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第3天

作者: 乡村追梦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1-13 21:45 被阅读0次

阅读《同样幸福的教育》打卡第3天,阅读第27~39页有四点思考:

1、“成功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正如书中所说,所有的父母都认为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看看我们周围,这个成功逻辑并不是一个真命题。本身成功就是一个伪命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表面风光的官员和老板,在大众面前风光十足,可是背后的焦虑和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和接受。我们把成功看成一个静态的点,事实上,成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永恒的成功。动态的成功,证明简单的成功逻辑是一个荒谬的想法。也给父母和和老师提醒,教育的关键绝对不是考好分数,好学校,好工作这么简单,而是培养学生核心的能力。这个核心能力也许就是一种幸福的能力吧。正如书中说“会不会,我们的教育用足了力气,却弄错了方向”。真的有点后怕,周围的教育环境,抛家别业的陪孩子读书,只不过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分数,好学校而已。这样越是努力,最后的结果越是可怕。父母单纯的想法让孩子一生用痛苦去“回报”父母。“为什么让孩子好好读书”,父母们逻辑都是惊人的一致。从来没有父母怀疑过这种成功逻辑,只是埋头的付出,相信只要付出肯定就会有收获。这种无私的付出,不仅苦了父母,更伤害了孩子。所有的孩子没有自我,所有的“路”都是父母按照“大众”的意愿安排好去走,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有人跟着指挥棒蒙头去走,走着走着忘记了为什么去走?

2、“毕业20年后,回看人生”。看一看曾今的同学,早已不是读书的时候的样子,也没有按照读书时候成绩的好坏过他们的人生。绝大多数同学早已逆袭,尤其是成绩靠后的不是老板就是大款。80后,只读过小学的同学,他们生活过得很滋润,而且绝大多数都有着自己的事业。这句话,对于老师是最好的提示,善待每一位后进生。用成绩评价他们本是不公平的。千万不要因为他们的成绩让你的能力受到领导的质疑,就用各种办法排挤他们,各种方法让他们难受。记住,20年后,回看人生。文中说“人生并非环环相扣,敲门砖并不可靠”。暂时的成绩只是一个敲门砖。敲开的门并不一定是最适合孩子的。没有人知道敲开的门背后有什么?看来,人生并不是一个直线型、环环相扣,而是点状式的,随时都可以成为发展的源头。

3、“真正决胜千里的,是一些不用考试的能力---好奇心、好人缘、好性格,以及美好的品格”看到这句话,感到所谓的教育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是考试、考试、考试,一生都在考试中奔波。为了考试,放弃了所有的教育。为了考试,全家老小都退让。为了考试,举国上下都在忙碌。花了十几年时间,最好的结果就是换一张入场券。而所有的重要的能力都被统统的撇弃。好奇心、好人缘、好性格,以及美好的品格都早已束之高阁,只存在于文件中,实践中很难找到。“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成功,人生成就来自优胜劣汰,幸福的来源参差百态”每一个人对于幸福理解感受不同,何必用统一的标准强求每一个人呢?

4、“亲密积极的家庭关系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投入”这句话让我想到单亲孩子、孤儿和父母关系差的孩子,他们从开始就没有公平的的教育。而这公平来自于家庭。让我想到,作为教师,如何能够为这些缺少亲密关系的孩子做一点辅导,让他们把这种劣势变成一种财富。

5、“不按自己真实意愿生活的,人生沉没成本非常高”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是选择。不听从内心的功利性选择,都会为自己的未来埋下坑。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所有的选择都是父母的选择。父母以过来人的姿态包办着孩子的一切。家长为孩子包办的一切都会为孩子未来埋下隐患。作为老师和父母,遵循孩子内心的选择,让孩子过着内心真实想要的生活。即使这种生活不是父母想看到的,只要孩子喜欢,让他们去做。只有过想要的生活,人生才会变得充实和有意义。“能够决胜千里的,永远是内心的力量,跟外界那个看似激烈喧嚣的世界无关” “尊重孩子内心的意愿,--我最害怕的是那些看重眼前的小目标而错失人生大战略的看似很聪明很拼的父母。”

6、“幸福的人生,是热爱是生活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尚的品格”这句话就是一个指路灯,让我在以后的教育中谨记这句话,培养幸福的孩子和幸福的学生。不用刻意用成绩衡量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过幸福生活的起始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卡第3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wp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