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家宝藏》等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综艺或者纪录片,总是会出现一些弹幕在争论清朝是否属于汉文化,更甚至是否是中国的正统王朝一说。还不到清,先来看看元吧。
中国人本来其实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民族主义。从远古黄帝开始,在我看来就是各种“民族”,文化的融合。更何况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汉族以外的政权,只不过元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族统一中国的王朝。
就不上升到民族主义了,就中国论,就当时历史来讲,是宋与元两国的对立,是王朝的更迭。不过这次交接在于宋上实在是惨烈。
宋朝自来被认为是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一个朝代。更是自春秋战国后把儒学发展到一个高度的朝代。然在对外战争上,从真宗与辽“结盟”开始,向来主和不主战。
尽管宋朝廷有很多儒家大士、贤臣,上下团结一心,但还是改变不了宋朝的命运。居安思危应该是每个朝代能人志士会考虑的问题,而宋便是最典型的反面例子,安于平和的状态,长期的屈服和软弱,最终导致了灭亡。也所以南宋功利之学的学者以宋的弊端开始批判理学家们,但实际上不能完全说这是宋灭亡的原因。
宋儒一大特点,从二程开始,最注重气节。所说的宋之惨烈便是这气节与这天下大势不可追的无可奈何。宋灭亡后,宋朝遗民遗臣立遗君还在与元对抗,不肯屈服。以文天祥与陆秀夫为代表,崖山海战,君臣等八百余人跳海自杀。又十万人自杀殉国。也所以部分学者认为宋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华”。
……
元为蒙古族建立和统治的王朝。北方草原民族向来彪悍,也成为汉朝后又一极具野心的一个王朝。猛烈地扩张疆土,中西文化的交杂,除一些民族压迫外,文化经济思想各种开放。作为年轻的王朝,实在没有太多统领和治理如此之多领土和人民的经验。所以未到百年,元很快灭亡,又退居北外。
而在这思想很不明确的元,朱儒还是在元站了主导地位,也为朱陆合流以及心学的发展,起到过渡和延续的作用。
首先是赵复。在元攻宋之时,被元俘虏,不做官,只讲学。在姚枢建立的太极书院里开始建立元代北方理学的传授体系,理学在北方得以传承。许衡便是得益于此,成为一名朱理学的学者。
许衡曾任国子祭酒,位列台辅。向元统治者建议实行“汉法”,又实现了定朱学于一尊,朱子《四书集注》规定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许衡的学说基本继承朱熹理学一派。其中较为特色的是重视道德践履即“力行”的知行观,和重视“治生”即生计安排的经济保证观点。力行,“气与理合一”,欲望顺合理性,为道德实践的高级阶段。“治生”,“学者治生最为先务。苟生理不足,则于为学之道有所妨”。人性论中,分“本然之性”与“气禀之命”,可以说人在不做后天努力的情况下,是气禀决定命运了。
元北方有两大理学大派。许衡称鲁斋先生,代表鲁斋学派。刘因称静修先生,代表静修学派。
刘因的天道思想的核心,是重视“天道生生”。天地的成毁代谢,事物的新陈代谢,为天地之理。“理势相因而然也”,“理”与“势”相互作用,事物的成毁,代代为之不已。在心性上,主张平心、静气、致谨三者结合。为儒主敬的具体实现。
在宇宙论上,受邵雍影响,以儒家价值为前提,吸收道家思想。提出齐物“有道以为之主”,“以道观物”,以“道”统“齐”和“无适而不可”。用“静”表述理学“定性”境界,又以“静”表述道体。
经史思想上,一方面提出“议论本于注疏”,强调汉唐注疏的重要。另一方面又最早提出“古无经史之分”,开“六经皆史”之先河。
赵复为私淑程朱之学,非朱学之传人。而吴澄就师承上为朱熹的四传弟子。于陆九渊同乡,故其思想有两者的影响,在理论上带有综合性特点。与许衡同为元代名儒,有“南吴北许”之称。
即为元朱儒之正学,有道统的意识和自觉。曾作道统图,以“元、亨、利、贞”为周期模式。古代道统是孔子为“元”,后颜回、曾子,子思,孟子的发展。中古道统以周郭颐为“元”,后二程张载,朱熹,吴澄自己。
吴澄一生在经学方面用力甚多,早年作《孝经章句》,晚年完成《五经纂言》。经学思想强调治经要在辨别真伪;重视经传之分;注疏重视发挥义理;论易学崇尚象数。
在理与气先后问题上,强调理在气中,世界宇宙中实际存在的只是气,理只是气之条理和规律。开启明理气一元论的先河。
在“知”的认识上,吴澄认为知只一种,即德性之知,无所谓见闻之知。见闻只是感觉,可以形成理性认识。以外证内,化见闻为心知,明理于心。
元代在几人的发展下,朱学为官学,但朱学者多以肯定态度兼取陆学之长。元朱陆合流趋势会一直延续到明,致使理学从南宋朱陆对立到明心学转变。
回到开头的元、清是否是中国正统的问题。有学者言,忘了哪本书看的,言元、清为中国汉文化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又说后朝官方的认同其地位为正统。那么后人实在不必再去讨论,也不需要以汉民族为名偏激以待。
不用说自古的各族的交流和混杂,南北迁移。就说现如今自小的思想政治里,总是以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为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汉民族也不例外。民族文化多样化,各民族团结一心,愿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