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孔子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听闻到当地的一些国政,当时各国纷争,国家政治一般都是机密中的机密,但孔子却能轻松的得到,于是子禽就很好奇的问子贡:“这是老师打听探求来的,还是别人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也比较机智,并没有正面的去回答,而是凸显出孔子的道德品质,暗指孔子只是不断地在践行德性,遵循着“道”行事,自然就会有很很多的收获了,这种做法常人是很难达到的。
我们也经常会对他人的一些隐秘产生好奇,在《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中讲到了关注圈和影响圈。他人的隐私往往是关注圈内的,而我们自身的修养是影响圈内的,我们应当把重心放在影响圈内的事,这样我们的影响圈就会不断扩大。提升自身修为是我们一生都将践行的一件事,孔子这里教我们的修为就在于温、良、恭、俭、让。
温就是温和,即保持心态平和,待人处事,常存一颗平常心。
良就是良善,乐于助人,保持一个友善的爱人之心。
恭就是恭敬,无论是面对何人,我们都需要尊重他人。
俭就是节俭,不铺张浪费,节约资源,粒粒皆辛苦。
让就是谦让,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自高自大,常存一颗谦逊之心。
这五点也是我们现代所倡导的品德,我们常常忽视了这些美好的品德修养,而去追逐在外的名与物。名物并非通过追逐能够带来,就算我们追逐到了,如果我们的德性匹配不了这样的名物,迟早有一天我们也会失去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德不配位。
王阳明在《龙场示教条诸生》中也提到了立志,这里的立志不是要我们以赚钱或者好的名声为目标,而是以成圣为志,也就是要我们以修养自身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稻盛和夫得到了王阳明的心学精髓,把“磨练自己的灵魂”作为他的终极人生目标。当我们拥有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名和物这些都会不请自来的,就算不来,我们也收获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断的修炼自我。
【王阳明先生的小弟子,愿圣学昌明,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幸福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