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又要过年了。
还没学会珍惜,还没来得及感受时光荏苒,这一年又一年就这么静悄悄地从指间滑过,变成烟云。我无意感叹岁月蹉跎,也无意染指流年褪落的浮华。这城市的节奏就足以让人无心去品味生活了,人心变淡,年味自然也就变淡了,心底不知不觉多了几许惆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本人删除前几天,我所在的城市"文明办"送来一张"通知",说从元月一号开始,不准放烟花爆竹了,违者罚款。
这下好了,本来就萧条的城市年,变得更加寡淡无趣了。
犹记得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一到腊月,就扳着指头盘算过年还有多少天,那些倒计时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一点不友好。
其实,儿时的年是从腊月初就拉开序幕了。你没见家家门前都晒着过年必备的食材 ,或多或少,有咸鱼咸肉,腌鸡腌鸭,还有米粉蒸的面条,冻米,山芋粉丝,那都是自家做的,可以放心大胆吃的东西。
从腊月初开始,整个村子都炊烟袅袅,你家蒸年糕炸丸子做豆腐,他家做米面熬糖稀炒瓜子,我家蒸糯米做米糖...实在没有的,就炒点黄豆蚕豆什么的,反正啊,一定要忙 要炒点东西,炒发炒发吗,哪家不希望来年家门兴旺?
那段时间,家家户户忙忙碌碌,人人不亦乐乎,大人们今天你来我家帮个忙,明天我到你家搭把手,手上忙着生活,嘴里唠叨着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孩子们吵吵闹闹嘻嘻哈哈笑笑。儿时的我就喜欢这段时光,记忆里,吃着平素根本吃不到的美食,嗅着蒸腾的年味,在氤氲的时光里穿梭,人早已兴奋的忘记冬天的寒冷,那种感觉是无比幸福和美好的。
在我们农村,腊月二十三之前,一定要把家里家外打扫一遍,过了二十三就不能再扫了,会把财气扫出去的。二十三也是小年,送灶神,非常重要,那天家家户户要做"送灶粑粑",粑粑熟了先敬灶神,因为灶神吃饱了要到仙界去汇报一年来在凡间的工作情况 ; 过了半夜十二点还要接灶神,都是要放爆竹的。我记得有一年,我家的灶台上贴了一副小对联,上面写着"上天奏好事 ; 下界保平安"。吃了送灶粑粑那一刻起,生命的年轮又多了一圈。过了二十三,就是过大年。真正意义上的年从这一天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
大年三十,先焚香祭祖,贴年画,贴对联,兄弟姐妹聚到一起吃年夜饭。
这个必须事先说好在哪家,哪家就要准备饭菜。实际上都是你家烧几个菜我家烧几个菜,或者自觉把自家食材拿到一家去,大家一起动手准备年夜饭的。为了准备年夜饭,这一天,最忙的是母亲,最开心的可能也是母亲。吃的时候人太多,一张桌子不够就两张并一起,正席永远留给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平时家无常礼,可以随便一点,但大年三十年夜饭坚决不允许乱坐,孩子也不行,必须论辈依次坐到自己应该坐的位置上,这需要父母事先教育。
年夜饭长辈不发话晚辈是不能先动筷子的,长辈发了话,才能大快朵颐,这个时候,都是一家人,无需拘谨,无论你细嚼慢咽狼吞虎咽还是绕着桌子转圈吃,吃相再丑都没关系,慢慢吃,吃到什么时候都不要紧,这顿饭没人催你,但别咂巴嘴,长辈听到免不了又要批评教育了。吃了年夜饭,女人们可以自由活动,主要就是守岁,聊天,打牌,看电视,吃零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桌上的杯盘碗盏,一片狼藉,那就是男人的事了。一直到大年初三,一日三餐饭都是男人做,女人什么都不用管 !
大年三十守旧岁,大年初一拜新年,大年初二回娘家,大年初三赶庙会,大年初四去看戏,大年初五接财神。
......
每当过年的时候,总是承载着太多的儿时的甜美回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什么都靠买,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过年的方式变了,年味也变了。
儿时的年味在农村,在那飘渺不定的炊烟,浓浓的柔情蜜意里。
青春一过,再无少年。也再无那种散漫的时光,载满自然质朴的一年又一年。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网友评论