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儒释道传统文化佛、儒、道专题中国传统文化
【南怀瑾老师】洞山良价禅师圆寂的公案

【南怀瑾老师】洞山良价禅师圆寂的公案

作者: 传承网 | 来源:发表于2020-05-18 17:22 被阅读0次

洞山良价禅师圆寂的公案

本文摘录自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今天晚上忽然讲到禅宗,明天起还是要讲用功方面的啊。今天晚上算我有精神,再给你们补充一下。洞山祖师后来是在湖南江西之间,为曹洞宗的创始人。他过水看到自己的影子大彻大悟。他最后怎么走的啊?我们看看,某同学来报告一下,看你报告得好不好,也考验一下。

某同学:我依文解义乱讲一通,报告不好的地方对不起啊。洞山良价悟本禅师的这一篇,师将圆寂这一段。洞山良价禅师看看因缘,觉得差不多了,他想走了。这个时候在堂上,就是大厅里边,大家平时都上课的,就像我们现在一样,良价禅师就说了,我这一辈子出来弘法,出头露面,留了一个很大的名声在外面,是个累赘。

南师:他说一辈子给大名所累,现在我们通知,我们内部培养师资,将来这些要出去弘法的,你要讲好,不要照文字讲,不要依文解义。

某同学:一般常人都喜欢这个名气,那么洞山禅师要走之前,他很希望下一代接班人出来,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自己这个名气已经很大了,他本身觉得是拖累,希望有人替他把名气拿掉,更有人来继承这个事业。所以他说:“吾有闲名在世,谁人为吾除得。”大家当时听了之后,就沉默了。过一会儿有个沙弥出来——所谓沙弥是没有受比丘戒的出家人,年龄大小不一定——这个沙弥出来就说:“请问大和尚法号。”你叫什么名字啊?他明明是他的徒弟嘛。现在出来问: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南师:他说名气大嘛,你叫什么名字?

某同学:良价禅师就说,好,你已经把我这个名气除去了,连我的学生都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了。可见是无常的,已经过去了,已经空掉了。然后这个小和尚就问说,老师你这个身体不太好——“和尚违和”就是身体不舒服——那么老师你现在觉得还有一个不病的吗?

南师:你老了,身体不舒服了,还有一个不老、不病、不死的吗?

某同学:良价禅师说,有啊。那么这个小和尚又问了,这个不老、不病、不死的这个东西还看和尚否?它还观照着你吗?良价禅师就说了,现在不是它观照我,是我观照它了。小和尚又问,老师你是怎么观照它的?良价禅师就说,你们虽然看我现在是老了,病了,但是我观照它的时候,我看不到病,也看不到老,也看不到生,也看不到死。

南师:你们如果认为他没有报告清楚,要问他。他报告清楚了吗?

某同学:然后反过来了,良价禅师就问这个小和尚,你们平时都看着我,跟着我,有时候说,看老师一眼心里也舒服。那么现在离了我这个身体,你们什么地方和我相见?《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们平时都觉得这个身体就是我,现在假如我走了,我把这个身体抛掉了,或者换一个身体,假如我变成张三李四了,那个时候你们上什么地方去找我?这个小和尚就答不出来了。这个时候良价禅师就说,“学者恒沙无一悟”,修行人如恒河里的沙子一样,像长江、黄河里的沙子一样,太多了,从古到今修行者,很少有悟道的。“过在寻他舌头路”,就比如说问路,我这个手指这一条路往东走,那么大家都往东这边看;往西走,大家往西看,没有一个凭自己的慧眼。

南师:讲一点佛学就跟佛学走,讲一点工夫就跟工夫走,你要这样讲话嘛。

某同学:反正讲什么跟什么走。就是说老是跟着别人的话在跑,总是被牵着往前走,没有想到反观自照,所以“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大家之所以没有找到自己的路,就是说随时随地都在看别人的方向,看别人的脸色,或者听别人的话啊。佛讲了一《大藏经》,很多了,为什么没有人一看《大藏经》就悟道呢?或者成道了?

南师:一般人都是传一个法给你,死死地守那个法,就不晓得透过这个法看到后面是什么。

某同学:老师在前面一堂课也讲了两个故事,就是一个小偷的故事,还有一个坐牢的故事。这里面都没有法门教给大家,实际上我觉得也教给大家了,路是指出来了,大家自己去打开,自己像虫子一样,钻那个竹子,钻出来就对了,不管用什么办法。下面“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大家要离开这些形象的执着,包括这个身体啊、思想啊、种种的学问啊,想抛开这些累赘的话,“努力殷勤空里步”,要向那个无挂碍、无生无死、没有老、没有新旧、没有前后左右、没有古今这个地方去体会。说完这个偈子就叫学生把头发剃一下,然后洗澡换上衣服。“声钟辞众”,叫寺院把钟敲响,告诉大家我要走了。

