灵体、灵性、觉性一直照着自己,自己也一直观照着那个东西。这种修法也很好,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证得了明体。】
【其实,悟心性是必要的,打坐也是必要的,连释迦牟尼都打坐。】
【默照禅的打坐要求很严格,它不叫人说话,叫人要守禁语戒。为什么?因为他明白心体、明白空性之后,只要始终用智慧观照世界,用智慧指导行为就够了。他不用说话的。说上多好,机锋对得多好,也只是口头禅,没有真实的证量。】
【一定要注意,空性是乐明无念的境界,但乐明无念不一定就是空性。空性是无为、无形、超越概念的。证得空性的人可以说出几个概念,但只是勉强的表述,是指月的手指,它不是空性本身。你如果拿那几个概念去观想空性,就不对了。】
【当你修成之后,你进入纷纷繁繁的世界,面对世间万相时,就像一朵空性之花进入熊熊大火之中,虽然它能感觉到热,但它不会被烧毁,不会失去自己的清凉。】
【当你的笛声游行于风中时,风会干扰你的笛声吗?不会,笛声还是笛声,风声还是风声,笛声不会因为风声的存在而变调。它如果原本很悠扬,那么就算它在风声里,它也会仍然很悠扬。你也是这样,你进入红尘中时,也要像笛声游行于风中、穿越于空气之中,不要受到红尘的干扰而变调。】
【只要不执著,你就必然会契合解脱道。不过,你虽无心,但仍然有智慧之光在照耀。你连这个光也不能执著,心中要始终明明了了。】
【“会当一抚掌,哎呀无事了”。一抚掌,说没事了,心里什么事都没有了。这就是成就。成就以后,你可以关着门享受心中无事的福分,也可以做事,但你心中仍然无事。你可以讲经,也可以不讲,你都不执著。像释迦牟尼,他说法四十九年,但其实一个字也没有说,因为他心中无字;他走了千万里路,但其实一步也没有走,因为他心里没有走的概念。】
【道遍一切处,要心无所住。见性观实相,无住为方便。定慧融一体,非小乘禅观。】
【通达空无我,无住亦无相。破相兼破空,破佛不染尘。面对物欲潮,保持澄明心。】
【金刚之大坚,喻实相般若,随缘而不变,在缠无染心。】
【金刚之大利,喻观照般若,无惑而不断,法我皆破清。】
【金刚之大明,喻文字般若,能开悟解慧,无明成大明。】
【实智般若体,亲证真相慧。无智亦无得,智境一如如。五级证道后,方得通达位。】
【权智方便智,亦称后得智。明现象差别,引六度万行。此为般若用,实智后生起。】
【观照般若者,于行为起用。诸法融般若,非离法别存。此即子光明,时时警觉生。以佛大智镜,时时以自照。初时如弦月,日久而成轮。】
【实相般若者,也即母光明。更名为本觉,诸佛之法身。始觉合本觉,子母会光明。久久成一味,缘起即性空。照见即为智,解了便成慧。决断即是智,简择方为慧。知俗谛为智,见真谛为慧。明妙有为智,契真空为慧。智多称世间,慧方能解脱。世智有邪辩,大慧成罗汉。智慧相合时,真俗成一味,方可名般若,证此成法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