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侨,字子产,是郑国大夫,做过正卿,郑穆公的孙子,为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子产的事迹,《左传》有详细记载。我们从《论语》的记载中对其作适当了解。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5·16)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于君子之道:一是他自己行为庄重,二是他事奉君主认真负责,三是他教化百姓有恩惠,四是他役使百姓合于道义。
子产做过郑国的正卿,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而周旋于这两大国之间,在其为政时,有以上四种行为,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子产的评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论语新视界088|做到了这四点,你差不多也就成为一个君子了《论语》还记载了子产的一个具体事例: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14·8)
孔子说啊,郑国发表的外交文告,都是由裨谌起草,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修改,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裨谌,音bìchén,是郑国的大夫。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即现在的外交部长;子羽,是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东里,地名,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这段记载,可以说是对《论语·宪问》第八章的最好注解。
子产从政,不仅“择能而使之”,子产还是一个“惠人”(《论语·宪问》14·9)惠人,就是说他是一个对他人(可以泛指人民,因为子产是郑国的相,执郑国之政)有恩惠的人。“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就是对子产“惠人”的最好阐述。
论语新视界088|做到了这四点,你差不多也就成为一个君子了鲁昭公十三年,晋盟诸侯,子产为郑力争。仲尼谓: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诗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子产,君子之求乐者也。且曰:合诸侯,艺贡事,礼也。
在《论语·学而》篇,孔子曾说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说的不就是子产吗?(参阅《论语新视界|治国理政三原则》)
对于为政者,不仅仅是当过“相”的高官,对于具有一定社会管理职能的公务员来说, 也应当具有子产的四种品德。修己惠人,这也是为政之道,君子之道了。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