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原来你也在这里

作者: 若水胡杨 | 来源:发表于2023-08-01 22:21 被阅读0次

    文/若水胡杨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有句话,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么一句调侃的话,我却不敢调侃自己的读书梦是为了成为一名自由的作家。因为自觉读书不多,也不成系统;输出有限,自觉拿不上台面。尽管如此,我却有了不读书就恐慌的心理。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这个世界所有的书籍,都不会给你幸福,但是他们却秘密地把你,带回自己的内心深处。那里有你需要的一切,太阳、星辰和月光,因为你渴求的光明,在你自己身上隐藏。在那成堆的书籍中,你长期寻找的智慧,此时从每一页上闪亮,因为它已是你自己的光芒。

    是的,读书,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带来财富和幸福的,但读书让人内心无比安静,也能让人看到自己的样子,有不足,有欠缺。读书时可以虔诚地读,也可以批判地读,不管怎么样,那是一个人在积极找寻智慧的过程,找寻是急切的,所以人的眼睛是发亮的,内心也是专注的,可能不会在短时间之内产生心流,却是人精神高度集中的过程。

    古语有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在司马迁创作的《史记 》中可以看到。

    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怎么会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记》?

    《史记》 是最有文学价值的人物传记,记载的人物众多,且不说它有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有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就从众多历史人物的刻画之功上,足见《史记 》是司马迁以往读书的功力再现。

    那么,他是怎样读书的呢?

    首先,其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司马谈是一位刻苦勤奋的学者,多方求教,向高人求教,他对诸子百家学说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他在学术上,兼容并蓄。

    司马迁有这样的父亲和史官家庭的文化熏陶,自幼读书,他10岁就诵读文献,司马迁坚实的古文基础,加上向各方大师学习和后来担任太史令,他的阅读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上至古老的三代典籍,下至西汉盛世辞赋,诸子百家著作,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史料,乃至朝廷的公文档案,他一一阅读。而且他阅读绝不是浮光掠影式的浏览,而是认真地鉴别真伪,比较异同,甚至他身体力行,实地漫游探访,他对历史真相有强烈的好奇心,探求根源,亲身感受。

    今天,我刚好看到群友转发的一篇有关《史记》人物的文章,颇有兴趣,是“一笑作春风”的文章,看完她写的关于李斯这个人,我马上查了一下关于《史记》中有关李斯的介绍。

    在《史记》中,关于李斯的人生结果是略写的,关于事情发展的起因是详写的。

    《李斯列传》开头写了李斯这样一件事:“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消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是一件生活琐事,却集中反映了李斯的人生观、价值观。

    他为了摆脱厕鼠的处境而成为仓鼠那样的食利者,于是向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前往秦国游说,在和荀子告别时又说道“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坦率,和他把厕鼠、仓鼠进行对比时所发的感慨一脉相承。

    苦于贫贱而贪恋富贵,是李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

    这种思想是他人生之梦得以实现的动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根。

    读书真好。

    读《史记》更好,可以了解那么多历史名人,尽管有时自己看原文是看不太懂的,幸好有众多文友的解读版帮助理解原文。

    读书之幸,以文会友。

    读书,原来你也在这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原来你也在这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yu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