南师:打钟就是发命令大家都来,向大家告辞,我要走了。大家来了以后,洞山禅师打坐就走了。大家一看师父坐着不动,走了,就叫师父啊,不要走啊。“时大众号恸”,号就是叫起来,大家哭师父啊,师父啊,你慢些走啊,你多留一下啦。“移晷不止”,一个时辰,两个钟头大家都在叫师父啊,你留下来啦,大家跪下来请师父慢一点走。

某同学:大家一直在求师父不要走,可怜可怜我们,我们还没有得道,你千万不要走,你走了整个世间明灯就灭了,不要走,不可以走。这个良价禅师突然眼睛就睁开了,跟大家说,修行人,是真出烦恼家的人。

南师:修行人,出家人,“心不附物”,你们还被生死,被物质牵附着啊,这个心要跳出三界外,还管这个肉体死不死吗?那才是真修行啊!你们哭起来,叫我不死。他就骂人了,“劳生惜死”,把这个肉体认为是真实的生命,那个真正不生不死的,你们不知道。“哀悲何益”,哭叫要我留下来,有什么用啊。好啦,我答应你们,笨蛋!骂大家一批笨蛋。好了,叫厨房办好饮食,请他们吃一餐。“令主事”,管饭食的,办一餐饭给这些笨蛋吃。

某同学:“众犹恋慕不已”,大家不想老师走,就“延七日餐具方备”。

南师:这个厨房的人故意慢慢办,要师父慢一点死,拖拖拉拉地办,“延七日餐具方备”,拖了七天才把这个素斋办好。

某同学:“师亦随众斋毕”,洞山这个老师就随着大众吃了这一餐饭,吃完之后就说,“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

南师:他是出家人,已经出家了生死了,没有事情,他说我要走的时候不准伤心哭。大率是大部分,临行是要走的时候,勿须喧动,不要叫,不要闹,不要哭。“遂归丈室”,就回到他自己的房间去,端坐走了。这是唐朝末年的咸通十年,公历公元八六九年。

某同学:良价禅师走的时候是六十三岁,出家戒腊是四十二年,最后给他的谥号是悟本禅师。

南师:这是当时的皇帝给他的封号,叫悟本禅师。这是禅宗的祖师,生死来去自由。

某同学:对不起,报告得不好,耽误大家。

南师:对啊,我要考验他。然后不特别指定哪一个人讲,大家要准备哦。学了半天,不要死守那个文字言句,讲文字要活泼生动,要变成一个活的屏幕出来。他是这样生死来去自由的,这叫修行成道。在古代禅宗的话,临走就现神通了,西藏有些修气脉有成就的,一下子身体就放光,变化一下给你看,然后再见就走了。现在人也不是做不到,是没有人真去修罢了。这就是真修实证,这叫做修禅。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老师】洞山良价禅师圆寂的公案

    洞山良价禅师圆寂的公案 本文摘录自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今天晚上忽然讲到禅宗,明天起还是要讲用功方面的啊。今天...

  • 每天吃什么?

    初级公案—故事公案 云居道膺禅师专程前来拜访洞山良价禅师的时候,良价禅师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 道膺禅师回答...

  • 【南怀瑾老师】洞山良价禅师悟道的公案

    ​ 洞山良价禅师悟道的公案 洞山禅师打坐用功几十年,他在浙江出家,后来到了江西,这些都是当年大英雄人物。洞山是个山...

  • 禅宗史157: 神山僧密

    第七节 神山僧密 神山僧密禅师是云岩昙晟禅师的优秀弟子,是曹洞宗创始人洞山良价的同班同学,并且和良价禅师是铁哥们,...

  • 禅宗史158: 洞山良价

    第八节 洞山良价 洞山良价禅师是云岩昙晟禅师最为得意的弟子。昙晟禅师虽然是药山惟俨的嗣法弟子,可是他同样在百丈怀海...

  • 好短啊

    早上在读 《学者恒沙无一悟 》,文中开头说:“洞山良价禅师在圆寂之前作了“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

  • 妄心

    《洞山良价禅师·洞山偈》开头两句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曹洞宗的开山祖师洞山良价的意思是说: 凡事不要外...

  • 不说生,不说死

    洞山良价禅师有一天夜里说法,没有点灯,有禅僧能忍问洞山禅师,为什么不点灯呢?洞山禅师听过能忍问话以后,才叫侍者把灯...

  • 禅宗史214:青林师虔

    第五十八节 青林师虔 青林师虔禅师是洞山良价禅师之得意门生,在良价禅师所有的弟子中,他及其后传弟子不但较好的继承了...

  • 【南怀瑾老师】夹山禅师悟道的公案

    夹山禅师悟道的公案 有个禅宗大师叫船子诚,又名船子和尚,船子是外号,就像我们说济颠和尚,济颠是外号,法名叫道济,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老师】洞山良价禅师圆寂的公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kp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