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自得其乐学论语三笑集
里仁篇第十八:父母有错了,怎么办?

里仁篇第十八:父母有错了,怎么办?

作者: 西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4-27 13:33 被阅读1次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是稍微、委婉的意思;违,冒犯的意思,劳,忧愁的意思。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委婉地劝,如他们没有听从,还要对他们恭敬,不冒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这一章讲的是孝,说的是如何对待父母的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父母的也可能有过错。那么作子女的应该怎么办呢?《礼记》上说:“事亲有隐无犯,事君有犯无隐。”就是说向国君谏,可以犯颜直谏,不留情面,但是对父母不能这样。孔子要求“几谏”,也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要言辞委婉,态度恳切,如果说对国君谏,是以理动人,那么对父母应该是以情动之。如果父母听从了,千好万好,但是父母没有听从呢?孔子又说了,要“敬不违、劳而不怨”,就是,仍然要恭敬、孝敬,不冒犯、顶撞他们,父母有错未改,子女肯定为此担心忧愁,但绝不能存有恼怒怨恨之心,毕竟那是父母啊。

        孔子谈孝,可以说比较全面了。孝,一方面对父母要孝养、孝敬、孝顺,另一方面,父母有错了,还是要劝谏的,但是态度要平缓,言辞要恳切,不冒犯、忤逆、怨恨他们。可是后来,不这样讲了,后来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是父母永远没错,错的也是对的。这可厉害了,父母永没错,根本不存在有“几谏”的机会了,有点“愚孝”了。可是,“过犹不及”。还是孔子对孝的看法全面些,客观些。

相关文章

  • 里仁篇第十八:父母有错了,怎么办?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是稍微、委婉的意思;违,冒犯的意...

  • 《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六十一天

    《论语.里仁篇》第十八章至二十一章: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 《论语》共修(六十四)劳而不怨:父母不听劝,怎么办?

    040.《里仁篇》劳而不怨:父母不听劝,怎么办?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原句译文: 孔子...

  • 《论语》日日谈 第24期

    《论语》日日谈 第24期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

  • 劳而不怨

    40.《里仁篇》劳而不怨:父母不听劝,怎么办? 父母年龄大了,就很固执,怎么说也不听,劝了不听就不再说了,劳而不怨...

  • 劝谏父母要讲究方式方法---学《论语 里仁第四》第十八章

    今天学习了《论语 里仁第四》第十八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

  • 《论语•里仁篇》|| 关注父母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意:孔子说:“父亲去世很久以后,他依旧还是像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

  • 里仁篇

    一、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

  • 里仁篇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 里仁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里仁篇第十八:父母有错了,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yf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