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其人其诗

作者: 薄荷的午后休闲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5-28 05:22 被阅读0次

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前后达三百余年,从政治角度来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转分裂与动荡的时期,从文学层次来讲,这个时期可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和太康文学三个阶段。

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了各个流派的诗人,譬如曹氏父子周围曹操、曹植、王粲等建安风骨,譬如嵇康、阮籍承了建安风创作的作品,譬如锺嵘《诗品序》刘勰的《文心雕龙》,而玄言词受当时佛教盛行的影响,也盘旋百年之久,东晋末年的诗人陶渊明打破了这一局面,开创了田园诗,这是文学的一个新时代,也因此诗人陶渊明成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那么陶渊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诗又有什么特点呢?

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相传其曾祖或为陶侃,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其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从其经历来看,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一面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抱着建立功业的幻想,有远大的抱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大济苍生,把社会治理得如尧舜盛世一样。另一面黑暗污浊的现实使他的理想想难以实现,在理想与现实博弈中,他自己也成为矛盾综合体,这就表现在其反复的出仕和归隐中。

出仕时,空有一腔热血没有用武之地,看到的是权力掌控者为了一已私利,恣意妄为,不顾国法朝纲,为非作歹,这样的结果离自己大济苍生的梦想越来越远,而文人的清高又让于不愿与现实同流合污,所以急于逃离,选择归隐。归隐之后,又迫于生活的压力,腔中充满对改造世界的责任和使命感,再选择出仕,反反复复,终于在四十岁最后出任县令后,现实再次与心中所期望值相驳,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从仕途中出走,彻底归于田园。

陶渊明其诗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约120多首。其诗大致可分为两类: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

田园诗

著名的诗有《归园田居》,一共5首,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呈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

名诗有: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比另外一个爱喝酒的诗人诗仙李白早了300多年。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名诗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散文、辞赋12篇,其成就不亚于诗的成就。

主要有《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首创。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不乏华丽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调,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呈现在读者面前。 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

《桃花源记》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独特之处: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想到的还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能够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活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陶渊明思想升华

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

他的文学层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一是他的诗打破了玄言诗禁锢,为诗坛带来新的气息;

二是他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左思的传统,发扬了建安的精神;

三是他以歌咏农村为题材,独创了田园诗,而且他的田园诗具有新颖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他在精神层面的影响主要有:

其一,他为后世的读者搭建了一个桃花源,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让人在世事扰中,在心底还能有一个自由、平等、美好的理想世界,为此后人也这样评价陶渊明,说他是世俗中的落魄者,也是捍卫理想的真勇士。

其二,他豁达和率性的人生态度,教给人们在面对人生岔路口时,能够回归本心或者也能找到出口。他总徘徊在探索和挣扎中,出仕和归隐伴随了他整个的执业生涯,可贵的是虽然生活潦倒,虽然暗黑时代始终笼罩着,但他始终以一颗纯贞的心,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可能在世人眼中为五斗米折腰和随波逐流是主流,可他偏偏选择了一条人烟罕见,不为人认同的非主流状态。他用诗文的简洁和平实,来告诉世人,一切的回归,一切的解放都来自返璞归真的力量,唯有回归本心,才能拥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生命,所以他的一生也是践行理想的一生。

领悟与自我修行:

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会常常遇到人生好难,诸事不顺的时候,会遇到工作,学习,生活的重重压力,也会遇到走出去,还是走回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选择的困难,在读过陶渊明的人生轨迹后,似乎给人打开了一条简单之路。

可能在生活中,不必刻意去追求,要善于倾听内在的声音,学习舍得放下想通,让自己的情绪不要处于别人的期待而有所起伏,也不要因为内心的不安愤怒,而影响自己对于美好生命的经营,在有与无之间学习陶渊明,找到一个内外平衡之法,透过山水的洗涤与沉淀,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精彩,在生命的低潮处,透过沉潜修习,让自己不再纠结,坦然的面对人生。

共勉!

相关文章

  • 最“真”的陶渊明——朱光潜《诗论》读书笔记(之三)

    在《诗论》的最后,朱光潜单设一章,专讲陶渊明,他对陶渊明其诗其人的推崇可见一斑。 开篇,先生便不吝赞美之词:大诗人...

  • 【康乐斋典文类聚】“陶渊明”典故系列之十六:渊明卜居

    “陶渊明”典故系列 【简介】诗文中,“陶渊明”这一人物的名称的变称以及引用有关陶渊明其人其...

  • 陶渊明最经典的十首诗,让生命回归丰富的宁静

    陶渊明钟情自然,热爱自由,追求真善美,人格强健,魅力四射,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 陶渊明诗如其人,质朴纯真,妙句迭出...

  • 王安石其人其诗

    一提起王安石,就让我们想到了失败的王安石变法,以及与他政见不同的苏东坡。这一次系统的读了王安石的诗,了解了这个人的...

  • 华兹华斯其人其诗

    华兹华斯(1770-1850) 1770年4月7日生于英国乌布兰郡的考克穆斯。 他在湖光山色、白云彩霞里散步,用简...

  • 陶渊明:那年我二十一

    杂诗十二首·其六 晋·陶渊明 昔闻长者言...

  • 孔刚其人其诗

    我对孔刚老师的经历了解并不多,知道一些,是通过一些公众号编发的他的诗文及简介。 孔刚,1970年参加工作,文革中的...

  • 子君其人其诗

    子君其人其诗 文:茶心 · 百善孝为先。 这是做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 一个诗人如果缺少了“孝”,无论祂的诗歌写得...

  • 摆落悠悠谈

    鲍鹏山评价陶渊明乃“素心人”一个,不染尘埃也。今者,余读“迦陵说诗”系列之《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一书,对陶公其人...

  • 心之所向,步履所往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读陶渊明是先了解其人再读其诗,且将五斗米与归去来兮成为他的代名词。如今稍微有些文人气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渊明其人其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sx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